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貨運主導。近幾年我國貨運總量正在穩步上升,2018年貨運總量達到506.15億噸,同比增長7.4%。其中通過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396億噸,占比77%。我國公路貨運量占比為77.81% 是最主要的主導者。
個體經營模式。中國現在有近92.8%的物流企業平均車輛數少于5輛(含掛靠);從事公路運輸的經營主體有92%為個體工商戶。公路貨運市場包含物流園區、信息部、車隊、三方物流、專線、個體司機等經營業態,卡車保有量近2000萬輛,卡車司機超過3000萬人,體量達到萬億級別,
車輛運效率偏低。月均公里數5000以內的占比達到60%,月均公里數10000以內的占比為84.3%。
迭代升級。2005至2020年期間,貨量增長了4倍;重卡數增長了5倍,單車日均行駛里程從300km增長到600km。通過對數據的綜合分析我們發現,在貨量增長了4倍的情況下,運力卻增長了10倍——運輸行業進入微利的發展狀態,行業發展的迭代升級已成必然趨勢。
從全年總體運行情況看,公路貨運車輛各月份日均里程穩定在275公里左右,在 6-8 月單車日均營運公里數較低,有明顯低谷。此外在全年中,1 月份及 9 月份兩個月處于峰值水平,達到 280 公里以上。
為提高公路運輸業務,推出網絡貨運人平臺,對上游托運人的核心價值是提供物流解決方案,包括優化業務流程,遴選優質供應商、進行線路優化和配載優化等,促進貨主企業實現物流降本增效。
網絡貨運人,現階段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財政洼地、未來在數字化運力。
在網絡貨運人鏈條中,最核心的就是司機,在簡單稅務處理前,司機的勞務是以實得為主,但由于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的普及,在增值稅鏈條中司機的稅務問題就凸顯朱來,成為丟失的斷鏈部分。
司機發票主要有專票和普票兩種。專票:取得 405 號函代開試點資格方能開取(因為是試點,非所有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可取得),增值稅按運費的 3%.疫情期間按1%征收,附加稅為增值稅的 6%,所得稅預征 1.5%,疫情期間按 0.5%執行。咨票,自 2021 年4 月1日至 2022 年12 月31日,對月銷售額 15 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附加稅為零,所得稅為0.25%或0.4%。
司機發票的取得
2017 年 12 月 29 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發布<貨物運輸業小規模納稅人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55號)。《關于開展互聯網物流平臺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工作的通知》<稅總函C2017J579號)。
55 號文中的第二條明確要求司機辦理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直接導致自然人司機的成本票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第二條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增值稅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適用本辦法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提供公路或內河貨物運輸服務,并辦理了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
提供公路貨物運輸服務的,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證》:提供內河貨物運輸服務的,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證)。
(在稅務登記地主管稅務機關(以下簡稱主管稅務機關)按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管理。-《貨物運輸業小規棋納稅人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7 年第 55 號)
2019 年 12 月 31 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取消增值稅扣稅憑證認證確認期限等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9 年第 45 號)、《關于開展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工作的通知》(稅總函C2019J405號)。
45 號文中第六條對原55 號文進行了修訂,取消了原來要求司機取得工商登記的要求,對稅務登記的要求則額外增加了“臨時稅務登記”的允許,即自然人司機承運也可以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六、(貨物運輸業小規模納稅人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2017 年第 55號發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8 年第 31 號修改)第二條修改為:“第二條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增值稅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適用本辦法: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提供公路或內河貨物運輸服務,并辦理了稅務登記(包括臨時稅務登記)。
(二)提供公路貨物運輸服務的(以4.8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從事普通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的除外),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榆證》提供內河貨物運輸服務的,取得《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船舶營業運榆證》。
(三)在稅務登記地主管稅務機關按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管理。
2019年12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L關于開展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金專貨內值稅專用發票試點工作的通知稅總通220190405號)規定、稅務總商決定在金行圍內開展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工作,
