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流行業標準
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規范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給出的規則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9)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醫藥物流分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裝備專業委員會、湖南天潤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品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紀紅任、徐東、范學兵、蘭洪杰、徐蓉蓉、秦玉鳴、郭威、王輝、王丹杰、謝鳳寬、楊月婷、李新、吳量、李文麗、彭榜盈、趙汝雄、黃劍煒、趙蕾、黃定政、唐曉明、姜大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企業應急物流服務基本要求、評估指標、評估方法及級別判定。
本文件適用于對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的評估。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8354-2021 物流術語
GB/T 19680-2013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
GB/T 30676-2014 應急物資投送包裝及標識
3、術語和定義
GB/T 18354-2021、GB/T 19680-2013、GB/T 30676-2014、GB/T 29912-2013、WB/T 1072-2018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 應按運輸型、倉儲型、綜合型三種應急服務類型,分別對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進行評估。
4.2 提供應急物流服務的企業按照服務類型,應分別滿足GB/T 19680-2013的表1、表2、表3中A級及以上的要求。
5 評估指標
5.1 運輸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
運輸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包括應急物流運營與管理、應急物資包裝標識、應急物流裝備,指標要求見表1。
表1 運輸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要求 |
|||||
指標內容 |
指標要求 |
指標屬性 |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
應急物流運營與管理 |
1.專業人員參加應急培訓情況a |
≥80% |
≥70% |
≥50% |
參考指標 |
2.應急物流預案制修訂 |
制定并每半年修訂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制定并每年修訂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制定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必備指標 |
|
3.應急物流演練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80%以上。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70%以上。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50%以上。 |
必備指標 |
|
4.應急物流保障業績 |
承擔過跨省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承擔過全省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承擔過地市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參考指標 |
|
5.應急響應時間(min) |
≤30 |
≤60 |
≤120 |
必備指標 |
|
應急物資包裝標識 |
6.應急物資標識制作能力 |
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進行應急物資標識制作的能力。 |
參考指標 |
||
7.應急物資自動識別能力 |
具備應急物資標識的信息化識別能力。 |
必備指標 |
|||
應急物流裝備 |
8.應急24h內可投入大型特型笨重物件運輸車b(輛)或總載重量(t) |
≥20或≥1000 |
≥15或≥750 |
≥10或≥500 |
參考指標 |
9.應急24h內可投入集裝箱運輸車(輛)或總載重量(t) |
≥30或≥900 |
≥20或≥600 |
≥10或≥300 |
參考指標 |
|
10.應急24h內可投入冷藏(凍)車(輛)或總載重量(t) |
≥20或≥100 |
≥15或≥75 |
≥10或≥50 |
參考指標 |
|
a指企業物流業務活動的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企業自行組織或政府、行業等組織的應急相關業務培訓。 |
5.2 倉儲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
倉儲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包括應急物流運營與管理、應急倉儲設施、應急倉儲設備、應急倉儲作業、應急物資包裝標識、應急物資流通加工,指標要求見表2。
表2 倉儲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要求 |
|||||
指標內容 |
指標要求 |
指標屬性 |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
應急物流運營與管理 |
1.專業人員參加應急培訓情況a |
≥80% |
≥70% |
≥50% |
參考指標 |
2.應急物流預案制修訂 |
制定并每半年修訂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制定并每年修訂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制定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必備指標 |
|
3.應急物流演練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80%以上。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70%以上。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50%以上。 |
