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高鑫零售發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五個月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高鑫零售收入288.48億元,同比下降8.49%;經營利潤10.93億元,同比下降49%;凈利潤7億元,同比下降49.6%。
股價方面,5月11日,高鑫零售股價低開,最終收跌7.86%,報6.33港元/股,總市值超600億元。
截止2021年一季度,高鑫零售共擁有490家大賣場(大潤發、歐尚等),以及6家中型超市(中潤發、大潤發Super等)。
與此同時,本季度高鑫零售新開10家大賣場、3家中型超市及32家小型超市,而報告期內高鑫零售關閉了三家華東門店。
線上化層面,作為阿里的控股公司之一,高鑫零售在一季度持續深化“到家”業務。
報告期內,高鑫零售“一小時達”業務的店日均單量接近1100單,同比增長超40%;與此同時,高鑫零售將與淘鮮達、餓了么等平臺深入合作,增加對B2C業務的投入。
此外,在阿里“大樹”之下,高鑫零售也相繼推出小店品牌“飛牛便利”、送貨上門服務“歐尚到家”,逐步接入阿里的云計算、配送能力,以及整個新零售體系。
不過,即使背靠阿里,高鑫零售也難逃一季度商超股的整體頹勢:
永輝超市Q1收入263.34億元,同比下降9.99%;歸母凈利潤2332萬元,同比下降98.51%;
家家悅Q1收入47.15億元,同比下降4.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8億元,同比下降27.22%;
紅旗連鎖Q1營收22.6億元,同比下降3.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同比下降13.27%;
三江購物Q1營收43億元,同比下降8.08%;凈利潤達1.22億元,同比下降23.77%……
商超股業績顯現頹勢,除Q1淡季的影響因素外,“狂飆突進”的社區團購已經打到商超企業的家門口,生鮮電商也在瓜分商超的市場蛋糕。
實際上,高鑫零售也已入局社區團購賽道,包括與菜鳥驛站合作社區團購業務“驛發購”、大潤發在2019年推出社區團購平臺“飛牛拼團”。
但相比于互聯網巨頭的“閃電戰”之勢,高鑫零售的社區團購業務還處在“邊緣嘗試”階段。
四面楚歌下,高鑫零售該“何去何從”?
財報發布后,高鑫零售宣布原CEO黃明端辭任,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原阿里零售通負責人林小海接任高鑫零售CEO。
新帥上任,高鑫零售能否有所作為?包括深入線上化業務,以及能否抵擋社區團購的沖擊?一道道難題依舊待解。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6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9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7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4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4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9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6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