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物流車的銷量是多了還是少了?少了。
2020年路上行駛的新能源物流車是多了還是少了?多了!
今年,新能源物流車行業的朋友們都很難。但在2020年整體悲慘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難得不算突出。因此,我們在年底和各行各業的朋友聚餐比慘時,勝算不大。
好了,不扯這些有的沒的。這篇文章是給各位打雞血的,我們來實打實地看看我們這個行業都有哪些利好,會引來哪些變化?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而言,產品成本降低都是最大的利好。對于新能源物流車行業而言,不論是路權政策還是財政補貼,都遠不如車價實打實的降低更有意義。2017年,一輛微面的真實售價是15萬左右。
(售價約6萬,國補加地補將近9萬),而在2020年,一輛微面的真實售價大約在8.5萬(補貼只有小幾千元),三年時間成本下降了幾乎一半。
而成本下降之余,質量的提升也是十分明顯。目前的新能源物流車,三電已經很少出問題。而隨著頭部企業的固化,淘汰了一些低水平車企,各種小問題也越來越少,售后保障能力也在提升。
造車成本不僅已經下降,而且還會繼續下降。2020年的新能源物流車銷量大約為5萬輛(預測),而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新能源物流車的銷量會達到50萬輛。10倍的規模必將帶來造車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這種規模化完全是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化所帶來的,和之前由補貼帶來的銷量有本質的區別。
明明成本下降了,那為什么今年的銷量還一蹶不振呢?因為終端用戶還沒有嘗到降價的甜頭,過去的降的都是補貼部分,在終端車價甚至還微漲。
現在降到了一個關鍵點,補貼幾乎為零,再降就能降到終端售價里面去。對于市場而言,降價才剛剛開始。其實在今年就有車企主動下調終端售價,一邊被友商強烈譴責,一邊收獲市場用戶的掌聲。
(部分社區團購平臺 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新零售的一部分,社區電商已經火到被人民日報點評。如果你微信里沒有兩個或以上不同平臺的團長,那要么是不關心糧食和蔬菜,要么是住的太偏。
請留意這里提到的團長,這是社區電商的基本計量單位。每個團長代表著一個小區或者一個小片區,而一個平臺每增加10~15個團長,就會增加一個用車需求。
而按目前社區電商平臺的數量和團長的增加速度,每天都會增加上千個用車需求。并且明年這一增長速度會更快。
而除了社區電商外,入局新零售的巨頭們也正在拼命開設社區門店和前置倉。而每增加1~2個社區門店,會帶來1個用車需求;每增加一個前置倉,會帶來1個以上用車需求。而目前各大平臺才剛剛找到感覺,開店速度將會在明年達到頂峰。
可以肯定的是,新零售的繁榮必然帶來城配物流的繁榮。但我們從一些有對接新零售平臺用車需求經驗的相關人士中了解到,這些平臺需要的是車和司機一體的運力,而不是單純的購買車輛。車輛提供商們應該開始考慮,如何變身運力提供商。
新零售是什么?簡單點說就是把過去菜市場、商場撕碎,放在各個小區周邊。本質上是線下零售行業的瘋狂內卷。
對于城配行業而言,新零售會帶來更多的用車需求,但不會那么多。因此,新能源物流車行業的朋友們,抓住機遇的同時還要警惕風險。現在有幾十個平臺打得熱火朝天,趁此抓住機遇,進行業務創新。在潮水退去之前,把別人的褲子扒了。
目前,市場上存在著多個年份的車輛。其中17年及以前的車性能差,但依靠極低的價格一直在擾亂市場。但三年過去了,這些車已經命不久矣。
而隨著舊車越來越少,新車的質量越來越好,用戶對于新能源物流車的質量顧慮也越來越少。在電車資源最近的用戶調研里,司機的抱怨主要是目前的貨源不足,他們對車子的關注越來越低,說明目前車輛質量比較可靠,不需要用戶額外操心。
而用戶的信心除了來自車輛質量的提高外,充電越來越方便也是提升其信心的原因之一。隨著新基建力度的加大,充電站數量不斷增加,充電越來越方便。
以廣深為核心的大灣區為例,城區基本上5公里范圍就有一個充電站,服務區充電樁也開始普及。新能源物流車跑跨城訂單已經十分常見,并且因為存在油電差,新能源物流車反而比油車有優勢。
上述幾個利好都來自市場,在過去新能源物流車更多依靠國家、地方的關照。而現在正在逐漸市場化,也只有市場化我們這個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生存和增長。
當然,在2021年還會繼續有許多政策、路權、財政以及規劃上的支持。新車的銷量、行業的生命力都會緩緩提升。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8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4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