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羅戈網主辦的以“數字升維,聚鏈成網”為主題的2019第三屆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以下為科箭蘭鵬的演講實錄:
這張圖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很多行業中物流企業都在謀求業務升級和轉型,這里面物流的服務主要會分為幾大塊:第一塊就是基礎的物流服務,快件、快遞、零擔等等,已經形成了很多大型的企業,在橫向多元化的發展。同時,另外一塊就是合同物流,在整個環節當中,有不同行業的合同的客戶,而這些客戶對應的也會需要我們去提供相應的合同物流對應的一些解決方案。同時再往上升的話就是剛才沈總說的,做的是整個汽車行業供應鏈的解決方案,其實這個就更縱向發展的話,給我們企業也好,給我們本身自身帶來的價值也就更加的高。
基于這一點,科箭站在為我們對于物流企業的理解來說,希望最終企業的轉型滿足我們各行業的一些需求,同時來提供我們專業的服務能力。這些服務的話,其實在合同物流里面有很多的分類,比如說零售、消費零售行業、電商,追求的是小批量、快速、高頻度、高時效的一些運送。消費品行業里面全渠道、所有業務配送的增長需求很快,管理復雜度很高。生鮮食品行業對我們的一些溫控、冷鏈運輸的需求很高,這些都對我們合同物流企業提出很多的要求。比如說在醫藥行業,有專業化的物流,他有自己一些準入的標準,醫藥合規的一些監控,這些對于物流企業的系統來說都有很大的要求。汽車行業的入場、出場、備件、整車等等,這些物流的運輸倉儲、物流配送,到主機廠,供應商庫存的管理等等,都提供了網絡覆蓋的要求,對信息化的系統要求也很高。比如說還有一些3C電子,一些做電子類交付的,要涉及到相應的快速的響應。做一些運輸條件,比如說安全性、時效性都有更多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行業,比如的危化品,大件運輸等等,這些行業是更多的一些專業化的物流領域,它有很多個性化的需求,這些需求對運輸安全,對于大宗、大件貨物的管理來說,它也是有對應的很多不同的要求。
基于這些要求來說,科箭希望通過我們整體的解決方案,看到在我們針對不同的業務行業里面,發生的一個挑戰。比如通過云計算為我們客戶的需求做快速的響應,這個就是借助于我們現在提供的供應鏈執行的云平臺。然后對于在物流中產生的數據,比如監控數據、客戶業務數據、運輸過程數據,這些大數據做分析,通過供應鏈控制塔去做整合優化,為業務提供精準的預測。同時通過移動社交的手段,比如說APP、微信、釘釘等等這些應用,連接我們上下游的客戶、貨主、供應商、承運商,達到高效的協同,減少溝通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我們也借助于物聯網、互聯網的平臺來做相應的集成,比如說可以跟倉儲的智能設備、門禁系統、監控設備、溫控設備、傳感器設備做相應的一些自動化的采集,流程的自動化,能夠提高我們的效率,而同時降低成本。基于這個,科箭融合云計算,還有移動、社交、大數據以及消費品等,提供了一體化的平臺。
我們從原來也是做傳統軟件的,之前也是做項目的交付,然后我們在2015年也推出了這個新一代基于云架構設計的產品,來支撐現在去做我們的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社交、IOT等物聯網的應用,這個地方我們云的平臺是建在我們IaaS上面的,還有一些相應的華為云、微軟云、亞馬遜云等等可以做私有化云的部署。同時在PAAS層,基于科箭Power SCM Cloud微服務架構,來滿足供應鏈執行層面不同的服務。比如,我們在企業服務里面有SaaS相應的一些應用,這些應用我們主要提供了三朵云:第一,訂單管理云,訂單管理做全渠道訂單的接入,我們有對應的訂單中心、庫存中心、調度中心、結算中心。通過訂單去做相應的業務驅動,到對應的倉儲做相應的出入庫的管理,到運輸環節做相應訂單的計劃、調度、執行、結算,這些是通過我們做這些行業里面的一些積累來去滿足我們不同行業的客戶的要求。
