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來的疫情讓行業在短時間內進入了暫定,一場多行業的更迭在后疫情拉開序幕、在經歷了短暫的封閉期后、物流行業又再次展現了頑強、不屈不撓、堅韌的性格、快速的恢復,快速實現復工復產,快速的實現市場的激蕩起伏。
縱觀公路物流的過往發展,我們會驚喜的發現,物流行業在經歷了四個高速發展階段后,一場正以組織為核心的變革迎面撲來,圍繞物流本質、延伸物流價值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今天行業的主旋律。
曾經造就諸多神話故事的公路物流行業1.0時代,核心在于滿足最基本的運輸需求和滿足高速發展流通批發要求,業務和質量的主要關注點在于基本的成本、網絡與丟失損毀風險把控,1.0時代只是作為生存的一種方式,間接助力跨省流通,專線與個體快速崛起,神話拉開序幕,傳統的積累開始。
在公路物流行業2.0時代,那是一個曾經跑馬圈地、野蠻發展的最佳時期,會發現行業逐漸從關注單純的基礎服務支持逐步向用戶體驗升級、產品從零擔到高端雛形升級、產品開始有了新的理念,從標準定日達到精準卡航,產品的理念開始不斷深入,網絡布局、門店布局、車線布局逐漸成為公路物流行業的衡量核心指標,直營性開始爆發式崛起,諸侯崛起。
跌宕起伏并舉當屬公路物流行業3.0時代,這是一個向效率改造,要價值的時期。在經歷了短暫的低迷期,物流再次成為現代服務業中“體驗經濟”的核心組成之一,同時伴隨著資本高速融入與助力、直接助力平臺經濟漸漸崛起、基礎設施從成本、時效、安全,不斷完善到商業模式創新,一批有質量的企業迎來外資與資本的青睞,共享利益,發揮價值成為主流,加盟崛起,快遞隨著電商一路崛起,傳統零擔物流壓力驟然增大,開始出現陸續的撤資與并購整合。
引領行業從物流到科技轉換的重要變革時期當屬公路物流行業4.0時代,技術要素作為物流新的生產力工具成為引領核心,當技術升級與行業場景實現深度融合,物流場景技術化成為改變行業競爭格局與提升競爭力的手段之一,一大批物流企業成為核心技術企業。傳統生產組織和用戶服務方式隨著技術升級也在漸漸發生變化,科技以及新基建、5G技術將持續推進物流企業核心商業模式創新,跨界、融合、共享已經當下的核心,經歷一個整合期后,漸漸崛起,頭部企業開始快速集中,快遞行業的頭部企業占據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3%,基本一統江湖。
按照2019年行業相關組織的數據,不難看出公路物流的底盤市場足夠大,相對快遞的頭部接近83%的集中度相比(數據來源中國郵政2019數據統計),公路物流相差太遠,目前公路物流前十名的市場集中的占比行業總10%不到,行業底盤業務依然高速發展,依然穩固。
行業在經歷此次疫情后,行業重啟,部分底盤企業相繼出現負面,行業發生了不少不愿意看到企業危機,甚至有些企業在發展中慢慢的退出了歷史,有些曾經是行業的甚至區域的知名企業,疫情考驗企業的經營能力,尤其是現金流,在大的行業持續良性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行業兩極分化的嚴重性。
物流行業競爭越發激烈,領先企業優勢繼續擴大,新主體、新模式不斷涌現。持續不斷的價格戰不斷抬升行業的規模壁壘以及標準化服務的水平線,后疫情每一場較量都是實力的比拼,部分企業尤其是第二梯隊和部分區域企業由于與頭部企業的規模差距越拉越大,規模效應明顯弱于頭部企業,導致其成本線難以跟上行業價格線的平均,導致增速降低速度,業績出現虧損,同時其服務時效也無法與頭部企業相抗衡,時效已經成為一種核心產品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同時諸多跨界而來的快遞企業以及平臺企業,導致許多企業陸續退出行業競爭。具體表現為三方面:
一是一線快遞企業群雄逐鹿,完成快速資本化,快速下沉,完成快運模塊布局,尤其以順豐、中通、京東為核心的一線企業發揮企業核心優勢,快速在供應鏈、合同物流、云倉等實現快速增量與傳統公路物流企業形成頂角之勢,取得先機。
二是部分公路物流中二、三線企業尤其是區域快運,區域零擔企業在夾層中受到嚴重沖擊,屬于上下共同擠壓的態勢,生存空間受到壓縮,部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陸續被淘汰出局或是快速實現資產與屬性的并購,陸續退出競爭舞臺。
