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準普爾全球商業展望調查表示全球商業信心在2023年初復蘇,因為各經濟體的公司都上調了對未來一年的預期。更高的活動將導致就業進一步增加,但工資壓力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可能會阻止銷售價格通脹的任何有意義的放緩。成本壓力的上升也意味著投資的任何復蘇都將受到抑制。
2、市場信心的改善主要是由那些在2022年底信心下降幅度最大的經濟體推動的,因為需求狀況此后證明比預期更具韌性。美國、歐元區和英國的產出預期創下一年來的新高。與此同時,隨著疫情限制的放松,中國大陸對商業活動的信心升至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3、只有日本、巴西和印度的商業信心較前一次展望調查有所下降。
4、工資通脹預期未變- 2月份前景調查中不太積極的方面之一是通脹壓力預計在未來一年將保持高位。在員工成本方面尤其如此,預期成本增長僅略低于一年前公布記錄。- 談到非員工成本,2月份是2021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該指標的通脹預期仍高于2021年10月之前的任何時候。非員工成本預期在歐洲大幅下降,尤其是在歐元區和美國,但日本和除俄羅斯外的所有四個最大的新興市場都進行了上調。- 投入成本的進一步顯著增加將導致來年銷售價格上漲,需求狀況的增強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定價能力。2月份產出價格凈差額略低于去年10月,但仍高于當前通脹高企之前的任何水平。制造業的通脹預期軟化程度略高于服務業,英國的通脹預期尤其高。- 在美國、中國大陸和英國的帶動下,全球2月份的利潤預期也有所回升。 但歐元區的利潤情緒仍然略微消極。
5、招聘和投資計劃上調與商業活動情況一致,2月份全球就業凈平衡改善至一年來的最高水平,從10月份的+9%上升至+17%。盡管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就業預期有所改善,但后者的信心更為強勁。由于通脹環境導致企業持續謹慎,對商業投資預測的上調幅度較小。資本支出(+12%)和研發支出(+7%)的凈余額與各自的平均值一致。新興市場的投資預期普遍高于發達經濟體。與服務業同行相比,制造商更可能預測研發和資本支出的增長,對這兩個領域的預期都從10月份的低點上升,從而增加了更光明的商業前景。
6、最新調查中,決策者的一個擔憂是,企業沒有看到通脹壓力的迅速放緩。對投入成本和銷售價格的預期仍處于當前通脹飆升之前的水平。特別是,由于勞動力市場緊張,工人可以通過談判提高工資,因此工資預期與前一次調查沒有變化。”幫助他們應對生活成本壓力。“未來幾個月的數據流將是評估企業在利率進一步上升的情況下保持當前樂觀情緒的關鍵。”
7、封面圖由AI生成,我只用了集裝箱船和通貨膨脹二個關鍵詞,就輸出了滿意的結果。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3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5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0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4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5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23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4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