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全球貿易整體放緩、亞洲農歷新年假期時間延長、倉庫積壓以及西海岸港口的轉移加劇了2月份的下滑。” “雖然預計3月份貨運量會有起色,但可能仍將低于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
在去年夏天開始消退的疫情驅動的貨運激增之后,這些數據清晰地描繪了集裝箱運輸的放緩。2023年2月裝載進口量為249,407標準箱,同比下降41%,環比下降32%。出口量為82,404標準箱,同比下降14%。空集裝箱數量為156,035標準箱,同比下降54%。
▲1-2月美國Top10港口進口量對比
2023年2月美國前10大港口的整體集裝箱進口量下降了296,390標準箱,除塔科馬港外,其他港口均出現下降。洛杉磯港的集裝箱總量下降幅度最大,占TEU總量下降的40%。為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洛杉磯港的進口集裝箱下降了41.2%至249,407標準箱,在進口貨量中排名第三,僅次于紐約/新澤西港(280,652TEU)和圣佩德羅灣的長灘港(254,970TEU)。與此同時,美東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進口量下降18.7%至809,375標準箱。美西繼續受到勞工糾紛和進口貨運量向美東轉移的影響。
在周五的貨運新聞發布會上,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與去年同月的93次相比,今年2月份的船舶停靠次數減少至61次,而且當月有不少于30次停航。
Seroka說:“確實就是沒有需求,美國倉庫基本仍處于滿倉狀態,零售商必須在下一波進口到來之前清空庫存水平,但由于大家都在關注經濟,而消費者繼續受通脹的壓力,積壓商品去庫存緩慢。”他補充道,在美國媒體報道零售商決定清除庫存之際,即使大幅打折,也無法完成去庫存化。
Seroka表示,雖然預計3月份的吞吐量會有好轉,但吞吐量將環比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并將“低于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
事實上,近三個月數據顯示美國進口量下降了21%,比上個月的17.2%的負增長進一步下降。此外,運回亞洲的空箱數量大幅下降,進一步證明了全球經濟放緩。洛杉磯港口本月出口貨量為156,035TEU,低于去年同期的338,251TEU。
洛杉磯港在2022年連續第23年被評為美國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吞吐量為990萬標準箱,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年份,僅次于2021年的1070萬標準箱。
洛杉磯港2月份的吞吐量比2020年2月的低10%,但比2020年3月高7.7%,上個月是洛杉磯港自2009年以來最糟糕的2月,當時該港處理了413910個標準箱。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9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8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1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