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關于鄉鎮快遞網點二次收費的問題在網上引起熱議,也得到了國家郵政局的關注,8月15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親自暗訪京津冀地區的9個快遞末端網點,嚴查快遞二次收費問題。
早在7月底,四川消委會就發布了一份《四川省鄉鎮快遞取件二次收費社會監督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四川省絕大多數市州的鄉鎮均不同程度存在取件二次收費現象。
同時,據華商報報道,7月30日,陜西省郵政局已針對快遞末端違規收費等行為,對“通達系”快遞品牌在陜總部進行集體約談。
不只是四川和陜西,湖南某第三方快遞代收公司負責人張偉(化名)對物流指聞表示,就湖南地區來說,百分之80以上的鄉鎮都有收費的現象。
其實,關于快遞違規收費的問題,政府一直在嚴厲打擊,但是卻而屢禁不止?話說回來,如果不收費能生存,誰愿意收取這一兩元錢呢?
鄉村快遞的現狀
1.單量季節性明顯
鄉鎮的季節性不同于城市,城市的快遞爆發往往來于“雙十一”、“618”等電商購物節,而農村更看重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張偉向我們透露“過年最高峰的時候一天有12000票,過完年后一天最低只有4000多票,平均到一個村里不到30票。”這直接導致淡季養不起員工,旺季請不到員工。
而且,隨著快遞專業化程度提升,對快遞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原先找過兼職,但經過幾次的試驗,根本是越幫越忙,有錯分的,有破損的......”
2.四通一達的單價太低
“總部給的價格低,保不住本啊!”張偉說道,具體數據來看,通達系給到末端網點的價格在1元左右,城市和農村都一樣。但是,由于農村地區人口分散、配送線路長,導致派件難度大,單量分散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同樣的單量,如果要保證時效,農村要比城市需要更多的快遞員,網點運營成本高。
“順豐、京東、德邦、唯品會的單子還是可以做到全境派送的,他們能負擔的起派送費,但他們的量卻不大。”
3.“以罰代管”的網點管理方式
“快遞企業的仲裁太偏向客戶了,對于投訴都是先罰款再處理。”6月份的“芒果張”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這也是讓很多快遞員離職的主要原因。
此外,如果因為成本原因,第三方代收公司要撤除一些網點的話,只有先撤掉成本更高的村級網點,那這些偏遠村里面的人要想還有現有這么方便就不可能了,同時因為偏遠網點的關停,同時也會影響到那些不收費品牌的客戶體驗。
如此看來,關于農村快遞違規收費,網點只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從張偉的談話中也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收費的根源在于總部的派費太低,那總部派費低的原因又何在?
對此,快遞老兵“漂泊生涯”在《快遞二次收費的事,幾大快遞公司不應該出來走幾步嘛?》一文中給出了答案。
第一,因為快遞公司沒有完全的市場定價權,前文已經提到,順豐和京東等公司是可以負擔的起派費的。而只有以電商件為主的通達系有這種現象。
在老漂看來,由于通達系的業務大多來源于電商企業,這些年來,快遞的定價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逐漸掌握在大客戶手里(電商企業),快遞公司的議價能力越來越弱。
第二,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快遞公司之間的價格戰不斷,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再低的價格都有人接,你想提價(哪怕是個別地區的),就等于拱手把市場讓給了競爭對手,因為貨主們一定能找到不漲價的快遞公司,所以,快遞公司們不敢輕易漲價,所以,對農村件漲價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第三,從支持和培育農村電商和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國家也不希望農村地區的物流漲價,這個有失和諧。
同樣,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在“2019中國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上,也直擊了問題的根源:
今年以來有的品牌企業下調了5次末端派費,前端資費也在不斷下調。現在有的從東部發到西部的快件每公斤不到2元,能走下去嗎?
一面海水、一面火焰
有意思的是,末端違規收費屢禁不止,但農村快遞單量卻不斷攀升,根據前不久國家郵政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農村快遞業務量超過55億件,增速比城市高近10個百分點。
而根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18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22億,占整體網民的26.7%,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高出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3.8個百分點。
在國內城市快遞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當下,得益于電商渠道的下沉,農村這一新的增量顯得愈發重要。
劉君副局長也提出:國家郵政局在快遞下鄉的基礎上,結合主題教育,提出了“3211”工程,目標是用2年時間力爭把我們的快遞服務下沉到村一級。農村市場非常活躍,是努力要開發的一片藍海。
鑰匙在哪?
藍海是有的,關鍵是如何挖掘呢?農村末端送一單賠一單,鄉鎮覆蓋率達到95%,村鎮又如何呢?當快遞已經上升為關乎民生的高度的時候,就不單是市場經濟能夠解決問題了。農村快遞問題的解決,關鍵注重以下幾點:
1.政府引導
劉君在講話中也給地方郵管局下了“任務”:要把問題的解決,包括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和當地政府做一些匯報。這個事情我們不能求得全國都能夠平衡,但各地郵政管理部門要積極推動這個事情。
8月12日,中國郵政下發通知,在全網組織開展末端環節違規收費自查自糾工作,嚴肅整治代辦點(代投點)私自以郵政企業名義違規加收各類費用的問題。郵政作為“國家隊”,首先起了帶頭作用。
2.供應鏈上游停止價格戰
劉君副局長在演講現場舉出一個案例:我們有的企業下鄉的過程中一件給8元、10元,如果有這個資金做保障的話,下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它的來源是什么呢?是前端,人家收18元,我再分配過程當中,末端就可以拿出8元、10元;但如果前端是1.8元,末端怎么分呢?
的確,快遞的價格戰是直接因素,惡性競爭不可持續。因此,一定要破解現有價格機制、現有結算機制,源頭要從價格問題上解決。
3.快遞末端整合
今年5月下旬,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關于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就提到,“鼓勵快遞企業在業務量較少的鄉鎮建立合作網點,統一開展快件攬收、分揀、運輸和投遞業務。”
某位代理點老板曾透露,“農村件往往每次只有二三十件左右,平均到單家企業的數量更少,跑一趟根本不夠油錢。”利用快遞整合實現規模效應,來穩定快遞末端收派工作。
4.和農村便民店合作
類似于城市菜鳥驛站的模式,便民店利用快遞引流,增加收入,將便民網點的功能進一步加強,但弊端在于可能會產生保管費。
今年開始,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和電商渠道下沉等因素,我們看到了農村市場的欣欣向榮,但我們也看到了作為載體的快遞服務的瓶頸所在,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重視,而要消除快遞末端收費的亂象,還需政府、企業的共同參與,農村快遞的黃金年代已然到來,別讓它再落下去。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2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9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