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最后一公里”深度依賴其公路貨運網絡。然而,糟糕的路況及缺乏其他運輸途徑正阻礙著印度的物流和經濟發展。
毫不夸張地說,物流行業在印度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印度幅員遼闊,其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印度的公路承擔著貨物運輸的重任,也是其物流行業的命脈。然而,印度的物流行業卻毫無組織性,十分分散化,面臨著諸多挑戰,很多方面的運營效率十分低下。鑒于物流在促進印度出口方面的關鍵作用,印度出口組織聯盟(FIEO)認為,若印度降低10%的物流成本,則可以提升約5%-8%的出口額。
至關重要的“最后一公里”
印度幅員遼闊,地形多變、高低不勻,大量產業集群(以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為主)位于二線以下城市而非大都市,人們常說,印度的“最后一公里”阻礙著其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的發展。
舉例來說,吉申格爾(拉賈斯坦邦境內,號稱“亞洲最大的大理石市場”)、阿格拉和坎普爾(印度的皮革中心)、莫拉達巴德(以黃銅出口聞名)、菲羅扎巴德(以玻璃制造行業聞名)以及蒂魯巴、埃羅德、卡魯爾和塞勒姆(紡織中心)均為二線以下的城市。同時,上述地區一直飽受交通問題的困擾,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盡管近些年來,印度政府已經采取很多措施緩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仍有大量問題遺留下來,有待解決。很多研究表明,印度的物流行業由很多獨立的實體構成,其聯運模式較失衡,嚴重依賴(約60%)已經十分擁堵的公路網絡。
最近,印度工商業聯合會和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強調,盡管印度的沿海運輸網絡和河道運輸網絡更加節能、環保且物流成本更低,但是這些運輸模式一直未得以充分利用。這份報告還指出,沿海運輸成本為0.15-0.2盧比/公里-噸,而鐵路運輸成本為1.5盧比/公里-噸,公路運輸成本為2.5盧比/公里-噸。報告補充道,一旦解決了這些反?,F象,印度有潛力在2025年前減少2100~2700億盧比的物流成本。
困擾印度物流行業的痛點有很多,比如基礎設施沒有組織性、效率低下,數字化程度較低,人員技能不足以及各種監管問題。
那么,行業領袖如何看待這個關鍵瓶頸呢?印度中小微型企業聯合會(FISME)秘書長阿尼爾巴德瓦杰認為:“物流服務的可用性和效率直接影響著企業競爭力”。
強調區位優勢差異如何讓北印度各邦的產業處于不利地位時,阿尼爾表示,“與沿海各邦(如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相比,北印度各邦的產業處于天然不利地位。沿海各邦能以更好的國際價格進口原材料并出口商品。”阿尼爾還表示,區位劣勢讓小型企業更加不堪重負。因為與規模較大的同類型企業相比,小型企業無法搬遷到基礎設施更加便利的城邦。
另一名行業領袖印度中小微型企業聯合會法里達巴德分會會長拉吉夫查拉持有以下觀點:印度急需強力的綜合性方案加強基礎設施。他表示,“我們必須讓國內的公路交通更加高效。盡管已經取消了商品入市稅,但是公路收費系統(包括欄桿)應該更加高效和智能化。很多產業集群里,卡車聯盟和強制性辦法形成了障礙,必須予以控制。
此前,印度推出了電子貨運單系統,但是運行不暢、執行困難,導致了很多小問題。對此,拉吉夫評論道:“電子貨運單系統確實讓人頭疼。我們必須立即解決這些問題?!?/p>
學習中國物流經驗
專家認為,中國的物流形勢曾經一度與印度類似。近些年來,中國的物流體系突飛猛進。因此,中國的物流行業有很多值得印度學習的實踐經驗。
B2B商務公司Moglix的電子商務及中小企業副總裁喬伊吉特邁蒂表示,“印度擁有約750個距離不到100公里的‘最后一段路’,其將工業地帶、港口和配送中心連接到高速公路和主要的長途中轉站。然而,糟糕的基礎設施、路況和技能低下的工作人員讓這些路失去了其正常功能,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間接成本。就‘最后一公里’而言,水路和鐵路幾乎無關緊要。相反,中國已經建立起一套大規模的‘最后一公里’物流網絡,綜合利用了水路、公路和鐵路。”
邁蒂補充道,中國以先進科技打造流程和物流集成平臺,大力投資無人機和自動汽車。這讓中國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體系”比印度高出幾個等級。物流平臺Shiprocke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賽溪格爾認為,印度的小型城市缺乏可靠的基礎設施和基于技術的物流體系,這讓印度的“最后一公里”缺乏效率。
為“最后一公里”加速
有專家稱,要想打造一個綜合性的端到端物流網絡,當務之急是全體相關的政策制定者、物流服務提供商、交通和站點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齊聚一堂,共同制定一套統一的、綜合性的物流政策。
為此,印度政府最近審核了《國家物流政策》(草案)。這個宏偉的政策藍圖由4個有關部門(鐵道部、公路運輸和高速公路部、海運部、民航部)以及46個政府合作機構共同制定。這份草案顯示,即將推出的政策框架將涵蓋十分廣泛的范圍。
為了開發多元化運輸模式的基礎設施,這項政策需要優化目前的聯運模式(公路:60%;鐵路:31%;水路:9%),讓其達到國際水準(公路:25%-30%;鐵路:50%-55%;水路:20%-25%)。
印度的行業領袖強調,為實現政府的預期(即:2022年之前將物流成本從目前的GDP占比14%降低至10%),印度必須發揮其優勢,充分利用其IT和數碼技術領域的杰出能力。根據其意見,任何旨在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發展藍圖必須以發揮印度在以下領域的能力為核心:云計算、區塊鏈技術、物聯網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0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0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7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7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