三是平臺型企業加強對快運、零擔物流領域的滲透介入,以新組織、新載體、相對緊密模式進入的平臺企業成為行業競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尤其是當互聯網+以及安能、壹米滴答一戰成名、更是為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隨著C端的快速崛起,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為公路物流行業間接帶來了新的機會與挑戰,我們正在驚喜的看到享受電商紅利的快遞企業正在從單一的快遞服務到快遞產品的創新發展,尤其是在供應鏈的延伸上,為公路物流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和憂患。
公路物流企業相對在產品融合較為簡單,前端、后端的產品加上運輸的組織方式相對單一,部分B端企業客戶的要求更加的簡單暴力,只要價格足夠的震撼,同時我們也陸續看到在快遞出現的運營組織方式,為激活活力帶來了新的崛起,雖然很多時候,新組織方式對于下游不是十分情愿。
但是隨著市場的趨勢正在陸續接受,在存量市場中的PK以產品+成本,在增量市場中PK以多元化組合+體驗為核心,市場的前景依舊廣闊,前提是因為公路物流的市場體量足夠的大,快遞的市場頭部企業在存量市場中的份額支持5-6家企業進行直接的PK,增量電商更加的多元,導致快遞企業也要隨之改變。
快遞有市值2000億元的企業,快運、零擔物流目前的百億市值企業還是稀缺,高毛利的更是少之又少。
技術應用場景從發散轉為聚焦,伴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和對作業效率的需求不斷加大,技術革新步伐愈發加快,從研發到應用時長不斷縮短,研發應用領域從盲目到聚焦。
5G、IoT、AR、無人駕駛等技術應用,全場景應用加快,尤其是運輸、分揀、倉儲、系統平臺、投遞等領域,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技術加快物流科技產品更迭,在物流場景中紛紛落地實現應用。如:中外運敦豪國內首個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百度全球首次自動駕駛物流閉環,蘇寧物流無人配送車“5G 臥龍”,G7智能掛車“數字貨艙”V9 版與G7貨運可視化新工具“云掛大屏”,中寰商用車虛擬副駕駛“智能副駕”、嬴徹科技的商用車落地實驗等,都是在技術上間接助力物流行業快速更迭,技術已經成為行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天物流信息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最低配置,經歷了一個短暫的技術迷茫期后,行業更加的聚焦,信息化是體現企業數字化前提,技術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智能與技術的運用已經貫穿物流行業始終。
從過往的2019年看物流行業融資,物流行業依舊是不錯的選擇體,依舊是資本高度關注的細分領域之一,包括針對已經完成證券化的企業二級市場,從物流屬性與領域上看,智慧物流、同城配送、合同物流、快遞物流、物流倉儲、車貨匹配、跨境物流和貨運代理八個領域是最被國內資本市場認可的戰場與載體,2019年看同城配送和合同物流最熱門,此外快運領域的融資也較為樂觀。從已經發生的投資數量看,公路物流板塊主體依舊活躍,優質資源依舊是行業的香餑餑。
備注:數據來源中國郵政年度數據
資本在一個側面助力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行業的屬性,增加了行業的競爭力的同時增加了行業的關注度,更大程度的提升了行業的壁壘。
