在星巴克所推崇的“第三空間”理念之外,咖啡連鎖模式在中國消費市場似乎還有更多,如咖啡豆的風味之豐富。
文 | 楊亞飛 來源 | 零售老板內參(微信號:lslb168)
讓陌生又警惕的消費者一下子愛上咖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需要做出各種各樣的努力,但這完全不會妨礙,越來越多的新玩家擠破頭皮也要擠進來。
盡管在短時間內,星巴克老大哥的地位依舊穩固,絕大部分玩家顯然不具備與之掰手腕的實力,當然可能他們壓根也沒想過這件事。不過,仍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咖啡線下業態的分化在持續加深,新的細分場景不斷被發掘出來。
這其中,既有像瑞幸從外賣切入白領群體,也有喜茶、奈雪的茶做多品類跨界探索,以及最近突然冒出來的中石化易捷、OYO……他們在嘗試證明,把咖啡館搬進寫字樓、微信小程序、茶飲店、加油站、酒店,未嘗不是一個好點子。
已經離開星巴克管理層的舒爾茨可能不會想到,在他所推崇的“第三空間”之外,咖啡連鎖模式在中國消費市場會有這么多的可能,如咖啡豆的風味之豐富。
而fisheye魚眼咖啡,正是這些品牌里不太起眼的一員,并且咖啡館面積普遍較小,《零售老板內參》近期探訪多家北京fisheye咖啡門店發現,其門店面積普遍在20~50之間,三里屯太古里(那里花園店)目測僅十數平方米的mini咖啡館。
不過即便如此,fisheye仍不乏特別之處,屬于用精品咖啡豆做大眾咖啡市場,并且做出了一定規模。根據美團點評,目前fisheye共開設16家門店,其中北京11家、上海4家、杭州1家。
影響一杯咖啡品質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咖啡豆、烘焙、水溫、輔料、制作方式,以及隨著外賣咖啡市場成長起來后,配送時效也成為新的變量。不過最核心的當然還是咖啡豆。而這也是fisheye與其他咖啡品牌本質區別。
fisheye選用的是精品咖啡豆,而一般咖啡連鎖品牌,出于平衡成本的考慮,通常選用拼配商業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不過品質門檻較高,必須是無瑕疵豆的優良品種,且均經過嚴格挑選與分級。
作為全球第一個將精品咖啡納入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的咖啡產國,埃塞俄比亞的做法是,在國內九大產區增設二十座大型集貨中心。各區咖啡運抵轄區集貨中心后,由QGrader鑒定品質,并標示出1~9等級和低級品,共10等級,再送往ECX(埃塞俄比亞商品交易所,EhtiopiaCommodity Exchange,簡稱ECX)。ECX的Q再把各產區初步評為1~3等級的優質豆進一步評鑒,并采用SCAA生豆分級與杯測標準,再以Q1和Q2分別標示經官方認證的一、二等級精品咖啡。此兩類精品咖啡皆能查明來自哪一區的合作社或栽種的村莊。80分以下的咖啡豆,則分屬3~9級,為一般大宗商用咖啡,ECX將只混合后標售,來源較不易追蹤。
精品咖啡整體產量較小,且價格相對更高,受眾較窄。加上品質相對出眾,一般咖啡館多推薦手沖制作的方式,以保留原始風味。這也與星巴克“第三空間”理論所要傳遞的理念相似。坐下來交由咖啡師現場手沖一杯,過去往往是必要的體驗環節。
《零售老板內參》近期探訪北京數家fisheye門店發現,多數門店均設有一排吧臺椅,約可滿足4~5人同坐,類似于星巴克臻選店的手沖區域。
fisheye北京華貿公寓概念店
不過,對于走精品咖啡大眾化路線的fisheye來說,門店投入態度似乎很謹慎,以小店型業態為主。除華貿公寓概念店外,北京多數門店空間較小,座椅也十分有限。如果不是走進店里,你可能不會覺得它跟其他咖啡館有什么兩樣。
fisheye華貿公寓概念店外景,其它多為小店型門店
- 2 -寬價格帶、全產品線,fisheye的品牌化野心
從選址來看,fisheye北京門店主要位于寫字樓商廈、社區公寓等近消費者日常場景區域。并且門店密度較高,北京的11家門店均位于朝陽區,且集中在二環到4環之間。其中不乏像三里屯商圈、以及華貿中心商圈,均在數百米內開設兩家門店。用fisheye創始人兼CEO孫瑜的話來說,fisheye想要實現的是,不同的店鋪都能夠和周邊的生態相適應、同時自帶流量。
實際體驗發現,fisheye點單整體基于微信小程序完成,并搭建了一整套會員體系,同時推出首杯免費、拉新獎勵等營銷玩法,以及通過滿一定杯數免費贈飲方式來刺激復購。此外,還提供外賣配送及自提服務,來擴寬銷售渠道。
與在門店的輕落地不同,fisheye產品較為豐富。飲品主要包括黑咖、臻選、奶咖、其他等四個系列,同時售賣三明治、面包、麥芬等多款小食。整體價格區間較寬,從18元~48元不等,飲品價格多集中在30元左右。
不過,冷萃咖啡、美式、濃縮咖啡以及精選滴濾咖啡價格均在18元,相對星巴克、costa等品牌價格優勢明顯。此外,此前fisheye創始人兼ceo曾經透露,在產品設置上,魚眼咖啡會首先進行精簡SKU,每一季只提供 6 種咖啡豆的選擇。
除此之外,fisheye還售賣多款咖啡豆、掛耳咖啡、冷萃咖啡,包括限定搪瓷缸、手機殼、胸針、貼紙、手沖壺、水杯、環保袋、T恤等品牌周邊商品,嘗試進行品牌IP變現。
之所以這么做,或許跟fisheye自建烘焙工廠策略有關。跟其他咖啡連鎖品牌與供應商合作不同,fisheye早在2012年,就在沈陽自建了咖啡烘焙廠。按照他們所說,是為了“在技術層面掌控產品風格和風味”。
盡管整體多大資金和精力尚不得可知,但這種投入顯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終端門店的擴張與預算。不過對于一個精品咖啡連鎖品牌來說,做強供應鏈,或許也是一個必要的前期儲備工作。
把控咖啡品質同時,fisheye還在弘揚咖啡文化上投入了不少心思,并通過舉行精品咖啡品鑒沙龍,來普及精品咖啡制作工藝及咖啡豆歷史背景。因此,fisheye在作為一個咖啡連鎖品牌同時,似乎也有意通過文化交流的方式,增進會員的品牌認知與歸屬感。
事實上,fisheye起步較早,早在2010年便已創立,最早曾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區開業1.0版本門店,不過并不順利,開店速度也不快。直到2017年,品牌模式升級為“小店+外賣”,以更靈活的線下業態來提供咖啡服務,并于今年初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
不過,由于fisheye目前的體量并不大,以及小店型輻射能力局限性,fisheye的模式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在精品咖啡大眾化這條路上,fisheye邁出了一小步,但它能走通嗎?值得拭目以待。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4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4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