在我們右邊可以看到,通過Open API的方式連接到上下游不同貨主不同的系統,比如說我們的ERP系統等等,會通過Open API去做連接,打通上下游的環節,同時也會跟智能物流設備進行集成,比如說倉庫里面的立庫設備、分撿設備、傳輸帶等等,這些設備集成之后在我們的倉儲應用中做相應的連接之后來提高自動化的操作效率。同時,通過APP的應用去連接上下游的供應商,同時平臺也集成了我們一些地圖的應用,像GPS、北斗設備等等,這些設備的集成能夠大大降低我們整個物流企業他去跟外部的系統做集成的投入。我們已經預測好了相關的一些硬件的接口在這邊,只要做一個配置,申請賬號做一個配置就可以直接來使用了。同時還有一些物聯網相關的一些設備,比如說在我們的汽配行業里面,跟我們的承運商,跟我們的車輛做綁定之后,自動的做一些車輛的入廠、出廠的識別。同時在最上面,我們基于供應鏈執行涉及到很多執行操作的數據做采集之后,我們也可以基于我們的業務數據、歷史的數據,做相應的一些需求的預測,優化的一些分析。同時在執行過程中我們有對應的一些消息、預警的提醒,去滿足我們在提前,在事中就會發現一些問題,而不是在事后做一些處理。另外輸出一些數據的大屏還有管理的分區,來支撐管理層的決策。
訂單管理云驅動整個供應鏈協同
所以這里面就會推出了一個訂單管理云,做全渠道訂單的統籌,來驅動我們整個供應鏈的協同,可以看到,在我們的全渠道訂單里面,我們的移動端、網頁端、社交端、客服中心、ERP或者上游的其它外延系統,通過OMS的訂單做接入,在訂單池里做一些相應的處理。比如說我們的訂單的接入,訂單的執行監控,形成我們相應的一些采購的計劃,補貨的計劃等等。有些全局庫存的管理,比如說我們有客戶有很多的云倉,在一個平臺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庫存,來做一些相應的預測等等,通過訂單管理驅動倉儲執行。也提供了供應鏈協同的一個平臺,比如供應商可以做到貨的計劃、送貨的計劃,可以打印標簽,來查詢他的庫存,來做一些送貨、預約的操作,這樣的話,我們供應商就可以在系統上面做。貨主企業可以登到里邊去看,做一些分析,不需要我們來回去發郵件等等。我們的經銷商、承運商、客戶,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看到整個全渠道訂單的執行情況。有了這些訂單業務數據,我們也提供了一些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一些算法,比如說對客戶采購銷售數據的預測,網絡的優化,庫存的優化,運輸的優化,這些都基于我們供應鏈大數據做的一些分析。所以我們在整個訂單管理系統來說更多的是聚焦于我們整個計劃的協同和物流的準時交付,比如采購計劃的優化、網絡庫存分配、庫存可用性的檢查、全局庫存的可視化、供應商的協同等等。
TMS主要做的我們要實現整個運輸過程全流程的管理。里面會涉及到有對應的客戶、貨主、第三方的物流、承運商、司機等等這些,還有外延的一些貨運平臺,其他的一些監控的設備等等,基于這個信息,我們從四個方面:第一,客戶服務,集成了我們客戶信息所有的運輸相關的訂單,而這些訂單通過我們云的優化、配載的引擎去做相應自動化的優化。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客戶,他的貨主企業只要在系統里面預測好相關的規則之后,系統就可以自動的幫他去做一些計劃、分段運輸的執行選擇最優的承運商,運輸方式,也通過在我們一些城配的一些方面,自動做裝車、路徑的優化選擇,這樣能夠提高我們的效率,擺脫我們原來所做的一些工作。第三,通過網絡的協同,包括微信、移動端、API、物聯網技術設備的集成,能夠把整個運輸過程做到可視化。
