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免费在线播放_国产黄片在线免费看_日本8X无码毛片_日韩无码一级簧片_中日韩一级免费黄片_www.黄色视频.com_亚洲免费成人电影大全_韩国一级黄片在线免费看_一级免费黄片视频

羅戈網
搜  索
登陸成功

登陸成功

積分  

孰強孰弱?郵政快遞末端配送模式優劣對比

[羅戈導讀]?近年來,郵政快遞領域末端配送模式層出不窮,新的應用不斷涌現。各類模式究竟孰優孰劣?我們不妨從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三個角度,對宅遞、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驛站的優劣勢進行全面分析與比較,并提出相應發展建議。

近年來,郵政快遞領域末端配送模式層出不窮,新的應用不斷涌現。各類模式究竟孰優孰劣?我們不妨從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三個角度,對宅遞、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驛站的優劣勢進行全面分析與比較,并提出相應發展建議。

末端配送關乎用戶體驗、企業成本,是郵政快遞服務競爭的關鍵領域。在最新一版《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中,對末端配送模式有著精準和形象的分類,主要分為宅遞、箱遞和站遞。

所謂“宅遞”,就是將包裹直接配送到家,請用戶當面簽收?!跋溥f”是將包裹投遞至用戶附近的智能快件柜(信包箱)等智能終端設備,用戶憑取件碼自行取件?!罢具f”是將包裹批量投遞至用戶附近的各類快遞驛站,比如菜鳥驛站,然后由用戶憑取件碼到驛站自行取件。若用戶有特殊需求,也可要求驛站工作人員上門投遞。

這三種分類涵蓋現有的末端配送模式,在企業服務中的占比不盡相同。以江蘇為例,箱遞約占10%左右,站遞約占25%左右,剩余65%左右為宅遞。當然,這種比例還在劇烈變化之中,遠非最終形態。對末端配送模式的關注與討論,既能幫助企業認清自身局限,找到符合自身競爭優勢的最佳模式,也有利于從全社會的角度,進行資源整合,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一、明確評價標準

在討論末端配送模式的優劣之前,需要先明確評價的標準。依據郵政法中關于郵政和快遞服務“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總體要求,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經濟規律,我們可將評價的標準分成三個方面: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評價指標體系,見圖1)。

其中,“便捷性”是指在用戶可觸及的范圍,能方便地實現相應服務,其評價指標同樣可再細分為服務半徑、服務時間、服務接受度三個方面。服務半徑越小,服務時間越長,服務的便捷度越高。服務的可接受度是指獲取服務對用戶的技能要求,主要是針對無人服務時,智能終端設備對用戶的技能要求,要求越低則服務接受度越高。

所謂“安全性”,可從公共治安、公共衛生和信息安全三個細分指標進行衡量。公共治安主要是指提供服務時,可能給用戶帶來的治安威脅。公共衛生,則從疫情防控的角度,考慮提供服務時,給用戶帶來的疾病傳染的風險。信息安全則指提供服務時,對用戶名址及電話等關鍵敏感信息帶來的泄露風險。

關于“成本”,可從用戶成本、企業成本和社會成本三個細分指標進行衡量。用戶成本指用戶獲取服務時所付出的成本,企業成本是指企業提供服務時所付出的成本。大部分情況下,用戶成本與企業成本是對立的,當企業成本減少時,往往意味著用戶成本增加。但也存在利用其他社會公共資源,同時減少用戶和企業成本的情況,因而有必要設立社會成本這個指標,用以評價用戶、企業及利用其他社會資源所付出的綜合成本。

以上三個指標構成評價末端配送優劣的主要指標,但這三個指標有可能構成類似于經濟學上的不可能三角,即當滿足于其中兩個指標時,第三個指標將無法滿足。比如,當便捷性和安全性得到滿足時,低成本將成為不可能;或者低成本與安全性得到滿足時,將不得不犧牲便捷性。因此,在以此指標來衡量末端配送模式的優劣時,絕對的最優解并不存在,模式的優劣將取決于服務的具體場景和需求。 

