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物流承運商配送采用按“重量×公里數×單價”的方式、人工計算運費,存在不同物資均按重量計算運費。一方面,對于體積大、重量輕的物資運費結算存在爭議,影響物流承運商滿意度和公平性;另一方面,核算人為因素較多,容易造成多結算或少結算的運費問題,且運費清單不透明,存在一定廉潔風險。
(一)建立科學運費計價方式
研究不同物資在體積、重量兩個維度下計算運費的偏差度,經過現場調研、協同物流承運商、物資供應商等多方溝通討論,決定根據物資品類對物資進行重貨和輕拋物的區分計算運費,將體積較大、重量較輕(即體積重量大于實際重量)的天線、組合式開關電源、空調、配電屏、綜合柜、綜合箱、接頭盒等物資按輕拋物體積折算相應的噸位,其他重貨物資采用物資包裝上的重量換算噸位,統一采用“噸×公里”的計費基準計算運費。
(二)以信息化手段核算運費,杜絕風險隱患
廣西移動采購供應部聯合信息技術管理部經過認真調研,多次溝通討論,明確系統需求及系統框架,經公司領導決策后,開發線上倉儲系統計劃配送管理模塊的運費管理功能,并與供應鏈系統進行對接。
圖1 倉儲系統配送計劃管理模塊功能圖示
1.基礎數據的收集固化
(1)物資噸位:按建立的運費計價方式原則,收集在庫物資噸
位數并錄入系統,新購物資則在物資入庫時完成系統內物資噸位維護。
(2)運輸距離:物流承運商的運輸里程表作為省內配送運距,省外配送運距采用與合作供應商計算運保費的運輸距離。
(3)運費單價:物流承運商的物資配送單價、供應商配送運保費單價。
(4)運費計算:物流承運商自提運費=物資噸位×公里數×物流承運商配送單價,供應商配送運費=供應商配送運保費單價×采購數量。
2.擇優配送,減少成本
物資采購訂單下達后,如何選擇物資配送方式(即物流承運商自提或供應商配送),兩者中如何選擇才能實現運輸成本最低。
在物流專員創建訂貨通知單時,供應鏈系統同步獲取配送計劃管理模塊的運費計算基礎數據,按照運費計算公式分別核算出物流承運商自提運費與供應商配送運費,供物流專員選擇最優的配送方式運輸物資,節省物資運輸成本。物資配送方式運費對比示例如下圖所示:
圖2 物資配送方式運費對比示例
圖3 供應商發貨通知單
圖4 統固化比選配送方式節約成本
(一)建立科學運費計價方式,降低了物資運費計算的偏差度,實現更精準的物資配送運費費用結算,提升物流承運商的滿意度。
(二)通過系統對物資配送運費進行規范管理,運費清單可查、可視、可管,同時有效杜絕了人為多計配送費的廉潔風險隱患,做到了風險攔得住、行不通、做不成。
(三)運輸費用降低明顯,2017年至2020年通過比選不同配送方式的運費,選取較為節約配送成本的配送方式,為企業節約物流配送成本共544萬元,節約了46.61%的運輸費成本。年均運輸費用占采購物資金額比例由1.5%下降至1.29%。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6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8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6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20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81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