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常識告訴我們,要說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
這種說明技巧,叫分類。
分類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時事物的特征、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明。
產品就是我們供應鏈研究的最重要事物,要想說清楚產品,我們也需求對它進行分類。
1.將產品的銷量按從大到小降序排列;
2.對于銷量占比前80%的產品,稱為A類產品;
3.往后銷量占比15%,也就是銷量占比80%-95%的產品,稱為B類產品;
4.最后面銷量的5%,也就是銷量占比95%-100%的產品,注意包括沒有銷量但是正常銷售的產品,稱為C類產品。
5.一般的,產品的ABC類分析,符合傳統意義上的二八法則,即A類產品的個數大約只占總產品數量的20%左右。
1.平穩產品
2.下降產品
3.上升產品
4.季節性產品(對明顯有季節性規律的產品一般來說單列)
1.平穩產品
2.波動產品
按客戶數,也就是通銷程度:可以定義每個產品供應多少個客戶數量。客戶數越多,一般來說波動越小,庫存風險越低。
根據上面幾個維度對產品進行分類,我們大體知道了各個產品的基本特征,相應就可以設定其生產策略,以指導生產計劃編制。
1.滿產產品:A類的成熟或上升趨勢的產品,如專屬產能設備利用率過高,我們一般定義為滿產產品,這類產品因為專屬設備、工裝產能緊張,未來供不應求,并且產品的方向也不錯,庫存無風險。為了抓住更多的銷售機會,當前需要充分發揮其產能即使沒有訂單也需要滿負荷生產;
2.常規生產產品:對于其他成熟或上升趨勢的產品,我們可以定義為常規生產的產品。這類產品,我們除了要滿足在手訂單、確認需求計劃外,還要滿足一定的安全庫存;
3.按確認需求生產產品:對于下降趨勢,或季節性產品,我們一般按客戶確認需求生產,不額外建立安全庫存。
根據產品分類和生產策略,我們相應要對每個產品制定其庫存策略。
如沒有很好的對產品分類,那產品對我們供應鏈人來說就是“搞不懂的”“變幻莫測的”“無法把握的”。
如能結合產品的特征,設定簡單明了的分類策略,對其分門別類,那產品就一下子“溫順了”“可愛了”!您在把握需求、安排生產、指導采購時就會手中有貨、心里有底。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7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2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