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盟集團發布公告,通過全資附屬公司以2.2億元價格收購上海向心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51.89%股權。
此舉是繼投資海鼎、達摩網絡之后,微盟于智慧零售領域的又一重要投資,補強了“人”的數字化能力。
一
信任
向心云的核心資產是“超級導購”APP,主要做門店導購數字化。目前服務超過200家零售客戶,累計覆蓋24萬家門店和超過200萬店員用戶。
這筆投資之于微盟的直接價值在于客戶共享。
目前,SaaS服務商的銷售費用率相對比較高,接近50%。因此,通過投資整合市場資源,有助于交叉營銷、渠道共享、客戶共享,以節省獲客成本,提升規模及經濟效應。
這對B端市場非常重要,客戶資源之于B端市場非常關鍵。
to B業務不會像做C端市場那樣能在短期內迅速爆發、一兩年時間就積累出億級用戶群。
做B端市場更重要的是對客戶的持續服務能力,每當一家零售商選擇一家軟件服務商,往往意味著信任,尤其是對于大型零售商而言,當它做出選擇,一般都能形成穩固的合作關系,很多合作能實現長達十年以上的穩固關系,輕易不會放棄。
這是一條與時間做朋友的賽道。
因此,收購“超級導購”,之于微盟最直接的價值就是收獲“超級導購”的穩定客戶群及其背后所建立起來的客戶信任關系。這對于B端數字化服務商而言,將能直接堆高其的競爭門檻。
過去市場常說,做B端市場要“抱大腿”,抱的其實主要就是客戶資源。微盟當下所做的也是通過投資手段來整合市場資源,形成一個生態。當客戶網絡效應產生時,微盟自己就將變成“大腿”,進而可以架構成一個客戶平臺。
收購“超級導購”是其中一步。
這筆收購,將能讓微盟共享“超級導購”的客戶以降低微盟的獲客成本,微盟的客戶資源也能幫助“超級導購”低成本開拓業務。最終前端客戶的融合,又能支撐后端開發應用層生態的做大。
根據相關統計,向心云的客戶規模普遍偏大,平均每個客戶的門店數規模在1000家左右,SaaS產品續約率逐年優化,2021年上半年客戶續約率達到了93%。
二
一體化
SaaS領域的競爭未來將可能是生態與生態之間的競爭。贏家的產生可能不取決于“單品”優劣,而取決于整個生態系統的集成能力,即這個生態所能整體賦予零售商的價值幾何,零售商能不能在這個生態內找到適配自身業務特點的數字化方案,實現一體化一站式數字化升級。簡單說,在這個生態內,零售商能否贏得競爭優勢。
過往SaaS服務商的出現及成長得益于私域流量機遇。由于流量紅利逐步到頂,缺乏增量空間的流量平臺為了提升商業回報及變現效率,不斷抬升流量價格,導致市場進而紛紛轉向私域流量,品牌企業及零售商需要構建它們的數字化線上能力以具備私域能力。微盟這樣的SaaS服務商得以崛起,最初靠的主要是微商城業務完成原始積累。
但在新的市場階段,僅僅輸出私域能力顯然是不夠的。未來,更重要的是做好整個線上線下業務全鏈條全流程的數字化、整個產業鏈一體化的數字化。這就成為了一個生態之間的競爭,而脫離了過往只做微商城這樣“單品”的概念。其中的關鍵,就是看各家企業的整合能力,是否能整合出一個完善的生態。
因為如果只是聚焦于線上端,給零售商一個線上商城和幫助輸出線上運營能力,但線下業務邏輯沒有變、效率水平沒有變、產業鏈協同能力沒有變,存量業務的私域線上化所能釋放的業務量級和張力也可能是有限的。
但如果做了一體化的數字化升級,整個業務量級卻有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整個生意邏輯都會發生改變。這就需要一個生態賦能。
舉個例子。
過去,許多零售商不愿意使用第三方服務商的中臺,而執意選擇自己開發。
一大原因在于,零售商需要的中臺服務,是一體化的中臺服務,能把零售商的特點、能力和優勢融合進中臺,進而大幅提升效率,重塑業務邏輯來形成更好的競爭力。但市面上一直沒有供應,是空白。
這個中臺是包含用戶、會員、庫存、供應鏈、業務的中臺。比如業務中臺要能把商流、物流裝進來。這樣才能跟零售商自身業務有更好的匹配與促進提升。
以供應鏈來講。做供應鏈要預測銷量,很多品類商品都是要做計劃性采購的,要預測這個城市市場需求量會有多大,如果想臨時采購,是采不到貨的。
而要做計劃性采購,就需要足夠數據參考。比如,過去幾年,那家供應商在某個月份的供應量、品質、價格,以及市場整體面的情況如何等。
業務體量不大時,這些工作可以通過手寫來完成,而當業務體量越來越大,就沒有辦法用手寫。因為你有太多供應商,來自很多個不同產區的供應商,每個月份在哪采都不一樣,品種、品質、價格、趨勢等也都不同。
以往,零售商就是粗放地做一個進銷存總數,一個品類展現一個整體情況,無法體現細節、各區域趨勢和其中的差異表現,也就不能滿足更精細化運營的需求。
