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機包機到全貨機,佳郵國際抓住加拿大本土物流市場的痛點與機遇,迅速成長,走向中加雙向全鏈路端到端的綜合物流服務。
在2019年以前,從中國飛往加拿大的航空貨運基本是以客機腹艙為主,其中尤以華人居多的溫哥華為主要經停點。但是自疫情開始后,中加航空貨運發生巨大變化,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2020年3月29日,民航局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要求中外航空公司國際客運航班必須按照“一司一國一線一周一班”的方式來運營。這一規定的出臺,幾乎讓所有跨境物流企業措不及防,佳郵國際也不例外。
在當時,佳郵國際所有正在運輸途中的貨物都被這一紙公文給卡住了,無論是在報關行的貨物,還是在監管倉的貨物,甚至是去往機場路上的貨都因此被緊急攔截下來,而且有些報完關已經進到監管倉的貨物,想要退出來更是手續麻煩。
客機不讓飛,但客戶的貨物不可能一直堵在路上。抱著一定要為客戶解決問題的初衷,佳郵國際嘗試了一個冒險的舉動。2020年4月20日,佳郵國際與海航合作了第一班“客改貨”包機。
開啟了第一架客改貨包機后,佳郵國際便開始頻繁的包機舉措,先后陸續從香港口岸跟加拿大航空、國泰航空等合作;隨后發現香港距離加拿大飛行距離過遠,又將包機始發點從香港擴展到廣州,上海、青島等地。從2020年至今,佳郵國際已經包了1000多架次的客改貨航班。
但三年的實踐讓佳郵國際發現,客機腹艙運力現在已經逐漸滿足不了跨境電商的需求,尤其疫情期間,跨境電商行業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首先,地理因素和機型的影響,造成客機腹艙運力較為稀缺。從中國廣州到加拿大多倫多的距離非常遙遠,幾乎有12500公里,基本上達到普通飛機機型的極限。這便對飛機的機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也側面造成了中國能飛往多倫多的客機比較稀缺。此外,飛行距離遠了之后,客機上的客人和行李也會增多,客機腹艙的載貨能力直線下降。
疫情逐漸消退之后,客機腹艙運力想要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僅靠1年時間去恢復還是有難度的。據了解,截至2月11日,國內所有的航空公司目前飛往加拿大的客機頻次仍然非常少,例如,南航只有廣州到多倫多、東航只有上海到多倫多、海航只有深圳到溫哥華等,每周一班客機。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中國到加拿大的客機腹艙運力是非常稀缺的。即使是恢復到疫情前,其運力可能也很難滿足跨境電商的需求。
另外,客機腹艙很難滿足一些特殊產品的運輸,例如新能源汽車,超大或超重貨物等。很多物流商采取的傳統解決方法是先將貨物發往美國,再從美國用卡車拖運過去。
如今,隨著疫情逐漸退去,客改貨將會慢慢回歸正常,專業化的全貨機更多地進入人們視野,全貨機逐步成為趨勢。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勇于嘗試的佳郵國際也做出了一個勢在必行的舉動,與南航簽約了一架全貨機,不僅將其常態化定期直飛,并且區別于傳統的包機,首創從中國青島到加拿大兩個核心口岸溫哥華和多倫多的全貨機往返,以期利用全貨機的專業化和時效性將中加貿易之間的空中橋梁打通。
在談及創立佳郵國際的初衷以及選擇加拿大為核心目標市場的時候,佳郵國際創始人傅劍先生說道:“我們在行業里做了20多年,想做一點跟別人不一樣的公司。”
其實,在這過去20多年間的從業經歷中,我們也曾迷茫過,隨波逐流過,在綜合類物流服務商和垂直類深耕兩個方向上不斷摸索。直到2018年11月16日,加拿大郵政一次特別大的罷工,讓我們開始將目光逐步聚焦到加拿大這一垂直細分市場,來逐一解決加拿大跨境物流的每個痛點。
加拿大雖然屬于北美,但相比于美國和歐洲,加拿大的體量非常小眾。目前來看,加拿大的體量應該是美國的5%-7%。
雖然體量小,但這并不意味著加拿大的購買力不強。加拿大人網購主要看重兩點,一個是性價比,一個是收貨時效。只是加拿大國土面積大,人口較少,本土物流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基建特別難做,地理因素導致加拿大本土物流出現難、貴、慢的問題。
由于本土物流不暢通,達不到客戶想要的時效,加拿大人的購買力來源便主要集中在了美國和中國。其中,加拿大人在美國的購買力大概是在中國的4-5倍,也就是說,加拿大約有80%的貨是在美國采購的,只約有20%的貨是在中國采購的。
究其原因,或許與中國企業在加拿大本土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在一般情況下,無論是海運也好,還是空運也好,很多從中國到加拿大的貨物都是通過美國轉運的。
在傅劍先生看來,物流是一定要走在貿易前面的。哪怕貨再好、再便宜,客戶付再多的錢,如果物流不暢通,客戶收不到貨,又談何貿易?
