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6日,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300億件,比2019年達到300億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天。按此測算,進入2023年以來,我國日均業務量達3.125億件。
盡管業務量一直在增長,但給不少一線從業人員的感覺卻是,派件量紛紛都下滑了。行業淡季真的來了,有的總部已給出搶量低價政策,有的地方還降低了派費來刺激網點收件。
快遞業務量增速放緩,背后是電商消費市場的疲軟。為改變競爭頹勢,電商巨頭們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價格戰。
有消息稱,淘寶App已推出99特賣頻道,目前僅面向部分用戶開放,該頻道預計在4月底前全面上線。目前,并不是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到這個頻道。一名電商行業人士稱,預計淘寶只針對部分用戶開放了這一頻道。
根據用戶分享的新版淘寶首頁截圖可見,99特賣頻道與淘寶直播并列,在首頁最顯眼位置處展示,該入口處還標有“9.9”的字眼。
淘寶客服對此表示,首頁宮格區域已升級改版,僅保留淘鮮達、菜菜、淘寶直播、99特賣,如沒有顯示99特賣頻道就是暫未開放。
億豹網發現,99特賣頻道的特點就是“便宜”,講究性價比、全場包郵。商品覆蓋小百貨、日用品等,對淘寶的“低價優質”小商品進一步補充,平臺要求合作的產業帶工廠均需為商品提供“質量保證”服務。
面對著拼多多、抖音電商的快速增長,京東此前已推出百億補貼,淘寶這是要通過上述調整加入新一輪價格戰?從阿里內部會議透露的信息顯示,阿里追求的是“好貨好價”,不打惡性價格戰,也并不希望通過簡單粗暴的補貼,打破品牌合理的價格體系,而是希望和品牌商探尋長效發展。
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在此前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價格補貼不是新鮮事物,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主動跳出來做一些價格補貼,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方式轉換局面、贏得先機。但是歷史上沒有一家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持續價格補貼改變局面。“還是要靠技術創新,包括商業機制的創新,才能夠真正改變局面。”
盡管不愿卷入“低價競爭”的輿論漩渦,但無論如何,與快遞江湖的爭奪類似,價格一直是電商巨頭的殺伐利器。3月6日,京東繼拼多多之后,推出百億補貼。隨后,快手籌備“新商城”項目,并明確強調了“最低價”的重要性,招商類目覆蓋大部分電商大類。
伴隨新一輪電商價格戰開啟,對快遞行業而言,無疑將有力刺激業務量的增長。在增速疲乏的背景下,這輪電商價格戰能帶來多大的拉動效果,還有待觀察。
但毫無疑問,即便沒有上游電商的價格戰,快遞行業的價格爭奪也一直沒有結束。最近,多家快遞企業總部發出淡季搶量政策,給到網點的價格非常有競爭力,淡季的這輪爭奪將更加激烈。
億豹網獲悉,在義烏產糧區,各大快遞不同程度降低了終端報價,有的甚至低于3年前郵管局劃定的指導價。在廣東產糧區,0.1公斤的貨最低可1.2元發全國,目標明確指向競爭對手的客戶群體。
有的快遞龍頭依靠業務量優勢,降低末端網點派費,待業務量考核達成后,再進行返還,以此來擴大領先優勢。
無論哪種形式的價格戰,傷害的都是整個行業的前景。前端發起價格戰,末端網點為此買單。就像張勇所言,盡管低價能影響競爭格局,但從來不能主導最終戰局,真正的價值點是滿足用戶需求,進行商業創新。
價格戰是同質化競爭的無奈選擇,在激烈的電商件市場,沒有業務量就無法做到規模效應,從而引發中轉與末端的不穩定,影響資本市場股價走勢。即便做到日均8000萬票的規模,同樣還有運營成本下降的空間。
對一線加盟網點來說,2023年的日子有點難,拋售網點的也更多。總體而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好消息是,電商新一輪價格戰來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1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8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0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8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6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4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36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