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密集調整對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比如取消嚴格的核酸報告檢查、減少核酸檢測頻次、縮小高風險劃分范圍、符合條件的密接者和特殊情況的確診病例可居家隔離等,釋放出的信號是中國的疫情管控逐步松綁。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評論稱,新冠病毒防控回歸乙類管理條件漸趨成熟。
管控放開指日可待,擺在零售業面前的問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流行了三年之久,消費習慣和行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旦全面解封,企業將面臨哪些新的狀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指出,要注意疫情管控全面放開后,超市銷售額可能會面臨斷崖式下滑。
“疫情管控期間,由于消費者囤積生活必備品的需要,再加上很多超市是民生物資的保供單位,它們享受了這種’防疫特需’的紅利。一旦全面開放,伴隨著餐飲業、菜市場、食雜店等其他消費渠道的復工,原來的’防疫特需’不復存在,超市業績勢必受到影響”,陳立平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
陳立平認為,疫情導致消費者收入下降,消費信心不足,行業將迎來低價格零售時代,新的價格破壞者不斷涌現出來。傳統超市不具備低成本運營體系,逐漸走向衰落,而更適應低價格零售時代的新物種可能會跑出1000-2000億銷售規模的行業巨頭。
低價格零售
《第三只眼看零售》:你判斷超市銷售會出現斷崖式下滑,依據是什么?
陳立平:我發現幾個令人不安的點。一是,管控開放了,但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出于對感染病毒的顧慮不敢去超市購物了。當前超市的主要消費者就是這一群體,如果他們不去超市購物,勢必影響超市客流。
二是,農貿市場、餐飲企業、夫妻老婆店復工了,超市的競爭者就更多了,之前因為疫情管控積攢起來的“保供紅利”也不復存在了。
三是,未來是一個低價格零售業的時代。而疫情這三年,超市企業或勞頓于保供,或疲于維持生計,導致它沒有建立一套符合低價格零售時代的經營體系。也就是說,傳統超市沒有完成自己的變革,很難適應新的市場競爭。
《第三只眼看零售》:管控開放勢在必行,開放之后,零售行業將面臨哪些新的局面?
陳立平:零售業將迎來一場慘烈的價格戰,這場價格戰是由新的價格破壞者掀起的。就拿抖音電商來說,我在超市買的哈紅腸價格是49元,但抖音上只賣29元,這讓消費者對傳統超市的價格產生了質疑,你到底是怎么定價的?
我認為抖音就是一個供價格破壞者施展的舞臺。我考察過山東一家賣黑豬肉的企業,它在抖音上直播賣貨,黑豬肉的價格已經與超市賣的普通豬肉價格持平了。另外,業內熱議的折扣店業態也屬于價格破壞者,這些折扣店不僅僅指的是Aldi這樣的食雜店,還有零食折扣、服裝折扣等都在興起。
《第三只眼看零售》:抖音上可以買到價格更低的商品,但它沒有一站式購齊的便利性,這是否意味著,傳統超市的一站式購齊是它的競爭優勢和未來的立足之本?
陳立平:伴隨著電商持續沖擊和即時零售的興起,“一站式購齊”的訴求被慢慢弱化了,或者說,新生代的購物者不再需要一站式購齊了。
《第三只眼看零售》:傳統超市也在不斷優化自己的供應鏈,不斷開展大力度促銷,也是在維系一種低價格的商品供應機制,難道還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市場需求嗎?
陳立平:我說的這種低價格零售業是可持續的低價格,它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采購和營運,是一整套以低成本為核心的管理方式。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折扣店業態,但它完全是另一種體系。這兩年,傳統超市在低成本采購方面有進展,但沒有建立一套整體的低成本運營體系。
《第三只眼看零售》:傳統超市未來還有沒有增長的發力點,比如縣域市場、自有品牌等?
陳立平:縣域市場面臨的難題是人口流失,消費力不足,在縣城往下,開小店賺不到錢,如果開大店的話,投資壓力大、風險太大。
對于自有品牌而言,我認為行業面臨一個誤區,就是大家把自有品牌當成了獲得毛利的工具,而不是真正讓利給消費者,讓自己成為一家低價格零售商。
從我掌握的信息來看,有三分之一企業把自有品牌商品的毛利設定在了40%以上,這個定價太高了。這些企業開發自有品牌并不是為了給自己打造一個低成本的體系,而是為了獲得毛利。
流通革命
《第三只眼看零售》:你發現的國內的低價格零售企業有哪些代表案例?
陳立平:身處超市圈,不知圈外事。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低價格零售企業跑出來了,只是我們后知后覺而已,特別是在零食折扣店、服裝折扣店等領域。舉例來說,有一家叫做希音(SHEIN)的服裝折扣店,它是中國品牌,但不在國內銷售。
我們都知道,優衣庫已經屬于低價格零售企業了,而希音的價格比優衣庫更低。比如希音銷售的受年輕人青睞的短款襯衫約為800日元(約合人民幣38.7元),箱包為700日元左右。據了解,希音的估值已經超過了日本優衣庫。
《第三只眼看零售》:超市領域,除了業界熱議的如Cotsco、Aldi這樣的折扣店之外,還有哪些新起的低價格零售企業?
陳立平:目前都在嘗試中,我了解到一家北京的企業,他的老板告訴我,未來打算嘗試這樣一種業態:三分之一為自有品牌、三分之一為海外供應鏈品牌、三分之一是當前主流的一線品牌或者網紅商品。我認為它比較符合低價格零售企業的特征,當然,這個業態還在測試過程中。
《第三只眼看零售》:疫情三年,整個行業發生了諸多或顯性、或隱性的變化,每個人都身處變化之中,能感知到這種變化,但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詞來總結這種變化。如果要你總結的話,你如何總結?
陳立平:我總結為流通革命。零售商不能再以自己為中心看待行業,而是要站在流通產業鏈的頂層思考問題,把制造商、品牌商、以及消費者納入自己整體的思考范圍。在未來,全球供應鏈很重要。
《第三只眼看零售》:從你的感知來看,當前的超市老板是什么心態?
陳立平:疫情三年,整個超市行業處于“休眠”狀態,大家被動應對各種問題和挑戰,很少有人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深層次的問題。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有些企業老板感到很焦慮,但大家聚在一起喝酒,發現周邊的同行也都差不多,于是就釋然了,焦慮立馬減輕很多。
還有一個現象需要警惕,企業家整體迷茫,于是就開始反思人性、價值觀層面的問題,這就又到另一個極端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