而正是因為加拿大物流難、貴、慢等一系列的痛點和發展瓶頸,才讓佳郵國際從中獲得了一些發展的機會。也因此,在加拿大郵政罷工之后,佳郵國際意識到了加拿大的物流受限于很多本土因素,萌生了專注加拿大物流專業化之路的戰略初衷。
從2019年至今,佳郵國際與諸多加拿大的戰略合作伙伴一直在持續性的優化物流基礎設施。跨境物流環節眾多,干線更是必不可缺的一環。而這次以常態化的全貨機一次性覆蓋中加貿易最主要的兩個港口溫哥華和多倫多,也代表著佳郵國際下了一個非常大的決心。
眾所周知,中國的制造業物美價廉,如果再嫁接上物美價廉的物流,那么加拿大從中國購買的電商貨物或許會迎來一個新的增長。借助著全貨機的開通運營,佳郵國際期望能夠將從中國到加拿大的物流速度追趕上從美國到加拿大的速度。
其實,常態化定期直飛全貨機的開通,無論是對于佳郵國際而言,還是對于行業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利好。一方面,佳郵國際的航空干線運力資源將會更加穩定;另一方面,行業在中加航空貨運線路上也有了更多的解決方案以及運力選擇,對中加貿易的便利度以及物流暢通度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回顧近些年的發展歷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大致可分為三個節點,一個是疫情前十年,行業每年保持穩定增長;一個是疫情3年,行業迎來分水嶺,有些企業或市場迅猛增長,有些是經過增長之后又出現回調;現在又迎來了后疫情時代。
站在2023年全新的一個時間節點上,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在發生著一些新的變化。過去3年,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雖然如今逐漸回歸理性,對比疫情中有所下滑,但整體的體量對比疫情之前還是有所增長的。而且人們一旦養成網上購物的習慣之后,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毋庸置疑是一定會向上的。
在跟隨著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勢之下,佳郵國際也在逐步完善著自己的戰略布局。傅劍先生表示:“為什么我們的全貨機一下子便和南航簽約了三年,就是為了做一個穩定而長遠的規劃。”
作為深耕加拿大多年的跨境物流服務商,在佳郵國際看來,跨境電商物流的天花板便是以DHL為首的全球三大快遞,物流專業化,也一定是要對標全球三大快遞巨頭。而這次的全貨機首航,便是對標DHL的一個開始。
在加拿大這個小眾市場,只有把全貨機飛穩,把貨站打通,將本土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多元化派送方案做好,佳郵國際才有不斷接近天花板的可能性。
立足于未來的3-5年,佳郵國際將全貨機包機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支撐,并將其定義為中加雙向跨境物流的專機,既希望借助這架飛機能夠將專線小包業務的時效飛的更快更穩,性價比更高,也希望未來全貨機在能夠抵達的口岸或城市的時效上不斷接近DHL,在客戶體驗上能夠與其媲美,同時在價格上,比它更便宜,更加具有性價比,這樣中國跨境電商的增長才能迎來更多的可能性,這是佳郵國際一直為之努力的方向。
目前,佳郵國際仍是以跨境電商物流為主,朝著更加深度垂直專業的方向發展,未來將升級為中加雙向全鏈路端到端的綜合物流服務商,不斷為客戶打造更貼心的定制化服務,將產品線延伸,最終成為中加雙向全鏈路端到端的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96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29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