這導致很多零售商線上線下庫存都沒法打通,更不用說破除內部信息孤島問題。
所以,要更好釋放數字化價值,重點是要改造整個線下鏈路,線下鏈路的升級完成就會釋放整個線上線下生意的潛力。可以接入多渠道,無論是到家、社區團購、直播、還是到店。可以產業鏈垂直一體化高效協同與同步。
微盟當下其實就在做這樣的事。它從微商城服務商跨向了智慧商業服務商,在打破邊界。
橫向業務范疇從電商跨向零售、餐飲、美業、酒店SaaS服務,縱向則在架構涉及到營銷系統、分銷系統、會員系統的數字化生態閉環。
這個過程中,關鍵看的是整合能力。是不是能整合出來一個強大生態出來。
微盟則是通過投資控股進行強整合的路線。因此,它的整個生態業務體系的自控性、融合性可能會更好。
比如投資海鼎可以收獲現代物流數字化解決方案等能力,投資達摩網絡,其CRM會員管理系統可能會幫助微盟生態上個臺階。
在業績上,2021年上半年,微盟數字商業營收1.83億元,同比增長了298.3%,智慧零售商戶上升到4699家。其中,品牌商戶達到了830家,同比增長82%,品牌商戶平均訂單收入23.2萬元。智慧零售業務在中國零售百強覆蓋度達到40%以上。這些都體現了微盟生態能力在強化,因為如果沒有一體化的能力,做智慧零售也是很難做大的。
三
人的數字化
此次,收購“超級導購”是微盟生態化發展的最新一環布局。“超級導購”解決的是“人”——導購及員工培訓的數字化。
零售即服務,零售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依賴員工服務顧客。這就決定零售業數字化的關鍵在于實現“人機”結合,既要有人的溫度,也要能通過數字化提升人的服務效率。
導購這個崗位則是一線崗位,是與顧客直接打交道的崗位,她們是最了解市場變化及顧客需求變化的一批人。企業端過往面臨的問題則在于,總部不處在市場第一線,很多時候是無法及時洞察到最新市場變化的。多層級的管理架構也讓信息回流及決策反應變得更為遲鈍。
因此,當你把一線的導購數字化后,一方面是提升了導購的服務能力,通過數字化的工具,導購的服務內涵及所能服務的量級被放大了。另一方面,將導購數字化也是將非標的前端服務,進行標準化。
它能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將前端對顧客的服務環節標準化后,有利于門店的連鎖化復制能力提升。過往,門店連鎖的最大問題是“連而不鎖”,一復制就變形,門店數達到一定規模,瓶頸就會出現,復制不下去。這里面制約的關鍵就在于人的復制是最難的。
將導購崗位標準化能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組織管理會更簡單,進而讓總部可以與一線直連。
線下以前采取多層級管理架構是因為線下管理難度高,數字標準化后,管理能變得更簡單,那么,企業的組織架構就能做得更扁平。扁平化后對市場的反應就會更快,總部與一線甚至能實時互動與傳遞。
最后,導購這個崗位的流動性也比較大,客戶資產往往會隨著導購的離職而流失,數字化后,這塊資產就會沉淀下來,無法被離職員工帶走。新員工則能馬上無縫對接客戶資源,并能快速進行培訓。提升了整個業務環節效率。
因此,從這些內涵來看,微盟此次收購“超級導購”,很重要的一塊價值就在于,提升了微盟生態“人”的數字化能力。
它不僅是一個私域流量線上化的概念,而是一個對零售企業業務流程的改造升級概念,是一個生態架構概念。
舉個例子,夢潔家紡是“超級導購”的成功合作案例。在這個合作中,夢潔圍繞人貨場進行重構。從而實現了跨越發展。3個月時間,夢潔的直營及加盟店95%開通了線上商城。7月份的私域GMV同比增長300%。
支撐這樣業績提升的關鍵則來自于三塊內容。一、導入數字化工具。選擇小程序商城和公眾號為線下門店賦能。門店則擁有線上商城經營自主權,從而帶來了“千店千面”、沉淀了數字化顧客資產,以及放大了導購的能力外延。
二、增強粘性。通過數字化工具,強化售前售后能力,來建立更強大的顧客粘性。
三、強化社群,建立私域流量池。
經過數字化改造后,夢潔業務體系可以規模經營社群和直播業務,這就放大了導購的服務能力。夢潔幾萬名導購的私域觸達能力通過數字化工具而被放大了。
社群+直播的賦能,在2020年,夢潔發展的在冊會員數量就超過400萬。
這些成果整體來看,都得益于“人”的數字化。人是關鍵,顧客需要人來服務,人的服務則在時空范圍有局限。但對“人”進行數字化后,時空的局限就被打破了。不再限于店內空間服務,不再限于一對一面對面的服務,可以跨場景、跨時空、一對多服務顧客。
這會帶來整體的效率提升,而效率升級之后,業績就是水到渠成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0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