最終要回到錢,物流相關的費用。因為合同物流很多跟貨主企業都有緊密的關系,不同的項目有一些不同的計費標準,收費的一些邏輯。這些邏輯我們對應的在系統里面會設計好,比如說快遞有快遞的計價標準,整車有不同車型的一些計費,我們在冷鏈運輸或者在其他的一些大宗運輸,也有它的一些特點。那么這些特點我們基于合同化之后,能夠做自動化的一些結算,然后進行在線的對賬,最終把這個信息就回到我們的財務系統做相應的一些實收、實付,把整個環節都打通。這里面也舉了一個場景,TMS根據貨主企業來做相應運輸方的推薦,就是說我們的貨主有對應的運輸的需求,(02:38)來了之后,可以在系統里面給他去推薦哪一種運輸方案是最好的。這樣的話來幫助我們的貨主,或者是我們來提供應該哪種運輸方式來做。運輸方式選擇之后我們有對應的訂單做優化配載,會委托給承運商,原來傳統的方式打一個電話或者郵件告訴他我有貨要運,現在給承運商提供了一些協同的工具,可能是網站的操作,或者是一個微信端的應用,他就可以在線的進行接單進行處理,去安排他的車輛,去安排他的司機,或者直接跟我們的承運商系統進行集成,把我們承運商對應的單號等等這些司機的情況,安排的船,貨代的信息等等集成過來,對應我們有安排會做一些相應的預約。比如說可以給承運商過來做提貨的預約、送貨的預約,這樣可以做到相應的一些出入廠的控制,來指導我們做相應的備貨。同時也可以跟倉儲系統做集成,做一些入場和出場的管理,發貨的集成。最終在在途跟蹤環節,可以通過GPS、微信端、APP端,直接去做定位。APP端比如設置三分鐘、五分鐘做一次定位,有些臨時的客戶通過我們的APP去做了。過程當中有效的監控預警,在各個環節提貨、到貨等等都可以設置好相應的時效,這個時效是來考核我們外包的承運商或自有車隊,去設置一些標準,比如說我預計要延誤了,我就會給承運商的管理人員、司機去推送相應的消息,告訴他,我這個東西要延誤了,他可以通過微信、短信、郵件等等不同的方式去推送。最后就是簽收電子回單。最后就是到了應收應付的對賬,比如貨主,每個貨主都有不同的項目不同的收費標準,外包的承運商會給他付不同的費用,通過應付的操作去做相應的在線的對賬,把費用做相應的自動化結算。最后就是輸出統計分析。
另外WMS云,是WMS倉促管理系統,有什么特點呢?第一是全程的條碼方案。在我們沒有自動化硬件,人工作業的方式,建議使用這種條碼的方案,你在所有的收貨、上架、庫存盤點、揀貨、發貨等等不同的環節你都可以做相應的條碼化,做掃描操作,代替了原來在電腦上的操作。另外一塊就是做到快速的實施,就是說我們的系統通過云的架構設計,可以在幫助我們的物流企業,在新拓展業務的時候,比如說我們今天要上線一個倉,過一段時間又有新的倉庫上線,對于系統來說它集成很多模板,能夠快速的做導入,能夠指導倉庫人員實施應用,做到快速的實時交付。我們的貨主企業對我們的操作要求是不一樣的,他有不同的一些使用的習慣,要求字段的顯示、樣式都不一樣,我們通過一些界面自定義的功能,更靈活、更快捷的去支撐我們不同貨主對我們的要求。還有涉及到倉庫APP,可以給我們的貨主企業,我們的倉庫、客戶提供這種開放的移動的平臺,這個APP可以裝在你的手持終端上,手機上,也可以裝在你的平板上,它自動做屏幕的適應,然后就可以做一些相關的不同的操作。
一些場景化的設計最終是要去有應用性。在物流企業里面,對于時效操作的要求是很高的,盡量是要提供方便易用的功能,來為人員去減少復雜的操作。另外一塊,這也是在很多企業里面都會碰到的,就是要做到流程的可配置。比如在一個入庫環節,一個采購入庫要做相應的一些質監,一些碼盤等等這些動作,退貨環節又走另外一些流程,這些流程我們系統里面就設計了一些規則,一些流程的設置來去滿足。比如說這里面入庫管理,其實是采購入庫的流程,這個流程其實有些貨主他不是要求這樣做的,或者是我們操作不是這樣的,我可以把其中的一個收貨、貼標一些環節去掉,這樣的話這個環節還是可以走,出庫環節也一樣,我們的發貨要做波次或者直接揀貨,要不要復核稱重,這些都是根據你業務場景的不同來選擇使用的。在我們的一些制造業,我們的一些零售、電商、分銷等等都有不同的業務的場景,同時系統也提供了預約管理、計費管理、勞動力管理、運輸管理的應用。