二、試點企業的條件試點企業應當同時特合以下條件,
(一)按照(交通運驗錦 國家稅務總局關千印發(網絡平臺道路資物統地經資營限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暫行辦法)的通如交通規(2019312號)規定,取外經營范圍“注明網絡貨運”
(二)具備與開展業務租適應的相關技上服務能力,物流信息全程跟原、記錄、存儲、分析能力,實現交易、運輸、結算等各環節動態管理,對實際承運駕駛員和車輛的運輸軌巡實時展示實時運輸軌造數據,
(三)與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立的網絡貨運信息監測系統實現有限對接、要求完成數據上傳。
(四)對會員相關資質進行審查,保證提供運輸服務的實林承運車輛其備企資有*的營運證,駕駛員具有合法有效的從業資格證,
試點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否則將取消美試美會業資格。。
針對司機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問題.405 號函分別針對“司機為網絡貨運平臺街供運輸服務”(簡稱“交易業務”)“司機經由網絡貨運平臺的搬合為第三方提供運股務”(簡稱“撮合業務”)兩個場景做出了相應的規定:
1.交易業務
司機為網絡貨運企業提供運輸服務,網絡貨運企業應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地值稅專用發票(購買方為網絡貨運平臺),即由稅務機關出票給網絡貨運企業。
2.撮合業務
司機經由網絡貨運平臺的搬合為第三方提供運輸服務、即委托方(購買方)是第三方,承運方(銷售方)是司機、網絡貨運平臺若取得省級稅務機關認定的1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資格,則可以代稅務機關向第三方開其司機增值稅專用發系。
稅總函[2019]405 號僅僅是“試點”,尚不具普遍性--并非全部網絡貨運企業均有機會(或必須)取得這個資格才能開展網絡貨運業務。根據全國多地的實際操作情況看,對于現有政策下網絡貨運平臺的司機成本列支,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01
按稅總函C2019]405 號取得省局授予的“專票代開試點資格”-一合規,但不具備普遍性。
02
臨時稅務登記+稅局普票代開--合規,當前較大體量的網絡貨運平臺的普遍路徑。
03
臨時稅務登記+內部憑證--能完成臨時稅務登記,首先對司機進行了納稅身份的認定,網絡貨運平臺履行好司機的個稅代繳義務,回避了惡意偷漏稅的嫌疑--積極踐行了“據實原則”。
04
未實現臨時稅務登記,僅采用內部憑證列支--對網絡貨運企業的稅務合規問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01
代辦:平臺將數據傳至代辦機構、代辦機構核驗完畢提交稅局,稅局開票給平臺。
02
代開:平臺直接接人稅局系統,通過自有稅控軟件代開。
03
代征:平臺數據傳至代征機構,代征機構代替稅局完成司機稅票開具給平臺。核定代開普票的計算邏輯,自然人從事貨物運輸所繳納的增值稅,比照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繳納,依據現行政策。在15萬元/月、30萬元/季度以下免征增值稅。
個體工商戶貨物運輸,應稅所得率 5%。
應稅所得額一運費x5%;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最低5%。
所得稅一運費x5%x5%。綜合得出:0.25%。
稅收洼地是指在特定的行政區域,區域內政府為了吸引企業入駐、擴充本地稅收來源、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從而制定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地方留存返還政策、簡化稅收征管辦法等行為,來吸引企業的入駐,在這個區域稅收稅收征管范圍內注冊的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從而大幅度減輕稅負,這個行政區域就稱之為“稅收洼地”。
中央和地方就各稅種的分配機制
增值稅中央50%、地方50%分配;所得稅中央60%、地方 40%分配。地方部分,安州省市區,按不同比例分配。通常把省市不參與分配的,稱為“一級財政”。
財政兌付能力
兌付能力取決于地方經濟發展情況。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優惠政策較容易兌現。
怎樣利用好現行政策
中央和地方就各稅種的分配機制為:
增值稅中央50%、地方50%分配;所得稅中央60%、地方 40%分配。地方部分,安州省市區,按不同比例分配。通常把省市不參與分配的,稱為“一級財政”。
但是要理解到它是三級政府共享省政府市政府、縣區政府三級共享;
比如,某省一級政府在增值稅里面,分享多少個百分點嗎?如果你不知道就不要把它當成50%,一定是在50%里面減掉省里的部分。省里一般分享多少?分享5個點到8個點,比方說50%當中,省里面留5%,市政府和縣區政府留45%,這樣一來市區政府他只能在45點里面跟你討論返還多少。有些地方比較特殊,它享受省級財政權限,所以他們的增值稅流存就是50%,
比如某地方政府承諾,財力貢獻的95%都返還給企業,這里就要注意可能縣政府的留存只能拿到28%,28%再乘以95%,其實很低。所以在跟當地政府談財政返還了解相關政策的時候一定要看兩個比例:
第一個比例地方政府它自己的財政留存比例是多少,不同政府比例有區別。
第二個再談它返還的比例是多少,然后再去談返還的條件有沒有門檻,就是說是不是一定要交多少稅你才能返還,還是沒有門檻,只要你交稅了我就可以返還,這個很重要。有些說我返還95%給你,但要求年度繳稅達到5000萬以上,這就讓有些企業覺得為難了。
企業不能看獎勵比例;不是越高的園區獎勵就越好,企業千萬不能把獎勵比例作為選擇稅收洼地的唯一標準(地方留存比例、獎勵梯次、返稅周期、園區穩定性等等)。
招商渠道;不是所有的招商渠道都是有資質的,有的可能是二級代理或是三級代理甚至可能是個人,那么從什么方面看出渠道是否為政府/財政局/園區的一手委托招商平臺呢?
①渠道是否與經濟開發區/園區簽有合作協議書
②稅收優惠政策的真實性;企業一定要到政府/經濟開發區/園區的紅頭文件,如沒有地方紅頭文件的平臺,企業可詢問是否可以去稅收洼地處實地考察以及稅收洼地與企業對接人的身份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獎勵;
很多時候電話咨詢都會很模棱兩可的告訴企業,獎勵是地方留存的百分之多少,但是并沒有說地方留存到底留存多少;經濟開發區或是園區是國家拿走增值稅50%,地方留存為50%,所得稅拿走60%,地方留存為40%,但是有一些招商平臺會告訴企業他們的稅收洼地會獎勵地方留存80%及以上,這時候,企業就要注意了:這里的地方留存是否上交了一部分去上一級財政呢?是否只是上交了國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7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2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