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巨星 Kyosei
中國《現代物流》雜志 董事長
中國臺灣《物流技術與戰略》雜志 社長
中國臺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物流及包裝標準技術委員
曾任日本ACE制作所電氣工程師、中國臺灣自動化協會副秘書長與臺灣Maswin物流公司總經理。
30多年來擔負著兩岸與日本合作交流的橋梁,于20世紀90年代將日本物流引入中國臺灣地區并廣泛推廣,促成中國臺灣地區與日本物流的高度合作,并擔任臺灣地區政府標準檢驗局委員,參與制定物流與包裝相關標準;2006年進駐上海,引領著兩岸物流產業發展,成為兩岸與日本產業交流平臺,對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的物流發展具有卓越貢獻!
顧問項目:江西鷹潭與昆山千燈現代物流園區規劃、德邦物流、世邦國際物流、臺驊控股、震旦行、大成長城、永聯物流開發、盒馬……
著作:《宅配大時代》、《物流中心營運案例集》
天下武功盡出,修煉天才不斷創新招式,橫掃天下!但槍炮等熱武器橫空出世,武功就被打到毫無招架之力。
擁有悠久歷史的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商,因為市場需求,不斷地生產傳統的設備,對于創新,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從智慧科技人才來到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業,立即顛覆了傳統的邏輯。
原來,儲存可以變成穿梭車式的模塊化自動倉庫;電子標簽揀貨作業可以變成模塊化播種裝置;高速自動分揀機可以變成分揀機器人;輸送機可以變成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有人操作的堆高機可以變為無人的堆高機;揀貨作業可以改成貨到人的機器人AMR;WMS倉儲管理系統轉為SaaS云端系統;宅配快遞業務可以由外送平臺公司的外送司機配送;貨運公司的運送業務可以由運輸平臺商即叫即送;電商貨物可以采用店到店的前置倉等等,一夕之間傳統的商業模式就被另外一種取代了,原來競爭者來自異業,應驗了那句走紅于網絡的話,“顛覆你的從來不是你的同行”。
人力不足是推動產業不得不改變的根本原因,智慧科技與共享化是產業創新發展的要素。全球缺工時代已然來臨,“自動化”進入各行各業已呈現追逐趨勢,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市場百花齊放,許多企業皆相中AMR市場增長潛力,吸引像是友達、緯創、微星、技嘉、鴻海等這些非典型機器人制造商相繼投入開發。而這些“新投入者”都將成為傳統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商的強大競爭者。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隸屬阿里巴巴旗下的物流平臺,自2013年創業以來,一直摸著石頭過河,探索營運的新模式。阿里巴巴淘寶網作為中國最大電商平臺之一,為了有序將數以百萬計的商家貨品集合,快速地送達買家手中,將物流服務列為重中之重,因此到處買地蓋倉庫并租賃給合作伙伴,同時集結各大快遞公司,并整合了運貨單據,統一了格式,做出共同化快遞表單,有償提供給各快遞公司,同時也在中國各大專院校內及各地街道區設立快遞驛站,目前也在世界各國設立跨境電商倉庫。作為中國主要的物流地產商,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的使用者,它已具有發言權,所發布的訊息已能成為權威。我們從菜鳥所發布的趨勢,來觀察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以及運輸產業的發展,以下為菜鳥網絡所發布的看法,我們由菜鳥網絡的視角來了解趨勢。
菜鳥發布2023物流科技的十大趨勢預測,多智能體自主協同技術、智能分撥、無源物聯網、下一代智能包裝、供應鏈數字孿生、數字供應鏈控制塔、交互式AI、無人卡車、地理大模型、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等技術,或將引領新一年的物流科技趨勢。
菜鳥指出,物流自動化正朝著智能化的方向升級,室內機器人在復雜物流場景下的應用將實現多智能體自主協同,例如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會自動排程及投入生產工作,同時避免工作環節重復。目前主流的分撥自動化則逐漸迭代為智能分撥,分揀設備可實現主動控制、自主調節。
隨著物聯網在物流行業的深入應用,在一些場景中大規模部署受到環境、成本、節能環保等限制,傳統供電方式無法滿足需求,無源物聯網將會成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所謂無源物聯網,意指設備終端并無外接能量源,改為采用環境能量的方式進行供能的物聯網技術,例如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已經在生產、倉儲、運輸等多場景實現應用,可以預見RFID在物流供應鏈領域將迎來規模化商用。
