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上海參加了一場商用車“智能運力大腦”產品發布會,挺有感觸的。發布公司為中寰衛星,可能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家公司,其是上市公司四維圖新科技旗下的商用車智能網聯技術服務公司。公司名字“衛星”聽起來高大上,但這樣的一家聽起和物流不搭邊的高科技公司,現在也開始研究物流,并研究和開發了多款物流軟硬件產品,為物流行業服務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物流行業是一件好事,這也說明物流行業的發展格局正在改變,過去我們一提到物流就是散小亂,人扛肩挑,毫無科技含量的行業,而如今很多高科技企業也開始關注和大量進入,這對物流行業來說是一個大好事,而處于轉型期的物流行業也需要科技來給他們賦能,給物流公司帶來成本上的節約。
物流行業為什么需要和科技結合,物流和科技的結合能給物流行業帶來什么?老漂理了幾點:
(一)物流進入微利時代,科技可為物流帶來成本上的節約,而節約出來的成本就是利潤
這幾年物流行業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各種成本在上升,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都普遍下降,而貨主企業對物流企業的成本施壓仍在繼續,并且服務需求也越來越高。老漂判斷,物流行業已經進入了行業整合期,像其它行業一樣,進入了低毛利時代,這種低利潤可能將會成為一種常態。而企業要想獲得更高的利潤,想讓客戶提高物流服務價格的可能性變的非常小,所有公司要想盈利,取得更高的毛利,就必須從自身的成本節約角度來考慮了。比如,通過技術手段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或直接降低車輛的油耗等。像中寰這次發布的一個車輛節油設備及系統,該系統在不改變司機駕駛行為及車輛動力總成匹配的情況下,通過對車輛的最優控制實現節油,并能有效緩解司機的駕駛疲勞,他可從ADAS地圖數據中,提取出坡度、曲率、航向等數據,結合持續優化的節油算法,進行車輛的駕駛決策,產品可實現平均節油6-10%。這節約出來的費用其實際就是物流公司或司機們的純利潤。
而另一款產品,通過傳感器數據融合智能算法,結合ADAS地圖等位置服務,從“人、車、路”三方面建立協同的安全管理機制,及時感知道路運輸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通過監控管理平臺實時呈現、預警,以安全共管云平臺方案為商用車安全管理提供工具、手段和依據,降低風險、減少隱患。實際上,目前,無論物流公司還是司機最擔心的就是安全事故,事故減少了,這節約出來的也是公司的利潤。
(二)物流人口紅利正在消失,科技將會為物流行業減少對人的依賴,從而達實現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的節約
現在物流行業最缺少的是什么?人、人、人,還不是人才,最缺少的是一線的物流實操人員。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這個直接表現在物流企業人難找,人力成本高,招不到人等現狀,并且這種情況還越來越嚴重,物流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這給物流公司帶來了很多困惑,人力成本普遍上升,還常常面臨無人可用的情況。所以,未來技術和物流行業的結合已成必然,機器人、無人車替代人力已經漸行漸近,很多科技公司已經提前布局,比如昨天中寰衛星的發布會上,就提出了一個“3.0基礎設施”階段就是實現智能運力大腦,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基礎設施。
(三)技術結合金融、保險等后市場服務,可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
了解物流行業的人可能都知道,由于傳統物流行業信息化程度較低,信息不透明,公司的安全生產無法監控,突發風險非常高,所以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都不愿意和物流公司合作,或即使合作,其金融成本也相對較高。而對于一些物流公司和大車隊而言,他們也不愿意養車和管車,因為車隊難管且成本高,風險不可控。而當物聯網和車聯網技術融入物流行業以后,也許未來物流的任何環節都將變得更加透明,物流企業及物流的車輛都將可監控,管理車隊也將變得更加容易。比如中寰的車聯網云平臺就能連接人、車、貨,連接行業生態和第三方內容。上承人、車、路、貨等多元數據接入,下啟面向車廠、行業和車主的產品與服務。比如,他們昨天推出的一款智能副駕產品,聯合保險、物流公司一起,三方對交通運輸過程中的風險,共同管控。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9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78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3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