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的核心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網絡布局,取決于末端門店布局,今天我們依然會發現末端服務的短板與末端產出的矛盾依舊,末端在很多組織中予以的解釋依然是以出貨為主要目的,服務依舊次之。
同時今天區域與城市的末端依舊是行業的最大問題,即使加盟門店超過幾萬家的行業大牛,大部分的核心末端還是在相對經濟發達區域的加密加盟,核心在于出貨,物流末端服務布局是強調服務體驗的關鍵,但是末端服務的體驗是以成本為代價的,導致在末端的服務上爭議不斷,同時末端的厚度決定了前端的競爭。
今天我們看到很多的模式依靠大數據沉淀、采取模式迭代升級,建立數據化的配送模型,實現智能調配人、車、貨、場的物流資源集聚,將模式沉淀開放,賦能給新零售,新通道,其核心本質還是末端能力與末端成本的差,每一個主體一個末端。
在今天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快遞末端就是冰冷的快遞柜風雨無阻的站立在那里,更多的三四線城市的末端是不是還是每一個主體每一個末端,其實從菜鳥的布局溪鳥看,共享已經成為電商在三四線布局的一個核心載體,但是物流行業的前端,是核心的無限競爭力,末端的共享價值依舊未能實現集聚,配送成本價值已經成為制約服務的核心問題。
疫情后期快遞行業首先迎來新一輪增長期,受益于疫情期間消費者對線上消費的依賴增強,下沉市場滲透加速,快遞需求將保持比往年更高的增速,尤其是網紅經濟、直播帶貨,部分快遞創始人親自上陣,給自身企業帶貨直播,同時扶貧經濟等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快速的單量提升。
同時在不斷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會會看到快遞企業在資產的投入上加大,并且速度越來越快,受控的資源屬性開始陸續以自建+共建為主,外包比例在下降,一方面是受控成本,另外一方面是以質量為衡量標準,同時資產屬性自建后的政策性優惠+生態才是真正驅動力,快遞的改革給物流行業帶來了一次敲鐘,物流企業也開始陸續實現資產的不斷投入,開始自建,導致部分社會化資產出現流通效率低,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相反快遞的直播帶貨在物流行業卻是少之又少,看來學習能力相對還是快遞企業要技高一籌。
行業開始出現強大的綜合服務商,真正的一站式服務平臺,以零散小件為主,向快運、即時遞送、供應鏈、冷鏈、醫藥等多元業務發展轉型,服務制造業等供應鏈業務,綜合服務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大批量、工廠直客貨源的比例進一步提升。
伴隨著行業的快速更迭,物流行業的挑戰也隨之而來,不僅僅生存的考驗更多的思考是行業的未來,企業的未來,從業者的未來,公路物流承載著太多人的夢想,這是一個真正的最好與真正的最壞時期,后疫情的不確定性,讓一切都變得難以定義,唯有高速發展,不斷壯大,才是硬道理,口袋有糧,心中不慌。
物流行業的競爭在后疫情的前半段屬于赤裸裸的全面的拼刺刀,中段相對溫和,后段開始PK余糧,整體而言表面看似和諧的物流,其實早已經是暗流涌動,暗礁淺灘不斷涌現。
行業的競爭格局三分天下有其一一直未曾改變,公路物流的格局足以容下今天市場上的所有競爭伙伴,就看誰能脫韁而出,成為佼佼者,昔日的公路物流老大而今隨著產品升級已經不再一路絕塵,公路物流的可變性和從業者模式之分散,一切都在變數中產生,生態演變的慘烈性還未到達,暴風驟雨還未到來,后疫情時代的市場競爭惡化將會持續。
有人說公路物流只要價格低,就會有客戶,就像義烏、臨沂能夠刷新對于價格低的最高理念與認知。固然2B客戶對于價格敏感度相對高,但是服務體驗伴隨著這幾年的物流高速發展,也開始出現體驗分化,有人說今天的物流服務是電商快遞催生的,節點意識、透明化的、可視化的管理流程,讓公路物流也需要去不斷的優化和提升自身的服務體驗于技術投入,同時高質量的運營在今天迎來了真正的契機,成本的競爭就是運營的PK、服務的坦言就是運營能力的PK,沒有穩定的運營一切都是空談。
