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船東第一季度的貨量,再來看一下貨代這邊。對于貨代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很不尋常的Q1。
文末是以2022年Q1的貨量為基準的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前200名貨代排名。綠色的YoY %(year over year) 是2022Q1 vs 2021Q1, 黃色的% 是2021Q1 vs 2020Q1, 淺藍色的% 是2020Q1 vs 2019Q1。通過對比過去幾年的Q1, 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我們先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跟2019年第一季度對比的情況。2020年Q1剛好疫情爆發,先是國內供應端受阻,后來是美國需求端不確定性增加,貨量嚴重受損,整體市場貨量跟2019年Q1同比跌去21%。不過,排名前10的頭部貨代的總貨量同比下降15.5%,低于市場水平,說明他們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算是不幸中之大幸。頭部貨代的客戶很多是大中型進口商,抗經濟波動能力強。
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情況簡直是180度大轉彎。2020年4月開始, 美國政府連續幾輪派糖,刺激在家辦公的消費者開始買買買,美線貨量激升,到了5月份,貨量已經收復失地,進入傳統旺季后,消費更加旺盛。市場艙位開始緊張,運價上漲。2021年第一季度跟2020年同期相比, 總體市場貨量增長60%,可是排名前10的頭部貨代增長超過80%,遠超市場水平。為何如此呢?當時市場量價齊升,艙位一票難求,即期價格遠高于合約價,加上很多大型直客的進口量猛增,但是從船東那里又拿不夠約價的艙位。這時候,他們轉向頭部貨代,尋求艙位的幫助。頭部貨代因為手里船東資源多,有能力接單一客戶一周幾百個柜子的大單??梢赃@么說, 市場艙位越緊張,約價和即期價的價差越大(不管是哪個比哪個高),頭部貨代的資源優勢就越大,貨量增長也高于市場平均水平。2020年后半年開始的旺季,一直持續到2021年,頭部貨代得益于大型直客強勁的艙位需求,成為市場的贏家。
當然,2020年夏季開始的旺季, 得益的不光是頭部貨代。中小型貨代貨量也上得很快。我算了一下,排名前100的貨代在2021年第一季度,貨量比2020年同期增加將近100%!一是很多進口商的貨量增加很多,本來合作開的貨代近水樓臺先得月。當現有貨代不能滿足艙位需求時,客戶開始到處找新的貨代合作,市場一片繁榮,雨露均沾。
轉眼來到2022年,情況又不一樣了。市場經歷了2021年大半年的的瘋狂后,春節后市場后勁不足,貨量開始放緩。3月開始各地爆發的疫情進一步影響出貨,艙位不再是問題,市場賣價也首次回落到美西8000左右的水平。
我們來看貨代的貨量變化??傮w市場來說,比去年Q1還增加了4%。有意思的現象來了。 單看排名前10的貨代,同期貨量卻下跌了近10%! 我們再往后看,排名前20的貨代總體貨量少了差不多5%。一直到排名前100的貨代貨量加起來才跟去年同期持平。 明明市場總量有增加, 為何貨代的貨量反而少了?為什么越大的貨代反而貨量跌得越多呢?
這要從去年貨代貨量增長的來源找原因。前面提到,到市場艙位1TEU難求,即期價遠高于約價時,直客的艙位需求缺口很大。他們通常轉向貨代尋求幫助。超大型直客的艙位缺口高達每周幾百上千個FEU,誰能接下他們的單?頭部貨代。這些超大進口商不惜支付高價海運費以確保貨架上有貨賣,頭部貨代的貨量因此猛增。
可是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市場情況有了新變化。首先,去年底開始,很多大型直客開始跟船東提前簽訂新約,在新的合約價生效后, 艙位有了保證,他們不用再去外面找貨代合作了。再有,因為節后市場增長乏力,船東也放開了直客約的艙位,去年的約價今年4月底才到期,雖然跟即期價比還是很低, 船東為了保證滿船,同時為了避免調低現行即期價對今年簽約的影響,對去年約價的艙位也放開了。最后,今年開始船東的直客簽約比例明顯提高,一旦新約開始生效,船東就會提高艙保,直客不用去找貨代訂艙了。綜合這些因素,雖然船東的船是滿的, 可是貨代的貨卻少了。原先找頭部貨代的大型直客重新回到船東的懷抱,跟去年的同期比,頭部貨代只要丟掉一個大型直客,貨量下跌很明顯,也很難靠其他小型客戶填補大窟窿。
與之相對應的中小型貨代,他們的客戶也大都是中小型的。這類客戶今年不是船東簽約的座上賓。很多沒有機會跟船東簽約,就算拿到約價,也是很高,直客不一定會簽。因此,船東的簽約政策和艙位政策的變化對這部分客戶影響不大,他們的合作主體還是原先的中小型貨代。只要貨代的服務和價錢保持住,客戶還會繼續跟他們走。除非客戶本身的量少了,或者他們找了別家貨代合作,但是這部分貨量還在貨代手里。
市場風云變幻,沒有一招鮮吃遍天的打法。去年的市場環境成就了很多公司,頭部貨代們也賺得盆滿缽滿。當市場風向發生改變時,原先的優勢也隨風而逝。貨代提供的價值如何能夠經得起不同市場的考驗?短暫的風光不能遮蔽隱藏的危機,貨代最大的挑戰是增加直客合作的長期性和粘合度。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24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3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08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