下一代智能包裝,是快遞物流行業從自動化向數字化升級的基礎條件。以RFID為基礎,率先嘗試將RFID微型設備植入包材生產,讓每一個包裹實現數字化,從而讓商品在物流全鏈路實現數字化流轉。
數字供應鏈已經成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標配,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供應鏈數字孿生技術和供應鏈控制塔,將會進一步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變革不斷進入深水區。
數字孿生技術及供應鏈控制塔相當于一個訊息樞紐,整合領先的技術和營運工具來提升端到端服務的可見度,從而及早發現機會與風險。包括雀巢Nestlé、寶潔P&G、聯合利華Unilever及東方航空等公司,已經相繼與菜鳥合作改善供應鏈體系,實現高效的資源配置。
交互式AI目前在物流行業的應用主要包括聊天機器人、智能語音助手等形式,已經成為客戶交流的重要手段。該技術的不斷完善,在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客戶滿意度上效果明顯,同時也能填補相應的用工及資源缺口,降低物流企業用工成本。
無人卡車在2022年獲得不少關注,在最有可能實現規模化落地的物流干線場景中,達摩院和菜鳥已經合作啟動公開道路無人物流卡車的定義與研究。2022年,浙江省德清縣發放中國首批“主駕無人”卡車路測牌照,允許無人卡車在指定區域,包括部分高速路段展開路面測試。
隨著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及深度學習文生圖模型Stable Diffusion等分別在自然語言處理NLP及內容自動生成領域上大放異彩,大模型正在成為全球公認的重大技術趨勢之一。圍繞物流場景,以地理大模型為技術基礎,面向未來將實現“地理+X(圖像、語音、視覺)”多模態統一建模,從感知大模型跨越為學習與決策大模型。
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尤其是氫能源將會逐步替代傳統燃油,用以改善物流行業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現狀,同時有效降低交通成本。
對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業而言,無人機、無人車與AGV的應用,已成為制造業與物流中心采購的重點,自從群創光電、仁寶計算機的生產現場以及永聯物流開發公司電商倉、迪卡儂物流中心、誠品物流中心、全聯物流中心、PChome林口物流中心、大智通物流中心等持續導入后,每年呈現30%成長,這些設備都朝向龐大的AI高速運算與機器設備間的全局智能;
此外在農業領域,在田間、牧場或漁場架設數據采集設備(影像辨識、數據傳輸等),借由大數據分析氣候、溫濕度、喂食、采摘捕撈、健康與蟲害等,以無人機或無人車噴灑農業、肥料、水等,以手機管理農漁牧現場,同時以高速自動分揀機做質量或重量分揀,最后再通過新零售銷售,讓農業邁向新智慧時代;
智慧營運中心方面,除了智慧城市外,智慧物流園區正逐步成熟,普洛斯旗下的際鏈公司已在中國全面建設智慧物聯網,管理園區貨車的進入、引導泊位位置、停車卸貨時間、碼頭月臺使用、道路及園區內車牌與人臉辨識,全域數字化管理。AI正無聲無息滲透到全產業中。
全球芯片荒促使國際半導體大廠競相擴產,產業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榮景,而相關自動化商機也跟著吃香。由于半導體制程與面板產業高度相似,友達初入AMR市場,便將目標瞄準這塊大餅。友達光電指出,雖然外界看半導體自動化程度已相當高,諸如無塵室也多已采用無人自動化的天車搬送系統(OHT),但事實上在半導體后段制程,其實還有很多物流環節是靠人力運送。一方面通過自動化移載能夠解決過去人力搬運所造成溝通不調、制程銜接不順的問題,在提升半導體制程順暢度之余,亦同時舒緩缺工瓶頸。
另一方面最大的問題在于,當產能擴充或制程改善提升生產效率,已經規劃好的天車系統能不能跟上?再者,除了少數公司在建新廠時就已將輸送系統規劃完整,否則很多舊廠當初并無在全廠物流自動化這塊多做著墨。而自主移動機器人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可彈性擴充,將會是補足半導體產業廠內物流最后一公里路相當重要的拼圖。
(※注:部分資料來源:菜鳥網絡官網)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8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9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43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