“服務”在今天不再是一個空洞的話題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體驗存在的,高質量的運營是服務的保障,更是競爭的保障,服務與質量與運營三者是一個矛盾的共同體,伴隨著這幾年末端的覺醒,我們每年都能看到中國郵政主管部門發布的投訴受理相關數據,我們也能看到投訴率與增量的關系,這是一個行業新的變化,末端消費者不再沉默,要求與需求已經成為改變行業的驅動力,物流行業是更是如此,其實在物流2.0時代物流企業就推出了免費上門提送貨服務,不能不說早期的服務意識還是較為濃厚的,而且絕對是當時的一把競爭利器。
以快遞,快運、整車、運力為核心的物流層級將不斷被加厚、以冷鏈、技術服務、數字服務等核心場景都將加速孵化壯大,倉配一體模式繼續持續加大布局,三四線城市及鄉鎮農村等下沉市場發展將持續加快。服務領域將快速逐步細分、服務主體之間同類整合、服務網絡集約共享將進入一個新的常態。
總的來看,新的增長點由物流模式衍生,其中的供應鏈服務具備超強衍生潛力,下沉市場仍然是物流行業快速增量的重要來源。網絡布局依舊核心競爭力,目前縣鎮及鄉村開發潛力巨大,以 3C、家電行業為例就至少有 40%的份額集中在縣鎮,挖掘空間巨大,當下快遞成為核心下鄉主導,公路物流在下沉市場布局存在一定難度,需搶占先機,核心由于縣鄉鎮等下沉存在人口密度小、服務范圍大、配送成本高等特點,物流入局困難,布局時間長,因此誰可搶占先機,優先布局,誰就具有更大的話語權。
蘇寧,京東,阿里“千村萬縣”等都是為下沉市場量身打造,都是為快遞入村做好了十足鋪墊。各企業在流量增量獲取和未來市場潛力上的爭奪將會更加激烈,物流企業需加快下沉市場布局,共享下沉紅利。
江山代代有人出,物流行業這些年的前仆后繼,模式、組織層出不窮,沒有對錯,邁出這一步很重要,只要邁出去就是勝者。
公路行業一直以來都被冠以“散小亂差”“非標運輸、超載超限”“組織守舊、不知變革”“水里有坑、坑有釘”長期處于產業鏈的下游,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缺少核心話語權,逐漸養成了物流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默默用勞動捍衛自己生存的尊嚴。
這幾年隨著互聯網+物流以及技術更迭,更多的新組織、新模式不斷涌現、物流人逐漸開始打開心扉,迎接新的挑戰。逐漸開始以抱團取暖、以志同道合為前提的集聚、組織模式平臺化、以利他、聚能為核心的載體不斷涌現,物流行業迎來一輪新的血液加入。
公路物流市場的格局曾經在很多文字中有描述,這是一個三角形的組織結構圖,處于底座的是龐大的物流行業組織,但是不大,不強、分散、同時又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單打獨斗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天講究的是兵團作戰、組織體系作戰、個人能力需要在一個合適的舞臺上進行展示發揮。
不要去打擊任何一個組織的出現,更不要去任意貶低任何組織的變革,其實能夠勇敢的走到前面來講述本身就夠了,物流行業的市場容得下更多的組織來暢游,就怕能力不足,不能持續長久。倒下的是經驗是積累,為了下一個崛起填平前進的坑。
公路物流是一門大生意,更是一個容得下千萬組織的市場,驗證自身不俗的只有能力,在這個多變的時代,一起感受后疫情時代下的物流變革。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3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5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0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4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5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23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4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