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將供應鏈物流系統構建在一個模型中,并通過對均衡性的觀測和監控來調整策略提高系統的均衡性,有助于供應鏈物流系統降本提效,其分析與觀測方法如下文,供參考。
供應鏈物流均衡化在體系中的位置
(綠框所示)
下圖為供應鏈物流均衡系統的參考邏輯,從供應鏈中客戶的購買的第一個環節開始,周期內的訂貨量由于隨機性而產生偏差,然后在供應鏈與物流活動中形成不同類型的偏差,直到產品生產結束并送到客戶手中。
供應鏈物流均衡系統邏輯
供應鏈物流中偏差的產生
從供應鏈物流的視角來看,這里主要存在兩種偏差類型對系統的影響較大,一種類型是需求量的偏差形成庫存量增長而產生存儲空間的資源成本。另一種類型則是作業計劃的偏差(波動)而導致投入不合理的作業人員和設備的成本。這兩種類型再拆分到整個供應鏈物流系統中,形成我們上圖的供應鏈物流均衡系統。我們來看里面六個不同的環節。
1
產品訂單的偏差
客戶根據自己的需求下達訂單,每個產品都會有多個客戶訂購,那么自然在每天形成了不同的訂貨量。在不同的行業中或者不同企業的市場環境中,訂單偏差差異較大,比如經銷商客戶和個人消費者客戶的訂購習慣完全不同。那么這個時候供應鏈計劃通過平衡生產與產品庫存來制定生產計劃,企業的供應鏈戰略不同,生產計劃也有較大的差異,有的企業希望降低庫存提高周轉,而有的企業更愿意多備一些庫存來降低缺貨風險,具體什么策略更好,還需要和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和行業環境結合來看,當然,從供應鏈物流系統本身來說,滿足服務要求下的總成本最優是最佳的選擇。
2
物料采購的偏差
在物料采購中也需要通過供應鏈計劃平衡需求和庫存來制定采購量,不同的產品物料和所屬的不同供應商都會形成不同的偏差。如果要降低倉庫設施空間的消耗,也需要提高采購量的均衡性,在可控風險范圍內,減少大批量采購,形成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購與供應,盡量形成JIT的運作方式。在策略使用中也需要對供應商和物料進行分類,包括對供應商的距離遠近,物料占用空間的大小以及物料的使用頻次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形成一個均衡、穩定并且風險可控的供應鏈采購物流系統。
3
入場(廠)物流計劃所產生的偏差(波動)
入廠物流的偏差是供應商的物料運輸到貨時由于車輛計劃和調度管理水平不同而形成的偏差。車輛到達廠區或者園區后會形成車輛和貨物的“隊列”,其到達的時間越均衡,在原料倉儲作業時的資源安排就越容易管控,利用率也越高。伴隨著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購供應與入廠物流的均衡化管控,讓供應鏈上游端形成高效有序的運作環境。由于這個環節中參與方較多,作業頻次高,專業性較強,可以引入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參與運作,并結合MilkRun的模式以保證有序性、均衡性和經濟性。
4
原料倉儲作業計劃所產生的偏差
在原料倉儲作業中存在兩個階段的連續性作業,一個是質檢、入庫、上架,另一個是取貨(分揀活動放到下一個環節)。在第一個階段中,伴隨著入廠收貨所形成的“隊列”,在時間序列形成一個偏差量,對后續作業活動中的資源調度產生要求,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控制,物流資源將會隨著偏差量的增大而形成浪費。特別是在多階段多環節綜合運作時,比如入庫與出庫,成品與原料,以及多流程運作時,上架、取貨、分揀等,流程銜接不暢,將會造成資源緊缺,甚至生產缺貨。
5
生產叫料量的偏差
生產叫料的偏差和生產的均衡化相關,如果在生產均衡化中考慮到物料的均衡,與生產叫料緊密相關的物流流程是原料倉的分揀與上線配送。生產線對于物料需求的連續性強,數量偏差越小,那么原料的分揀作業和上線配送的計劃性與有序性就越好。當產線對倉儲供料的節拍和齊套要求越高,均衡的重要性越強。生產的均衡也需要平衡生產換模成本和效率,常常需要在生產和物流成本間做平衡。
6
出庫作業計劃所產生的偏差
在成品出庫時不同的倉儲環境可能會產生取貨、分揀、包裝、裝車等流程活動。與原料倉儲相似,這里也會產生多階段的“隊列”,通過對物流資源進行計劃與調度來完成倉儲活動,如果隨時間序列的作業量偏差過大,也會造成資源利用過低而形成瓶頸。比如,需要對分揀訂單制定波次,對承運商車輛到達和成品出庫制定計劃,從而讓出庫作業連續不間斷,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供應鏈均衡性的觀測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來對上述的供應鏈物流系統中所產生的偏差進行觀測。對系統中的物流設施影響較大的是需求量的標準差以及提前期的標準差,而對作業效率中資源利用率影響較大的是訂單隊列形成的概率分布。
我們來分析某個制造業的4個月的數據特征,用變異系數來觀測均衡性,其中包含了頻次的變異系數、需求量的變異系數,C.V表示變異系數,并通過柱狀圖、直方圖和帕累托曲線來展示數據,并進行簡要描述。
銷售物流客戶維度分析:主要客戶的集中度高,客戶訂貨量的離散性高,大部分客戶訂貨頻次低;
物流風險:客戶訂貨不均衡,容易導致成品倉庫資源的計劃性差,倉庫內的人員、場地、設備使用率不高;
優化方向:從數據上看,主要客戶比較集中,訂貨量高,建議銷售人員與客戶協商交貨期,盡量提高成品倉作業量的均衡性,這樣一方面利于提高庫內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運輸的裝載率節約運輸成本;
銷售物流產品維度分析:產品銷量呈現較高的集中度,日出庫總量均衡性高,出庫的均衡性在不同的產品中差異較大,產品的出庫頻次差異也較大,主要產品的出庫頻次高;
物流風險:產品的出庫量總體均衡性較低,容易導致成品倉資源利用率較低,小客戶出庫頻次低,容易降低倉儲資源利用率;
優化方向:提高產品出庫量的均衡性,降低產品出庫量的變異系數值。提高產品的標準化作業,降低產品出庫量不均衡帶來的風險。對小客戶的訂單靈活調度資源,減小其偏差帶來的風險;
其他維度的呈現: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