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邊境調節機制對我國出口產業的影響與對策思考
我就想問一點,既然氫氣是清潔能源,為啥歐盟沒把煤,有機化學品,天然氣放進去,卻把氫氣放了進去?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疑惑?
先說結論,我覺得和俄烏沖突有很大的關系,歐盟非常希望擺脫對俄羅斯或者說對歐盟外的化石能源依賴,希望建立起一套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電力+氫氣輔助)的未來能源體系。
既然已經邁出了這一步,就要從娃娃開始抓起,重點制氫路線和技術,關系大致為:歐盟內生產綠氫(可再生氫)>進口可再生氫>歐盟內生產灰氫>進口灰氫,也幾乎明確了電解氫是未來歐盟鼓勵的主流制氫技術。這和今年3月歐盟發布《歐盟氫能戰略》提出的到2050年氫能占歐盟能源消費的比重將由現階段的不足2%提高到13%-14%基本匹配。
然而,歐盟委員會還在起草一份提案草案,旨在加強歐洲清潔能源技術生產的生態系統(保護歐盟自有綠色制造體系,相當于綠色產品貿易戰吧)。草案要求歐盟85%的風力發電部件在歐洲制造,熱泵的比例為60%,電池為85%,氫電解槽為50%。
所以我國的內循環必須跟上。
所以歐盟提的碳中和只是手段,目的就是為了擺脫能源和美元依賴,建立新的能源體系和世界秩序,贏得核心競爭力。上一輪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最后被中國的新能源制造體系搶了先,這一輪又開始了。
中國加油啊!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0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