總結一下科箭供應鏈云的優勢:第一,新功能是隨時可以享的,就是說我們的產品是免費的更新迭代,只要購買了我們的服務之后,我們的產品就隨著需要一直去更新迭代,我們兩周做一次迭代,客戶個性化需求還是可以滿足。第二,更低的成本,按需按年付費,無需自購服務器,提供公有、私有化的服務方案,如果是公有化,就不需要購買硬件,IT及系統運維人員也可以不需要,我們有專業的團隊。第三,更快回報,無需安裝,快速實施上線,人性化設計,快速上手。第四,敏捷可擴展,傳統意義來說大家可能覺得SaaS的軟件可能不能做定制的,或者說定制的功能很少,其實這個會跟我們在供應鏈軟件里面會有差異。整個來說,比如說我們一個客戶,一個物流企業,要去做一個新的項目,加一個新的倉庫,我們可以快速的去做實施配置切換,通過在云端的優勢,我們不同的人員可以遠程直接訪問系統做相應的一些操作執行,能夠做到快速的實時交互。
案例場景展示
這里面會介紹三個案例,一個是萬緯冷鏈物流的。整個項目來說,背景是通過系統來做智能、高效的訂單處理和信息的推送,與承運商進行緊密的數據和業務的協同,對我們的承運商車輛司機的執行全過程要做監控,做到我們的一些運輸的透明。因為在整個冷鏈環節,對于我們的時效我們的預警、溫濕度的監控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時通過大業務數據的分析,來為我們的承運商的考核,為我們的運力資源的整合,成本的優化提供相應的依據。所以整個項目需求來說,這個項目交付實施的也很快,因為我們產品的成熟度,包括跟客戶的配合,在整個環節對于萬緯冷鏈的整車、零擔運輸、城配的業務需求都做了很多滿足。總部、倉庫的站點,都可以在整個運輸過程做相應的管理。同時也滿足在不同項目上,作為企業物流來說,有很多不同的項目,在下單、計劃、執行和結算其實是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對系統來說要去滿足他,有相應的一些挑戰。
整個上線前可以看到,發貨客戶他的監控是盲區的,沒有辦法做到全鏈條的可視。收貨的客戶發生了突發的情況,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情況,我們的承運商司機在運輸過程當中,承運商能力的考核,做的數據的準確性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我們原來都是事后去補錄。這樣我們通過數據把它采集過來,在途的盲區通過硬件的設備手段來做。通過TMS做到實時、可視。這里面可以提到的一點,有些場景里面,比如在協同方面,我們的一個司機他可能車壞了,或者是有一些要換車,或者是轉到多個承運商來運,我們也提供了多級運輸的解決方案,通過一個掃碼直接把另一個車的信息接到下一個車上去,不需要人工做很多復雜調度修改的操作。
比如說我們看到的這些運輸可視化的展示,這都是系統的一些界面,包括我們在運輸過程中基于我們的運輸可視化的查詢。原來我們做一個運輸位置的跟蹤都是基于車輛的,查一下車在什么位置,而現在這些信息是跟著訂單,跟著我們運輸的任務直接綁定在一起的,這個運輸任務上可以看到GPS的位置,預計什么時候會延誤,預計什么時候會到達,車輛監控的設備是什么設備,它有對應溫濕度的情況有沒有預警,然后會做一些相應自動化的提醒,濕溫的預警,同時我們也給客戶提供對應多應用的場景,包括司機的APP,承運商的APP,管理人員的APP,微信端的一些應用,這些都能夠有效的為我們的物流企業,給我們的貨主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比如說像數據的分析大屏,這是它一些業務分布的圖,不同業務的執行情況,在大屏上面就可以很直接的看得到。然后通過數據控制它,做一些相應的數據提醒分析,為管理層做決策。整個項目來說,我們是快速實施,產品的運輸的安全得到保障,全程可追溯,管理流程優化更加標準化,成本得到優化,不同項目不同的組織人員做獨立運營管理,滿足不同項目需求。實時動態看板,物流指數盡收眼底,承運商KPI考核可控。