二、便捷性比較

我們從服務半徑、服務時間、服務接受度三個細分指標,對宅遞、箱遞、站遞的便捷性逐一進行比較。

1.服務半徑

就服務半徑而言,宅遞無疑是最優的,因為送貨上門,所以半徑是零。如果以十分制來標示服務半徑的優勢,那宅遞得分應當是滿分。

箱遞的情況相對復雜一些,因為箱子既包括智能快件柜,也包括智能信包箱。雖然兩者在功能上差別不大,相比于智能快件柜,智能信包箱只是多了接收傳統信報的功能而已,但兩者在建設、管理、運營方面的差距卻是巨大的。具體來說,智能信包箱是智能快件柜和傳統信報箱的融合創新,在建設和管理上更趨向傳統信報箱。在住宅樓房建設時同步規劃、設計、建設、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產權屬于全體業主。正因為有傳統信報箱的基因存在,承擔了郵政普遍服務的職能,因而在標準上也比智能快件柜更為嚴格和完善。比如,在服務半徑上,江蘇的地方標準就要求智能信包箱“宜放在單元樓下”和“服務半徑不超過300米”。智能快件柜作為純商業設施,相關標準并沒有服務半徑的要求。企業在布放智能快件柜時,受空間限制和盈利的壓力,其服務半徑普遍都較大,遠遠超過300米。

站遞則是服務半徑最大的服務模式,因為驛站的業務量較大,大多服務于數個小區。

我們簡單地將上述模式的服務半徑進行歸納,宅遞的服務半徑是以家為單位,智能信包箱的服務半徑是以單元樓為半徑,智能快件柜的服務半徑是以住宅小區為半徑,而驛站是以社區為半徑。由此,其得分排序為:宅遞>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驛站。

2.服務時間

在服務時間上,智能終端顯現出超過人工服務的巨大優勢。智能設備可以做到7×24小時全天候服務,而人工服務則受限于工作時長的要求,無法做到全天候。由此,在服務時間上的排序為: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宅遞=驛站。

3.服務接受度

在服務接受度上,人工服務又表現出遠超智能終端的巨大優勢,因為人工服務的對象沒有門檻要求,而智能終端需要用戶掌握一定技能。在這里需要關注的是,智能信包箱與智能快件柜在服務接受度上有一定差異。智能信包箱屬于全體業主,只服務于業主,因而可以向業主發放身份識別的卡片,提供刷卡取件的服務,在用取件碼進行取件的同時,多了一種取件方式,在服務接受度上高于智能快件柜。由此,其得分排序為:宅遞=驛站>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

如果我們以十分制為單位,對各項細分指標的排名進行賦分,第一名給10分,第二名給9分以此類推。當出現并列排名時,下一名次空缺,名次相應順延。比如,當出現并列第一時,第二名空缺,下一名次為第三名,賦分8分。賦分僅是定性比較,所以并未給出嚴格評分標準。三個細分指標在重要性上是一致的,因而權重也是一樣的。在定性賦分的基礎上,加總之后有一定的定量比較,從而得出該項指標下該模式的評價結果。安全性指標遵循同樣的評分規則,下文不再贅述。各類模式在服務便捷度方面的得分,如表1。

三、安全性比較

接下來從公共治安、公共衛生、信息安全三個細分指標,對宅遞、箱遞、站遞的安全性逐一進行比較。

1.公共治安

從公共治安的角度而言,上門投遞的風險是最高的,與快遞有關的惡性刑事案件,幾乎都與上門投遞有關。驛站的安全性則要好很多,但也依然發生過浙江惡意造謠誹謗等事件。相比而言,面對智能終端設備則沒有這方面擔憂。由此,其得分排序為: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驛站>宅遞。

2.公共衛生

在公共衛生方面,智能終端設備不接觸的優勢顯而易見,驛站人群混雜,交叉感染的風險最大。其得分排序如下: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宅遞>驛站。

3.信息安全

在信息安全方面,無論是宅遞、箱遞,快遞員只接觸個體信息,大量信息存儲在快遞企業或智能終端運營商的云端系統,信息泄露的風險不大。而驛站有專門的業務信息管理系統,與快遞企業的業務系統對接,大量業務信息存儲在驛站這個環節,信息泄露的風險顯著大于其他三種方式。因而,其排序如下: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柜=宅遞>驛站。

綜合起來,各種模式的安全性得分,如表2。

四、成本比較

成本比較是一個復雜的課題,正如前面指標體系所列,成本既有企業成本,也有用戶成本和社會成本。

社會成本是企業成本、用戶成本以及可能使用到的其他公共服務成本的總和。企業成本是顯性的,有財務統計,相對容易計算。而用戶成本往往是隱形的,難以計算。這導致在衡量成本時,往往只注重企業成本,而忽略了用戶的隱形成本,誤將企業成本當作社會成本。因此,我們在進行成本比較時,需要正本清源,以社會成本作為比較的基礎,而非顯性的企業成本。

需要說明的是,成本總是與業務量密切相關的,基于業務量的差異,單純的成本比較將失去意義,我們這里提及的“社會成本”均指單位社會成本。如前所述,企業成本與用戶成本多數情況下是對立的,企業成本減少意味著用戶成本增加。類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打一個有趣的比喻,用戶與郵政快遞服務點之間的距離,如同一把長度恒定的尺子,包裹在尺子的任何一點交接,都不影響包裹走完全程的長度,唯一受影響的是用戶與企業之間的成本博弈,用戶走少了,企業自然需要多走,如果核算成本,會發現并沒有變化。

