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藍網的業務邏輯和組織架構是怎么樣的?與順豐、京東等,有何不同?
在近日召開的年中網絡大會上,中通冷鏈對外宣布最新“戰果”:中通藍網按計劃完成了基本結構部署,30個省管理中心基本設立完畢,開放區縣覆蓋全國區縣60%。
自4月啟動招商加盟工作以來,中通冷鏈經過第一階段的起網工作,冷鏈貨物出港區域基本完成覆蓋,這為進港城市覆蓋打下了良好的業務基礎。談及中通冷鏈布網的驚人速度,中通冷鏈總裁孟峰表示:“能夠這么快起網,既是廣大加盟商對中通品牌的信任,也是大家認為我們的模式、我們的方向是符合市場需求的。”
除了布網速度這個“新疑”,外界對去年9月首次公開亮相的中通冷鏈還有很多“舊問”:中通早在5年前就開始布局冷鏈,為何直到今年4月才開啟招商加盟工作?中通冷鏈的加盟商中,是否有同時經營中通快遞和快運業務的合作伙伴?以加盟制為主的通達系快遞,在網絡和服務品質把控等方面相對薄弱,中通冷鏈如何保障服務品質?近日,孟峰向《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回應了外界對中通冷鏈的一系列疑問。
01 布網緣何進展飛快?
按此布網速度,中通冷鏈今年年底前實現“30個省會城市、250+地縣、1500+服務網點覆蓋范圍,實現全國80%縣級城市覆蓋密度的門到門冷鏈物流網絡”的目標,亦是大概率事件。
“(中通冷鏈布網速度較快的)原因是多方面,概括地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孟峰如是總結。
他進一步詮釋,天時是指在雙循環新常態、國際政治經濟新形勢、國家全方位冷鏈激勵政策的出臺、國內商品流通變革趨勢以及疫情的多重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冷鏈行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市場規模正在快速膨脹。
正如孟峰所言,國內相關政策也持續加碼,以及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給冷鏈物流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過去幾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基本保持著20%的增速,到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達4850億元左右。
地利則可理解為母公司的支持。“冷鏈是中通集團的戰略部署。起步伊始,從資金到資源,得到了集團總部、各生態板塊和各省管理中心的全力支持,特別是快遞、快運、云倉加盟商的加入,有效地實現了網絡的完整度,特別是一些非產糧區。”孟峰告訴《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這一支持極大鼓勵了冷鏈行業里的加盟商的加盟熱情。
此外,中通冷鏈在布網過程中,除了快遞、快運加盟商外,諸如廣州拓領、武漢凱瑞、青島鴻基鑫等冷鏈小強龍的加盟,快速提升了網絡覆蓋度,這一點無疑就是人和。
不過,客戶資源、資金實力、行業經驗和品牌知名度,不是中通冷鏈選擇加盟商的首要條件,他們更加注重合作伙伴對中通冷鏈“同建共享、信任責任、堅持卓越”文化的理解和認同,且要具有創業創新精神、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和互聯網思維。“大家愿意脫下各式各樣的鞋子,同建一張網、共走一條路。對的人在一起做對的事,就可以很快。”孟峰強調。
對于招募加盟對象,中通冷鏈將其分為兩類:一是當地冷鏈物流企業,二是中通的快遞、快運、云倉加盟商。孟峰解釋說,“前者懂冷鏈,懂市場;后者懂加盟網絡,懂組織運行。從網絡整體來看,二者形成比較好的互補。”
然而,同一加盟商經營兩種甚至兩種以上的業務,彼此之間會否互相“干擾”?對此,孟峰表示,中通快遞、快運和云倉的網點加盟做冷鏈,首先是因為對中通品牌的信任,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和對組織運行的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一種企業文化的邊際效應,可以事半功倍的進入一個新組織,開展一個新業務。
第二,冷鏈和快遞、快運、云倉,在客戶資源上有一定的重合性,這是市場資源的邊際效應。
第三,冷鏈業務是有一定的資金門檻和管理能力的,中通快遞、快運、云倉加盟商具備這樣的實力。
第四,從總部到各省管理中心,中通冷鏈都建立了完善的共享機制和培訓機制,可以幫助來自中通快遞、快運和云倉的加盟商,更快地掌握冷鏈業務的開拓和運營管理。
02
籌備多年,謀定而后動
與驚人布網速度相比,中通冷鏈籌備時間顯得有些漫長。5年前推出“優鮮達”布局冷鏈表明,中通很早就看到了國內冷鏈市場的發展空間,但直到去年9月才首次公開亮相,今年4月才開啟招募加盟工作。
