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體系(CCER項目體系)是全國碳市場和地方碳市場低成本履約的補充選擇,也是有意愿實現碳中和的企業或活動用于抵銷難以減排部分排放的重要選擇。同時,CCER項目的資金收益還可激勵強制碳市場未覆蓋部門實施更具雄心的減排行動,促進低成本減排技術的應用,從而降低社會總體減排成本。
2012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2015年國家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的上線,標志著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運行,2017年國家發改委暫停了原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體系(原CCER 項目體系)的新項目開發和減排量簽發。2018年,應對氣候變化職能從國家發改委轉隸到生態環境部,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的主管機構也隨之發生變化。
自2012 年原CCER 項目體系啟動建設以來,累計備案超過 1300個項目,涵蓋能源、廢物處置、農業、造林等多領域,據估算年減排超過 1億噸。完成減排量簽發約 7700 萬噸。截至2022年12 月底,CCER 累計成交量約4.5億噸,累計成交額約60億元。2021年,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期內約有 190個重點排放單位使用約 3200萬噸CCER 完成履約抵銷。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為推動全社會低成本實現碳減排目標、服務綠色低碳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3年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標志著新CCER項目體系正式啟動,自愿碳減排市場成為推動實現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首批4個項目方法學,包括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明確了首批新CCER體系支持的項目領域。2023年10月25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關工作事項安排的通告》,對原CCER體系下已經簽發的減排量做出了制度性安排。2024年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為了幫助市場參與者了解這一機制的歷史背景、基本情況和原則,推動更廣范圍的高質量減排行動,我們對其關鍵要素、發展歷程和制度框架進行了梳理。
關鍵要素 |
新CCER 項目體系 |
原CCER 項目體系 |
氣候目標 |
推動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
不適用 |
溫室氣體 類型 |
二氧化碳(CO2)、甲烷 (CH4)、氧化亞氮 (N2O)、氫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六氟化硫 (SF6)和三氟化氮 (NF3)等。 |
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氧化亞氮 (N2O)、氫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和六氟化硫 (SF6)。 |
方法學 |
由生態環境部發布。 首批發布了4個方法學,分別為: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 |
項目業主提出,國家發改委進行批準。 2013-2016年間,共發布200個方法學 [1]。 |
注冊登記 系統 |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機構負責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的管理。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機構成立前,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承擔這一角色。 |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簿 |
交易平臺 |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負責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的管理。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成立前,由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承擔這一角色。 |
9個地方交易所 |
審定與 核查機構 |
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生態環境部共同批準。 |
國家發改委共批準了12家審定與核查機構。 |
罰則 |
違反相關要求的,將責令整改,并可能處以罰款和處罰。拒不接受或者阻撓監督檢查及項目業主提供虛假材料的,可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審定與核查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可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
違反相關要求的,將責令整改,并可能取消備案資格。 |
全國碳市場中的履 約抵銷 |
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 |
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 |
項目及減排量登記 |
項目業主和第三方審定與核查機構對項目和減排量相關文件進行公示,并對其真實性、合規性進行“雙承諾”。 |
國家主管部門負責登記。 |
已備案 項目 |
不適用 |
截至2022年8月,共備案1315個項目。 |
已簽發 減排量 |
2017年3月14日前已獲得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備案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2025年1月1日起不再用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 |
共簽發減排量約77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
2012
原CCER項目體系啟動
頒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公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申請文件及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減排量申請文件,頒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
2013-2016
發布方法學并啟動市場
在此期間,國家主管部門共批準12批200個方法學,備案4批9個交易機構,備案5批10個審定與核查機構,此外2017年還批準了2個審定與核查機構。
2013年,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上線,發布CCER項目審定、備案,以及減排量核查、簽發等相關信息。
2014年,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文件模板(F-CCER-PDD)第1.1版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監測報告模板(F-CCER-MR)第1.0版。
2015 年,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簿正式上線運行。
2017
暫停CCER項目審定和CCER的簽發
發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暫緩受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方法學、項目減排量、審定與核證機構、交易機構備案申請的公告》,CCER新項目開發和減排量簽發暫緩,CCER項目體系進入重新建設階段。
2018
轉隸至生態環境部
2018年,應對氣候變化職能從國家發改委轉隸到生態環境部,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的主管機構也隨之發生變化。
2023
新CCER項目體系啟動
2023年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2023年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四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
2023年10月25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關工作事項安排的通告》。
2023年11月16日,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和結算規則(試行)》;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規則(試行)》以及《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與實施指南》。
2023年12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實施規則》。
2024年1月19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開展第一批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機構資質審批的公告》。
2024年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下表為新CCER項目體系制度框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建立為CCER項目體系構建和運行奠定了制度保障。
關鍵要素 |
相關法規 |
法律基礎 |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023年10月19日發布) |
方法學 |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編制大綱》(2023年3月30日發布)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造林碳匯(CCER-14-001-V01)》(2023年10月24日發布)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并網光熱發電(CCER-01-001V01)》(2023年10月24日發布)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并網海上風力發電(CCER-01-002V01)》(2023年10月24日發布)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紅樹林營造(CCER-14-002-V01)》(2023年10月24日發布) |
項目登記 |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與實施指南》(2023年11月16日發布) |
審定與核查 |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實施規則》(2023年12月25日發布) |
注冊登記 與交易 |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規則(試行)》(2023年11月16日發布)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和結算規則(試行)》(2023年11月16日發布) |
用于全國碳市場配額抵銷的具體要求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020年12月31日發布) 《2021、2022 年度全國碳市場重點排放單位使用 CCER 抵銷配額清繳程序》(2023年7月17日發布) 《關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關工作事項安排的通告》(2023年10月25日發布) |
EDF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將利用市場機制解決環境問題的理念引入中國,并同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一起開展了中國首個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試點項目。
自2012年起,EDF協助主管部門開展了CCER項目體系相關的政策制定、方法學研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監管機制等方面工作,為CCER原有體系的建設和運行以及新體系的啟動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EDF致力于利用市場機制解決環境問題,為中國碳市場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助力中國盡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氣候目標。
注釋:
[1] 其中173個為清潔發展機制(CDM)方法學轉化、27個為新開發方法學。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0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4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