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不做什么——關于“分單權”的誤解與真相。近些天,我們聊了很多關于菜鳥的話題,主要圍繞菜鳥成立8年來做了些什么??梢钥吹?,菜鳥正在成為一家物流能力建設和數字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物流公司。
菜鳥做了什么?菜鳥在物流自主運營關鍵要素上的投入和布局,可以總結為:
一是“強身健體”,從無到有,從點到面,扎扎實實建設,自主運營物流,為商家、客戶創造價值;二是“暢通經脈”,通過數字化方式,帶來物流的降本提效。
除了做了什么之外,不做什么,更能看出一家公司的戰略定力和選擇。
在一個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行業,圍繞剛成立時的“物流菜鳥”,出現過種種誤解——從“做地產”到“分單權”,不一而足。那么,菜鳥物流沒有做什么或者說不做什么,對定義一家公司來說,更加重要。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嚴肅的話題。
菜鳥沒有做什么?首當其沖、被誤解最多的是快遞流量的“分單權”。
真相到底如何?
1、商家說了算
商家內心非常清楚,為了留住消費者,需要讓商品價格有競爭力,只有把快遞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幫商品分擔價格讓渡空間。所以商家選擇快遞需要篩選最具性價比的服務,選優逐劣。這種有效篩選機制的前提是因為,快遞市場本身就競爭慘烈、完全是買家市場,從來不是快遞選商家,而是商家選快遞。
從操作流程來看,如何選擇電商平臺上的快遞服務,完全由商家自主決定。比如一個淘寶商家,第一次打開后臺的話,會被“到底選擇用哪個快遞公司”給難住。
仔細觀察整個流程,商家可以自由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快遞服務,選擇過程中,并沒有平臺或者菜鳥出現。
實際上,用什么快遞都是由賣家(商家)決定,這也是快遞公司通過價格戰,爭搶電商客戶的原因。
甚至,個別商家還會有自己的小算盤。眾所周知,在幾家大的快遞公司中,電商件的業務占比基本上超過50%甚至更多。電商客戶一旦大到這種程度,就真的是“上帝”了——電商大客戶意味著對快遞選擇的話語權就高,在價格層面可操作空間也就更大,甚至還有一些商家從快遞身上“薅羊毛”。
2、行業競爭環境不允許
以往,我們在評價通達等加盟制快遞巨頭的短板時,經常提及的一個詞是“電商依賴癥”。殊不知,現在各個電商平臺也離不開快遞。從直觀角度來看,當各大快遞企業充分競爭時,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誰也不可能左右誰。
一方面,商業裂變加?。篊2C、B2C、M2C、直播、跨境等不同的電商形態不斷出現,對于當下的快遞公司來講,這是“機會窗口”,以前流量池少,現在流量池多,電商的競爭對快遞公司在產業鏈中爭取主動性和話語權是利好。
另一方面,競爭依然殘酷:結合當前的行業態勢,細數近些年快遞江湖大大小小的玩家,無論是炮火猛烈的價格戰,還是融資補充彈藥,抑或跨界來搶食,大家依然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地盤、切蛋糕。前段時間,百世快遞中國業務被極兔收購,就是快遞市場充分競爭的例證。
綜上,一是商家自主選擇,二是平臺反過來也依賴快遞,三是行業充分競爭,所謂的快遞“分單權”被平臺控制,誤解太深。
此前發布的文章《重新認識菜鳥!》、《從“物流菜鳥”到菜鳥物流,未來的路怎么走?》提到,菜鳥除了技術服務,本身也在建設物流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又該如何看待菜鳥和快遞公司的關系?
中肯的評價:這種關系就是在商言商,用“甲方、乙方”來形容,頗為恰當。
此前,菜鳥選擇進入增量賽道,開辟了藍海。菜鳥在物流產業做長期投入,在瞄準的智慧供應鏈、國際物流和社區服務等新賽道上,“長”出了新的物流服務能力。
以2021財年外部收入為例,菜鳥營收主要來自兩個業務單元:一個是智慧供應鏈,另一個是國際物流。
本質上這是跟快遞擅長做全國性的干線、分撥形成了一種互補的關系。與其內卷,不如放手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再明智不過。
提到合作,就會提到“甲方、乙方”。
此前,我們梳理了菜鳥的業務版圖,主要包括面向消費者、面向商家、面向物流合作伙伴這幾個分層。
其中面向物流企業,主要體現在物流科技合作上,菜鳥IoT技術和電子面單等SaaS服務,推動快遞數字化升級,降本提效,提升體驗。
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在公開市場上,產品要得到用戶認可,要有獨特的客戶價值。以菜鳥推出的電子面單為例,中通第一家吃螃蟹,也因此嘗到了甜頭:快遞中轉、配送效率大幅提升,實現快遞全程可視化,這才有了后續通達的跟進。
從內部人士了解,對此菜鳥非常務實:“在科技解決方案上,他們是我們的客戶,我們的甲方。菜鳥要做的,是想清楚自己的客戶是誰,用最好的方式服務好客戶,讓客戶滿意?!?/p>
這也是菜鳥做數字化的思路,物流科技服務與合作伙伴之間,扮演乙方的角色,用產品和服務能力說話,去贏取甲方,由甲方選擇要不要用。
站在市場角度來看,這很契合菜鳥“產業互聯網公司”的思路,不管是物流能力面向商家,還是數字化技術面向快遞公司,相當于把“企業”當做“消費者”來對待,能服務、服務好,才有“復購率“,才會留下來。
做企業就像是長跑。既是長跑,就要掌握一個節奏。
成立8年的菜鳥,不僅要學會怎么飛(做什么,不做什么),更在于怎樣飛得更穩更遠。
快遞物流業要走向未來,關鍵是堅定戰略,著眼長期布局,找準屬于自己的合適位置,永遠把“完善客戶體驗”和“解決實際問題”放在最重要位置上。
說了這么多,想說的話其實只有一句:愿大家莫忘初心,正視服務價值所在。作為快遞物流公司,最重要的都是做好自己,只有自己強大或者做出特色了,才有生命力,才能奔赴更長遠的未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8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2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3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