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目前國內物流快遞格局基本已經形成,個人覺得接下來跨境電商領域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會是一個機會,今天重點談談我對跨境物流領域的一些的理解,跨境出口物流的服務產品,大體如下:
跨境電商的概念,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廣義的定義就是做進出口電商業務,實際上這塊業務最早期主要是從做外貿的從業者逐步演進到今天的,目前的市場規模逐年增漲的趨勢非常明顯,就筆者個人觀察,簡單的分享一下數據:
(目前速賣通海外買家數增漲趨勢——數據來源雨果網)
雖然,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目前仍以B2B為主,但B2C訂單的占比在不斷提高,已經從2011年的2.5%提高到2016年的11.3%。預計于2020年,全球跨境B2C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屆時,全球跨境B2C電商消費者總數將達到9.43億人,年均增幅超過21%。
伴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跨境物流的服務能力越來越發突顯,整個出口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的能力,決定了一帶一路政策下,中國制造出海的能力,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引領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借助跨境電商的新型貿易渠道,建立自身與世界的貿易體系。
以客戶群不同分類,可以分為兩部分B2B/B2C;
第一,平臺型,平臺型主要是借助amozon/wish/eBay/速賣通等平臺開店,進行B2C業務,C端消費客戶主要是境外買家。
第二,獨立站型,為自己的電商平臺網站,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在境外某一個國家或領域的B2C業務運營服務商。
那跨境電商的平臺與獨立站模式都有哪些供應鏈服務需求呢?
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主要分為頭程,尾程,原因是跨境物流涉及國內與國外兩套不同環境的運營體系。
業務結構也是按點,線,面,空間的邏輯來設計,點主要是倉,只不過此處的倉指海外倉,線主要是走貨渠道,面主要是跨境業務細分需求廣,空間主要是空海運為主的跨時差服務。攬,轉,運,派由于是跨境,細節運營相當重要,但又不能使用常規思路和做法來運營業務,那怎么辦呢,請往下看......
首先談“點”的概念,即海外倉,海外倉的選品,選址,開倉及運營是一套系統性工程,由于人文,語言,關務,稅務,公司登記,境外勞務,法律等等,各國情況不一,處理上如無事前的實地了解,會處于長期疲于應付的境地,還有非常大的法律風險。
從另一個維度,跨境電商按進出口貿易維度來看,主要分為出口與進口兩部分。
近些年,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的增漲,以及國際相關國相應的貿易順逆差等問題,使得跨境電商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政策一直不是非常穩定,無時不伴隨著機遇和挑戰。
國內跨境進口電商的格局與戰略,基本都非常清晰,主要模式概況為:海外采買+進口保稅倉+國內供應鏈服務落地;核心競爭力一個選品,一個是保稅倉資源+最后一個國內快遞與售后的保障能力;其中真正構筑行業壁壘的筆者認為只有一個,即保稅倉資源的“占有率”,因為港口功能性保稅倉資源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寧波,廣州,深圳......資源比較有限,想要開展進口型跨境電商服務,首先需要能把控住保稅倉這塊核心資源,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國內進口跨境電商業務中,各經營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不仿可以從此處詳細了解;
接下來,談談國內跨境出口電商,這種業務形態主要是借助亞馬遜/eBay/Wish/速賣通等大型平臺做線上化跨境出口貿易,這個過程中的需要了解各個平臺的政策,規則 ,國情,稅務,關務,法律,物流服務等諸多影響因素; 這里主要談談跨境出口電商的物流服務需求,隨著出口型貿易需求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制造已經走向全世界,并以在其中占居了舉足輕重的份額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從國內向國外輸送中國制造的商品,這個過程中,物流服務需求應運而生; 早期主要的走貨模式為國際快遞,海運,是最常見的解決方法; 但事實并非如此,整個跨境物流業務的復雜程度單從業務需求的全流程角度來看,復雜程度不亞于國內傳統的電商型供應鏈服務; 在一個國家政策制度下,相關的操作及合規性大家有普遍的共識基礎,但國際業務中各國的政策制度不盡相同,需要靈活應變的問題非常突出,這就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因地制宜的處理各業務流程的合規銜接。跨境出口型電商物流服務,主要有頭程和尾程兩部分; 頭程主要解決國內中轉發國外的物流服務需求的解決方案,尾程主要解決貨物到達國外直至貨物配送到C與B端客戶簽收為止的全流程物流服務。
所以,跨境出口物流服務基礎設施服務商,主要有四大物流場景能力需要搭建:
第一方面:頭程服務能力:即從平臺賣家把商品運輸至物流服務商,直至商品正常報關跨境發出,這個過程中涉及的商家發貨預約/預警報關/簽收/驗貨/集貨/按報關發貨單裝柜或快遞/發貨/海關驗貨/裝船或航空/信息跟蹤;
整個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頭程的訂單來源,主要有商家自發與中轉倉發運兩種,貨物又分入倉一件代發與轉運發渠道兩部分。
1,如何解決商家按入海外倉或FBA等平臺倉的需求,按平臺規則配置發運貨物的?