另外一個案例是中儲物流的案例,這個案例是一個大宗的。剛才馮雷總講到,我們在大宗物流這塊其實它有很多它的特點,跟特殊的要求。其實這些要求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一個SaaS的平臺它能滿足嗎?這個答案肯定是可以的,因為什么?因為我們已經做了一些相應的交付,也就是說我們的平臺不只是完成一些標準化的交互,也可以做很多個性化的開發。整個平臺是很大的,它可以連接到我們的冶煉廠、物流商、貿易商、制造廠、鐵路、貨代、客戶等等。延伸出來的還可以到海關、金融機構、稅務等等,都是通過我們的供應鏈協同的平臺,我們的一些API對接來做實現的。這里面整個管理上面得到了相應的一些升級。還有一些創新的應用,比如說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車輛進出廠的一些監控、藍牙、電子設備、語音識別、數據的大屏分析展示等等。
這是我們給它交付的一個功能框架圖,比如說我們看到在基礎數據服務、客戶服務、庫存服務、結算服務等等這些,包括在中間用到了OWT三個大的系統,有不同的業務數據,輔助的一些功能,包括在下面入庫、出庫等等這些,其實這些是大宗里面,我們的有色金屬、銅板等等這些操作模式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在中間增加了很多基于大宗的一些不同的操作業務場景,它還是一個版本。比如說我們在入庫環節的調度、卸貨、檢查、驗收、采集等等,這跟傳統的WMS都不一樣,通過我們微服務的架構能夠靈活支撐我們不同的一些物流企業它的一些業務的特點。
另外一個案例就是中遠海運整車物流的案例,也就是說其實整車物流它也有很多它一些特殊的場景,有標準的一些做法。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整車物流環節它從主機廠下線,到我們自己的廠外的倉庫,然后倉庫之間會有一些中轉倉的調撥,中轉倉再送到經銷商,或者直接從我們的倉庫送到我們的經銷商,大部分還是通過多式聯運的方式,公路短駁到到港口,再做水運的運輸或者鐵路運輸,到目的港,在通過公路運輸到經銷商,通過我們的平臺去做相應的整個倉庫的中轉庫的管理,再到運輸每個環節的管理,從主機廠到最后全物流運輸過程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做到全程可追溯。
在我們的水運、船舶、鐵路等領域方面對于計費有不同的要求,這些要求我們是一個訂單能夠全流程的進行滿足。通過我們上線前后有相應的一些對比。原來我們車輛出入庫的信息要手工作的,我們要把它搬到線上,這也是快速交付的一個項目。倉庫運輸之間銜接不上容易出錯,那通過倉配一體的系統整合設計,因為本身系統就已經做到了一個天然的融合。運輸的調度原來很復雜,因為有多式聯運,很多承運商在里邊,通過系統自動做相應的一些配載等。客戶那邊的需求變化也很快,那通過云服務的方式,對客戶的需求做快速的交付響應,提高效率。整個營收應付周期很長,也容易出錯,通過系統自動計費,高效的對賬,減少成本和出錯機會。所以基于整個項目來說,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不同的一些行業應用案例,科箭供應鏈云平臺可以給我們的物流企業帶來不同的一些價值。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28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5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7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3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1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