“中通集團基于快遞主業不斷做大做強所形成的全方位資源優勢,逐步發展出了‘一體九翼’的產業生態,從規模優勢逐步打造生態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嚴謹、務實是我們一貫的態度。”孟峰解釋說,“冷鏈是一個完全不同于快遞的領域,需要抱以足夠的敬畏心、學習態度和創新意識去面對。我們的提前布局,換個角度講是用實操的方式來學習這個行業、了解這個行業。”
中通在冷鏈物流市場布局謹慎是有原因的。國內冷鏈物流市場空間雖巨大,但是仍以區域性的中小企業為主,全網冷鏈物流企業并不多。在孟峰看來,這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造成的:
從需求角度來講,傳統多級分銷流通模式,客觀上造成了冷鏈供給的分段、散亂、區域性、小規模等特點,冷鏈物流企業在整個供應鏈中,價值創造是有限的,造成冷鏈物流企業缺乏話語權,利潤空間被無限壓制,缺乏擴大再生產的能力,這樣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從供給角度來看,冷鏈物流本身就是資本、管理、技術、人才門檻比較高的行業,一家公司以一己之力,能夠真正完成對全國冷鏈網絡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難度是非常大的。不是做不到,但是需要一個非常健全的政策環境、健康的市場環境和一個相當長的循序漸進的建設周期。
2020年在各種外部因素推動下,國內冷鏈物流市場走到總量爆發、結構升級的歷史時期,中通集團決定把冷鏈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舉措之一,專門成立了中通冷鏈,全面系統性地開展冷鏈業務。
孟峰告訴《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中通冷鏈團隊又經歷了三個季度的深度調研、大量分析、反復論證和理性規劃,試圖找到能夠滿足中國生鮮流通變革和市場需求的,解決中國冷鏈散、小、雜、亂的深層次矛盾的,同時又是能夠發揮我們中通優勢的發展道路,最終確定了“做中國最大的冷鏈物流網絡平臺企業”這一戰略方向。
03
網絡布局要因“企”制宜
布局全國冷鏈物流網絡,與順豐冷鏈的“直營+收購”、京東冷鏈的“自營骨干網+合伙人”模式不同,中通冷鏈采用了“中心直營+末端加盟”模式。
“冷鏈物流網絡化是行業內外的共識。”孟峰指出,“不過,在網絡化的實現模式上,中通冷鏈一定要發揮擅長的加盟模式,同時考慮到冷鏈業務的特殊性。因此,我們是在中通快遞加盟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設計了‘中心直營+末端加盟’的組織模式。而組織模式的創新和變革,是冷鏈物流行業升級的根本出路。”
孟峰進一步表示,中通冷鏈通過“統一品牌、統一服務、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的運營模式,在“同建共享、信任責任、堅持卓越”的價值觀指導下,能夠最大限度地帶動全社會的資金和資源,解決冷鏈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問題、全鏈路標準統一問題,實現市場全域化和全產品綜合服務的需求。
然而,有觀點認為,加盟制快遞公司對末端網絡和服務品質把控相對薄弱,這與生鮮產品高品質快遞服務是矛盾的。孟峰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快遞作為一種服務性產業,講絕對的好或不好是有局限性的,而是一個相對概念,即性價比概念。不同類型公司的服務對象不對,商業定位不同,所以產生的是不同的服務產品。”
孟峰表示,無論是快遞還是冷鏈,中通要做的是從客戶需求出發,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來建立自己的企業標準,并落實在運營管理中。具體來說有四方面要點:
一是定位于倉干配一體化的全國網絡,本身是實現冷鏈全程不斷鏈的根本保障;
二是總部將持續加大冷鏈基地、干支線冷藏運輸車隊和全程信息化投入,是保證服務品質的基礎設施保障;
三是“統一品牌、統一服務、統一管理、統一結算”是保證冷鏈服務品質的運營保障;
四是在這些物質基礎之上,中通冷鏈秉持“用冷鏈為人民服務”的使命,這是保證服務品質的文化保障。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9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78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3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