2,服務提供商是否制定了商家物流服務需求的產品及報價體系?
3,是否梳理清晰了驗貨過程中出現的違禁,結算影響因素的異常處理流程?
4,裝箱規則怎么樣設計,能解決海外倉或FBA等入倉最高效,經濟?
5,不符合入倉要求的貨物,增值服務的報價與異常處理流程是否清晰?
6,攬收范圍與自送范圍及時效的規劃設計?
7,攬收服務商的甄選與運力合規化調度如何保障?
8,收發貨波次的設計規劃思考?
9,驗貨,集貨,發貨環節操作最為繁鎖,如何實現高效與省人化作業?
10,國內與國外在貨物流轉過程中實物流與信息流如何高效互通,權責清晰,避免異常不能及時閉環?
上述問題,同行讀者可以共同思考,整個頭程業務場景與國內什么物流業務場景有共性之處?有沒有更好的解決頭程中轉發貨的思路?歡迎大家分享觀點
第二方面:海外倉運營能力:海外倉的主要功能,除了與FBA服務內容類似之外,有別于FBA的就是它有逆向處理的功能,無論平臺還是客戶退件,海外倉都能幫助商家進行相應操作,服務內容更靈活多樣。
第三方面:通關能力: 成熟的清關能力,預示著發運時效和通關效率上有足夠的保障,這樣無論是頭程還是尾程在履約達成上相比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在相同的服務上,商家更傾向選擇更有通關能力的合作伙伴。
第四方面:尾程渠道能力:尾程渠道的優勢會明顯與否,直接將影響著訂單的履約時效與安全,目前傳統的走貨渠道仍是四大快遞,但不同的物流產品給予的定價折扣不一,在這個過程中想要拿到更具競爭力的渠道資源 ,需要有量和保證,即談判的籌碼的同時,更要有自建中轉倉與海外倉的資源儲備,否則競爭優勢的瓶頸將很容易被復制和打破。
政策變化對跨境物流市場的影響分析:
當下,由于美國從6月1日開始大部分州計劃收取亞馬遜訂單稅,這個是亞馬遜平臺進行按訂單金額進行代收,所有的平臺賣家屆時將根據客戶簽收包裹 的地址,按照當地州的稅收政策由亞馬遜代收稅費,不排除對之前的銷售訂單進行補繳稅款的要求,如此平臺商家將不得不承擔巨額的銷售稅,壓力可想而知。所以不排除會有平臺商家轉FBA服務于海外倉的可能 性,如此來,海外倉入倉服務的市場需求可能將迎來一場機遇.....