社會成本的定量比較是一個異常復雜甚至難以完成的工作,但我們可以嘗試依據一些基本的原理來進行一些顯而易見的定性分析。與成本密切相關的一個因素是投入,一個因素是產出(也可以理解為生產效率)。當產出相同時,誰的投入少,誰的成本自然就低。同理,當投入相同時,誰的產出高,誰的成本就低。在生產效率的比較上,人工服務的生產效率低于借助于機器的生產效率,這一結論來自一個樸素的認識:即人類的社會生產史其實就是一部生產工具的利用史?;仡欉@一歷史過程,會發現直接生產是投入最少的,但生產效率也是最低的。以種地為例,不借助任何工具,以手去開挖土地,投入當然是最少的,但效率也是最低的。如果投入鐵鍬等手工工具,投入雖然增加了,但生產效率成倍增加,所以單位生產成本反而會下降。再進化到現在的機械化生產,甚至無人車、無人機,我們會發現投入在增加,生產效率也在增加,單位成本卻一直在下降。

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再來分析以下四種末端配送模式:

宅遞不借助于任何工具,類似于以手開挖土地,雖然不需要外界投入,生產效率卻是最低的,所以單位成本反而是高的。站遞沒有借助設備,只是改變了作業模式。從企業端來看,效率似乎大大提升。原本在宅遞情況下日投100件包裹的快遞小哥,在站遞情況下可以達到日投500件,甚至更多。但企業成本的下降,源自于用戶奔赴驛站的隱形成本增加,成本并沒有減少。比較宅遞和站遞,兩者生產效率一致,但對比宅遞,站遞需要額外建設驛站,增加了投入,所以單位成本高于宅遞。

智能終端雖然將投件效率從100件/日提升至300件/日,但用戶奔赴快件箱的隱形成本也增加了。不過智能終端與驛站的區別在于,不僅僅改變作業組織,更重要的是利用設備使生產效率提升。這種效率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智能終端匹配了快遞員與用戶的時間,省掉因用戶不在家而產生的二次投遞成本;二是就近設置的智能終端,方便用戶在回家時順路拿取快件,從而節省成本??傮w而言,智能終端的社會成本是最低的。

在智能終端中,智能信包箱與智能快件柜的社會成本亦有差別。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智能信包箱是對傳統信報箱的改造利用,相比于智能快件柜,在滿足包裹投遞的同時,保障了傳統信件、報紙等郵件的投遞。從社會投入的角度而言,智能信包箱和智能快件柜的成本投入是一樣的,但智能信包箱相比智能快件柜多了傳統信件、報紙、印刷品等郵件的接收服務功能。在投入一樣的前提下,服務領域得到拓展,因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總結起來,四種模式的社會成本排序為:驛站>宅遞>智能快件柜>智能信包箱,我們分別為其賦分為21、24、27、30。

五、結論

我們將四種郵政快遞末端配送模式在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方面的表現,可以繪制成雷達圖(見圖2),從中可以發現,驛站或是最差的一種模式,無論便捷性、安全性還是低成本,都排名最末。智能信包箱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排名第一,便捷性方面稍弱。智能快件箱與智能信包箱類似,但在成本和便捷性方面弱于智能信包箱。宅遞的便捷性最好,可在安全性和成本上弱于智能終端。

圖2:四種末端配送模式對比的雷達圖

在末端模式的選擇上,企業和用戶有不同立場,主要源自雙方對成本的分擔。而作為政府管理部門,不能放任雙方博弈,完全由市場去做出裁定,而應從社會總體的角度考慮,為末端建設確立清晰的指引和具體的標準。具體來說,在新建住宅小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時,應大力推廣智能信包箱,在老舊小區或商業設施,應為智能快件柜的建設營造好的社會環境,在智能終端無法普及的區域應堅持投遞上門,對于驛站的發展應謹慎觀望,及時規范。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上一篇:通達系,應該賺誰的錢?總是算計加盟商的快遞品牌,注定走不遠
下一篇:韻達2023 年“春節無休”作業指導書
羅戈訂閱
周報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謝您的打賞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

相關文章

2025-02-06
2025-02-06
2025-02-06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活動/直播 更多

2.22北京【線下公開課】倉儲精細化管理:從混亂到有序

  • 時間:2025-02-22 ~ 2025-02-23
  • 主辦方:馮銀川
  • 協辦方:羅戈網

¥:2580.0元起

報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業月報-個人版

  • 作者:羅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