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4年無人配送車在行業實現了小規模應用,已覆蓋全國60多個地級市。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認為,在以快遞、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為主的城配物流市場,無人配送是少數增長強勁的賽道之一,尤其在快遞末端配送場景,順豐、通達系、京東物流和郵政等均已廣泛使用無人車。
(本文內容整理自由羅戈網.物流沙龍主辦的“中國供應鏈與物流科技創新企業云峰會”上的演講速記。)
大家好,我是王瀚基,來自白犀牛,在此與大家分享無人配送的應用現狀,以及無人配送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2024年無人配送在行業實現了小規模應用,在以快遞、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為主的城配物流市場,無人配送是少數增長強勁的賽道之一,年復合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無人配送尤其適用于快遞末端配送場景,即從網點送到社區驛站或是與快遞員進行接駁,順豐、通達系、京東物流和郵政等行業巨頭均已廣泛使用無人車。
無人配送能實現快速發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能解決行業的痛點。比如,目前行業面臨著快遞員及城配司機的嚴重短缺,2013年至2023年十年間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長了近15倍,而快遞員數量增長不到5倍,尤其是從2023年開始快遞員的數量反而下降了,城配行業特別是快遞末端的人力短缺壓力非常大。
同時,城配行業還存在快遞員、貨車的交通事故高發的問題,據統計,城配物流的貨車事故率是乘用車的4倍以上,安全隱患使得監管層面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物流行業的“卷”眾所皆知,以通達系為例,2024年與2023年相比,其快遞單票派件成本下降了近20%,整個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目前快遞企業的運營管理越來越趨于無人化,但末端配送的環節依舊高度依賴人工,末端人力成本在末端成本中占比高達50%,是整個物流鏈條中成本最高的環節。
總結來說,目前萬億級的城配物流市場面臨著巨大的人力短缺、交通風險以及降本的壓力,這些都是無人配送行業快速增長的前提。
同時,無人配送產業的成熟度也提升了很多。目前國內主流自動駕駛方案以激光雷達為主,而近三四年激光雷達的成本出現了大幅下降,鋰電池包降本趨勢也很明顯。得益于整個產業鏈的成熟以及成本的大幅優化,比如激光雷達、鋰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快速降本,算法升級迭代帶來智駕傳感器硬件需求減少,以及我國汽車制造規模經濟基礎雄厚,無人配送行業出現了技術與規模經濟的飛輪效應,無人配送有了大規模商業化的基礎。
根據過去一兩年的落地應用,我們可以看到無人配送為城配物流行業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是投入成本降低,尤其是無人配送第一年的投入成本較低,直接影響著企業對于無人配送的接受程度。
傳統城配物流行業第一年投入成本包括一輛新能源面包車/微卡/輕卡(購置成本約10萬元),以及一名司機(每年人力成本約10萬元),合計超過20萬元。
對比之下,無人配送第一年投入成本包括一臺無人車,五到六立方的裝載量(即一輛中面的裝載量)約5萬元,以及FSD(自動駕駛軟件套餐)的每年使用成本2.8萬元,合計不到8萬元,可以降低超過60%的成本。
隨著無人配送的發展,無人配送將覆蓋傳統城配市場的所有常用車型,也就是覆蓋5000萬輛快遞末端三輪車、455萬輛VAN系的面包車、1800萬輛微卡輕卡,匹配不同的裝載量和運輸距離。
除了傳統的主機廠以外,無人配送也為傳統城配運營商帶來了挑戰。以前傳統城配運營商要解決營運資質、司機保險和車輛規劃。而無人配送落地應用后帶來了極大的變化:第一,無人配送需要的路權和以前的營運牌照完全不同;第二,無人車配送車需要進行地圖的采集和繪制;第三,無人配送車的保險比較特殊,需要考慮在無人的現場如何及時響應事故,保證貨物的運輸和事故車輛的維護;第四,傳統城配中裝卸貨工作常常由司機完成,而無人配送場景下裝卸的兩端要與無人車進行銜接,勢必將變革物流運輸的流程,改變運營成本和運營模式。
除了上述帶來的挑戰,無人配送更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新機遇。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三輪車,全國三輪車保有量超5000萬臺,快遞行業的三輪車保有量超過800萬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傳統主機廠一直想進入這個市場,推出了mini car車型,但這款車的成本比三輪車高很多,而且需要快遞員具備駕駛執照變成司機,各方面都將增加成本。
行業曾認為三輪車會因為不合規而被取締,但國家一直在規范三輪車的管理,比如北京2023年正式把三輪車列為機動車管理,這使得mini car的推廣面臨很大的阻力。而無人配送落地應用,將成本占比最大的司機取代了,可以很好地用商用車代替三輪車。
另外一個很大的市場是海外市場,那里的人力成本是國內的七八倍,將是新的增量市場。
很多主機廠推出了無人配送車產品,或者為無人配送行業提供了智能化的滑板底盤、線控底盤,我們能看到,整個產業鏈已經開始投身于無人配送行業。
白犀牛是一家L4自動駕駛公司,成立于2019年,聚焦城市無人貨車產品及解決方案,以無人配送為起點,致力于讓物流運輸成本更低,讓人類出行更安全、更經濟。
白犀牛是目前業內領先的L4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商,采用BEV方案,是業內唯一采用單Orin芯片完成公開道路40公里以上L4自動駕駛的企業。同時,白犀牛已經拿到國內和國際的雙重認證,比如國內工信部、公安部的認證以及國際ISO22737整車L4自動駕駛國際安全認證。
從2022年開始,國家頂層設計持續加碼無人配送。2024年,幾個部委密集發文,鼓勵行業大量使用新型的無人配送車。
比如,2024年5月,交通部、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國家郵政局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的通知,鼓勵在符合要求地區大規模使用新能源無人配送車,提升郵件快件中轉效率。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加強創新驅動,推廣無人車、無人船、無人機、無人倉以及無人裝卸等技術裝備。
目前無人配送車已在全國約60個地級市及直轄市落地運營,如果算上縣級市的話,全國已有超過百個城市在規模化運用無人車。
白犀牛希望與全行業一起合作,打造無人配送時代。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