2018年10月17日,在中美貿易協定談判期間,美國提出將退出萬國郵聯組織,這一決定對中國從事出口的跨境電商商家和國外當地的采購企業及消費者影響巨大,不過對國內從事跨境配送的物流快遞公司或許是個機會。
一方面,假如退出萬國郵聯做實,大部分原郵政體系的訂單將流入市場,市場化更經濟性的貨運代理商是機遇,對中國入境包裹的郵費價格優勢取消,勢必會造成郵政入美的訂單運費將失去原有價格優勢;
英國脫歐事件,對于中國的出口型貿易企業,出口歐洲和英國的外貿成本和手續變的更復雜,以往一套體系變成了兩套,而且失去了歐盟中相對開放和自由國家英國,后期再進入歐盟市場將有更大的阻礙,特別是歐盟對中國處于比較保守和消極的貿易保護態度;而對于跨境進口企業可能是短暫的愉悅,隨著脫歐事件的發展,進口企業在英的供應商相應的價格調整不僅僅會是匯率的對沖,更多影響的是英國倫敦等金融中心地位的削弱; 所以長期看,不僅是英鎊匯率下跌的影響,更深遠的影響還在于貿易大環境發生的變化。
盤點全球各地區跨境電商出口平臺及跨境物流服務格局:
跨境電商平臺介紹:
跨境物流市場格局:
目前做跨境物流的企業非常多,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如下:
在當下一系列的不確定性國際政策變動影響下,我們該如何抓住跨境物流服務的契機并突破呢?
第一,儲備有競爭力的渠道資源,國際物流服務產品的競爭無外乎在于有性價經足夠強的產品,這里的產品指頭程的航空,海運,中轉服務,以及未來跨境鐵路等優勢艙位資源,還包括尾程的遞送渠道,目的國的航空,干支線運輸及投遞渠道的資源。
第二,有足夠保稅倉或海外倉資源的儲備,綜合保稅區和保稅倉的資源一直都是屈指可數,資源的儲備與市占率都是接下來企業能大力發展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做跨境進口的企業。
第三,各平臺規則,各國稅務,法律要求等非常熟悉,不同的環境規矩和準則亦不相同,例于電商稅務的開征,西方勞務法律的保護,都是從事不同電商平臺物流服務的重大突破方向。
第四,勞務渠道資源的豐富程度,國外務工人員中,華人的資源非常緊急,這就出現了語言,人文,勞務政策等諸多不同于內地的多元化影響因素,如何獲取綜合素質過硬的工人從事物流行業的操作,越來越成為了行業普遍的痛點。
第五,倉庫精細化運營能力建設,倉庫的運營除了質量,時效,成本的考量外,更多的還需要有異常預防與及時處理的能力,尤其是對于海外包裹的收費結匯體系,倉庫運營要求等都與國內情況不一,這個過程中也會經歷綜合存儲向品類為單位存儲,預包裝向重新包裝的發展歷程,更多的增值服務會對行業提出越來越大的挑戰,從而也伴隨著機遇,畢竟客戶為先永遠是商業經營的核心理念。
第六,有賦能平臺商家做好選品,庫存管理,法務,關務,逆向售后,履約達成,匯率,稅率等全產業鏈基礎服務的能力。
第七,隨著跨境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客戶需求不斷提高,未來跨境物流產品需要愈加豐富,可選,多樣化的產品結構設計需要提上日程
第八,通關能力,進口國與出口國的關務能力,有時更突顯出企業的背景與實力,在尾程渠道資源相當的背景下,更優的通關能力可有效保證訂單履約的時效性。
第九,人才管理梯隊建設,海外作業人員中外籍工人居多,語言,文化,法律等差異,可選擇的語言相同的優秀倉庫管理人員有限,在這種現狀下,如何更快有保障提升倉庫穩定的運營效率非常有挑戰,可行的辦法無外乎當地提儲備海外留學生進行培養,或從國內培養輸送工簽管理人員。
第十,管理體系化建設,電商業務的發展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如何在增量大勢發展的情況下,做好客戶服務,保證商家服務品質,需要有前瞻性的人才與運營資源布局,以及打造極具性價比的全品類增值服務產品,尤其是消費者增量和消費能力極具潛力的地區,如中東,東南亞,歐美等市場。
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涉及到諸多國家,行業,平臺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
這些影響都有可能對企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對
實時政策和行業的變化趨勢有透徹分析和以點及面的洞察能力,也是考驗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因素。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42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0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13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80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