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很浪漫,沒有事先做任何的攻略,沒有預定酒店和規劃行程,臨時想要去一個地方,買上一張機票或是自駕出發,然后就期待各種驚喜在前方等著我們。。。
可是,沒有事先規劃的旅行,真的都是很美好的嗎?答案也許是未必吧。
對于周圍附近的目的地,提前沒有做太多功課,一邊走,一邊計劃都來得及。
但是國外的旅行就不是這么回事兒了,如果不把準備工作做足的話,等待著我們的很有可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耽誤了時間
如果旅行者沒有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景點、交通、住宿和餐飲等信息,一切都是到了當地后再做決定,那么很多寶貴的時間都會用在搜集信息和商量行程上面了。
一次出行的時間多則十天半個月,少則只有三五天,我們要充分利用在外面旅行的所有時間,把計劃中想要去的地方,想要看的風景,想要吃的美食,全部都實現了,盡量完成心愿清單中的每一項。
浪費了金錢
當天購買的機票往往是全價的,臨時預定的酒店一般是沒折扣的,如果提前安排好這些,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出門了,在旅途中還可能會支出一些冤枉錢,比如不必要的過路費。金額可能不是很多,但也容易影響旅行的好心情。
影響了心情
時間和金錢還只是小事情,如果影響了旅行的心情就不好了。
最極端的例子莫過于“成田分手”,指的是日本的一些新婚夫婦在蜜月旅行的過程中,因為一些瑣碎事情,導致雙方的生活習慣缺點被放大,最終兩人一回到東京成田機場就立即離婚分手。
如果旅行的準備做得再充分些,也許這樣的結局是可以避免的。
生活中需要一些小驚喜來調味,但也僅局限在一定范圍內,一旦超出了心理的預期,很有可能會事與愿違。
在大多數的日子里,我們還是需要規劃好生活。生活況且如此,那么做供應鏈管理,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我曾經以為供應鏈部門的日常就是這樣子的,物料計劃員此起彼伏的電話聲,向供應商催討原材料;生產計劃忙著和制造部爭論,為什么產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客服不停地催促送貨司機,趕緊送貨到客戶倉庫,接著再和客戶解釋貨物馬上就到了。。。
偌大的辦公室里,只聽到供應鏈部門的人都在大聲講話,忙得熱火朝天。
后來,當我有機會去歐洲總部參觀集團“標桿工廠”的時候,我竟然發現國外同事在辦公室里都是輕聲交談,聽到最多的是敲擊鍵盤的聲音,電話座機鈴聲也是偶爾響起。
對比中外二家工廠供應鏈管理的KPI,中國工廠在全方位落后于對方。為什么我們工作如此辛苦,但是結果卻這么差呢?
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前期的流程規劃設計沒有做好,導致了在后期業務執行上漏洞百出。
我們整天忙于應付各種緊急情況,同時運營結果也不盡如人意,最后還得不到領導的認可。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工作都很努力,但不得要領,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亂飛。
“No surprise”,是供應鏈管理的最高境界,想要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做好事前規劃。
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太骨感。
在數年之前,我在V公司做供應鏈經理的時候,就面臨過倉庫沒有做好事先規劃,導致幾年以后庫房不夠用的窘境。
V公司總部在2007年決定,在浙江臺州市新建一座工廠,并于2009年完工,同年完成老廠搬遷,新廠開業,正式投入使用。
在最初設計新廠的時候,V公司高層沒有預料到中國汽車市場即將邁入一個高速成長期。
當時工業開發區還想多賣一塊土地給V公司,但是集團領導認為現有廠房面積已經足以應付未來10年的使用,就婉拒了這個提議。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從2009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出迅猛發展的趨勢,市場平均年增長率是30%左右,而V公司是以每年50%的增速發展,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銷售收入增長50%,意味著成品和原材料的庫存數量每年也要同比增加,各種包裝材料和可回收容器的需求量也上漲了。
沒過兩年,新廠倉庫可使用面積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V公司原先在老廠的時候,曾經租用了一個外庫,還讓供應商配合做VMI管理。
這樣既可以解決倉庫場地不夠用的難題,還可以把部分的庫存資金轉嫁給供應商,可謂是一舉兩得。
可惜的是,隨著新廠房的投入使用,公司高層決定不再續租外庫,VMI項目也停止了,工廠倉庫就這樣失去了很大一塊的存儲空間。
雪上加霜的事情又發生了。
V公司趁著新廠搬遷的良機,準備在全廠內大力推行集團總部標準化的管理,其中有一項就是使用平面倉儲,來取代高層貨架的管理方式。
誰都知道用高層貨架可以增加倉庫容量,可為什么V公司要棄用呢?
原因在于,V公司的企業文化中非常注重目視化的管理,強調目視化的生產管理、訂單采購、倉儲管理等等。
V公司的企業文化又是以強硬著稱,制定好的標準,就必須在全球所有工廠里推行,幾乎沒有商量的余地。
平面倉儲的理念雖然很好,但遇到現實情況 — 倉庫面積不夠的時候,就成為了提高倉庫效率的最大阻礙了。
倉儲空間不足是每個人都看得見的事實,只有安裝多層貨架,才可以緩解這個局面,但是礙于集團的標準,我們安裝貨架的申請遲遲得不到批準。
在這段困窘的日子里,倉庫長期處于爆倉的狀態,先進先出,定置定位這些基本的要求都很難達成。
每次有客戶或是內部審核,倉庫都沒法一次過關,為此我也沒少挨領導批評。
這個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前期做好規劃,對供應鏈管理來說至關重要,不管是與倉庫有關的實物流,還是信息系統的建設,都需要謀定而后動,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驚喜。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3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5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0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4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5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23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92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4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