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護膚理念的不斷成熟,中國護膚市場呈現穩定的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7月,中國全渠道護膚品滾動年度(MAT)銷售額達3,253億元,同比增長1.9%。
行業制造商和品牌商經常會思考這樣的問題:
在市場變局下,如何把握市場細分渠道增量?
如何優化門店布局,增強產品在渠道內與目標消費者的鏈接?
洞悉品牌格局,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何定位品類上升賽道,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NIQ和GfK重磅推出《2023中國護膚行業全渠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通過渠道、品牌、產品三個主要篇章,探究護膚行業線上線下多元化的增長機遇,并通過對比外資和本土品牌的發展趨勢,以及從不同價格段和功效全面洞察產品發展趨勢,幫助企業將最合適的產品在正確的時間,借助精準的渠道推薦給目標消費者。
首次發布全渠道護膚數據
1. 代表性強
在數據過載的時代下,眾多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如何從海量數據中,篩選出值得信賴的信息?這要求數據調研必須具有代表性。以《白皮書》為例,NIQ GfK的數據覆蓋了全中國93%人口,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95%GDP。具有代表性的數據,通過科學、專業的分析方法,最終輸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議。
2. 地理覆蓋廣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消費者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大相徑庭,只有覆蓋足夠廣泛的地理區域,才能保證數據的精準性。《白皮書》覆蓋了:
20個省份
以及4個直轄市以及西部4大城市(烏魯木齊、銀川、蘭州和呼和浩特)
53萬+
現代渠道門店
18萬+
化妝品零售店
814家
51個城市的814家百貨購物中心
9,893個
化妝品專柜
同時,包含綜合電商(天貓、京東等平臺)和抖音渠道等線上渠道。
3. 品類、品牌覆蓋全面
護膚行業有眾多品類,制造商和品牌商也有各不相同的系列和優勢產品。《白皮書》涵蓋了化妝水、面膜、潔面產品、護膚產品等共70+外資、國產廠商,250+品牌系列,全面、系統地呈現行業競爭態勢與格局。
在獲得可靠的數據后,行業制造商和品牌商又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依據數據做出精準決策?下面以《白皮書》部分內容為例,從市場規模量級變化、不同渠道的格局變化,以及品牌和產品發展趨勢的詳細解析,幫您從中獲得解決關鍵業務問題的洞見。
《白皮書》精彩概覽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以上預覽為參考,以最終報告呈現為準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3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