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帶來正循環,使大企業的規模變得更大,小企業則因單位經濟效益的競爭力缺乏而遭淘汰。今年,隨著領頭的前四家大企業的單日包裹量都達到或突破了兩千萬的大關 (每一家處理的數量都比UPS目前在美國國內市場處理的數量要多),高盛研究部看到成本曲線正在趨平,認為這將使領頭企業之間的行為從2020年起更趨理性,他們也將繼續整合電商包裹市場。
提高業務量份額將是中國五大快遞公司在2019年的首要目標,而降價或將是管理層實現該目標的最直接手段。中國以業務量計最大的快遞公司中通快遞2019年的目標是實現高于行業均值15個百分點的增速 (2018年為10個百分點),而其余幾大快遞公司 (韻達、圓通、百世和申通) 也表達了類似的目標。這五家公司全部采用類似的加盟制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配送時間通常是兩至三天。
在樂觀的網上零售前景的推動下,我們預計中國快遞市場將繼續保持健康增速。我們認為短期至中期內社區團購不會對快遞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基于執行方面的挑戰和該模式對類別的局限,目前而言社區團購更適于生鮮/日雜品類。
在價格方面,我們認為短期內競爭性定價將持續,幾大快遞商才能把握機會增長行業整體包裹量和實現市場份額擴張。中長期內定價將趨于理性,由于市場結構進一步集中、企業物流運力需要達到一定規模、快遞公司總部及其加盟商都面臨財務壓力。
對于近期出臺的法規對物流業的潛在影響,我們持總體正面看法。除預計社保收費的影響較為溫和外,與稅收優惠、科技進步、電商大件包裹等有關的政策都對行業有利。在連續六年的高增速 (于2018年超500億快遞件) 后,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增長正在逐漸放緩。在2019年,我們預計規模最大的幾家快遞公司將加速向新的物流領域拓展,包括卡車貨運、同城配送和國際業務等。
展望未來五至十年,我們預計快遞業將趨穩定,并在電商包裹領域整合為兩至三家加盟制的超大型企業。就加盟商網絡而言,當行業進入慢速增長/停滯期,長遠可能有需要收購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加盟商。我們預計到2028年,日包裹量將達到3.8億 (2018年為1.39億),并需要600萬名配送人員 (2018年為300萬人)。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0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4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