必備指標 |
|
4.應急物流保障業績 |
承擔過跨省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承擔過全省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承擔過地市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參考指標 |
|
5.應急響應時間(min) |
≤30 |
≤60 |
≤120 |
必備指標 |
|
應急倉儲設施 |
6.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普通倉儲面積(m2) |
≥4000或≥9000 |
≥2000或≥5000 |
≥1000或≥3000 |
必備指標 |
7.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自動化立體倉儲面積b(m2) |
≥4000或≥9000 |
≥2000或≥5000 |
≥1000或≥3000 |
參考指標 |
|
8.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普通食品冷庫容積(m3) |
≥3000或≥7000 |
≥2000或≥5000 |
≥1000或≥3000 |
參考指標 |
|
9.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藥品冷庫容積(m3) |
≥1000或≥3000 |
≥500或≥1000 |
≥300或≥600 |
參考指標 |
|
10.應急可投入收發作業區面積c(m2) |
≥5000 |
≥3500 |
≥2500 |
必備指標 |
|
11.常備或臨時可快速改建的直升機停機坪機位d(個) |
≥5 |
≥3 |
≥1 |
必備指標 |
|
12.與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連接線公路等級和長度(km) |
不低于一級和≤5 |
不低于二級和≤10 |
不低于三級和≤15 |
必備指標 |
|
13.與鐵路裝卸點的連接線公路等級和長度(km) |
鐵路專用線直接接入 |
不低于二級和≤15 |
不低于三級和≤20 |
必備指標 |
|
14.與機場的連接線公路等級和長度(km) |
不低于一級和≤40 |
-- |
-- |
參考指標 |
|
應急倉儲設備 |
15.有軌巷道堆垛起重機(臺) |
≥4 |
-- |
-- |
參考指標 |
16.鏈式托盤輸送機(臺) |
≥6 |
-- |
-- |
參考指標 |
|
17.滑塊自動分揀機(套) |
≥1 |
-- |
-- |
參考指標 |
|
18.伸縮皮帶機(套) |
≥2 |
≥1 |
-- |
參考指標 |
|
19.自動分揀系統(套)或自動分揀能力(件/h) |
≥5或≥25000 |
≥3或≥15000 |
≥2或≥10000 |
參考指標 |
|
20.蓄電池平衡重式叉車(臺) |
≥4 |
≥3 |
≥2 |
參考指標 |
|
21.蓄電池倉儲高位叉車(臺) |
≥4 |
≥2 |
-- |
參考指標 |
|
22.蓄電池托盤搬運車(臺) |
≥10 |
≥5 |
-- |
參考指標 |
|
23.內燃平衡重式叉車(臺) |
≥3 |
≥2 |
≥1 |
參考指標 |
|
24.自動搬運機器人(臺) |
有 |
有 |
有 |
參考指標 |
|
25.全自動打包機(臺) |
≥4 |
≥3 |
≥1 |
參考指標 |
|
26.薄膜纏繞機(臺) |
≥4 |
≥2 |
-- |
參考指標 |
|
27.備用發電機(組) |
有 |
有 |
有 |
必備指標 |
|
應急倉儲作業 |
28.機械化作業程度e(%) |
≥65 |
≥40 |
-- |
必備指標 |
29.應急出庫效率f(m3/h) |
≥240 |
≥120 |
≥60 |
必備指標 |
|
30.應急入庫效率g(m3/h) |
≥100 |
≥60 |
≥40 |
必備指標 |
|
應急物資包裝標識 |
31.應急物資投送包裝能力h |
企業自有包裝設備、包裝器具和包裝材料,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提供應急物資投送包裝服務的能力。 |
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提供應急物資投送包裝服務的能力。 |
必備指標 |
|
32.應急物資標識制作能力 |
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進行應急物資標識制作的能力。 |
必備指標 |
|||
33.應急物資自動識別能力 |
具備應急物資標識的信息化識別能力。 |
必備指標 |
|||
應急物資流通加工 |
34.應急物資流通加工能力i(m3/h) |
≥60 |
≥35 |
≥20 |
必備指標 |
a指企業物流業務活動的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企業自行組織或政府、行業等組織的應急相關業務培訓。 |
5.3 綜合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
綜合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包括應急物流運營與管理、應急倉儲設施、應急倉儲設備、應急倉儲作業、應急物資包裝標識、應急物流裝備、應急物資流通加工、應急物資配送,指標要求見表3。
表3 綜合型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要求 |
|||||
指標內容 |
指標要求 |
指標屬性 |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
應急物流運營與管理 |
1.專業人員參加應急培訓情況a |
≥80% |
≥70% |
≥50% |
參考指標 |
2.應急物流預案制修訂 |
制定并每半年修訂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制定并每年修訂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制定企業應急物流預案,應包括組織與分工、應急物流預定任務、應急物流保障資源配置、應急物流措施、應急通信聯絡方法、應急演練要求等內容。 |
必備指標 |
|
3.應急物流演練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80%以上。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70%以上。 |
每年至少應參加1次政府或企業自行組織的應急物流演練。每年參加應急物流演練的人員和車輛累計應達到預案數量的50%以上。 |
必備指標 |
|
4.應急物流保障業績 |
承擔過跨省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承擔過全省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承擔過地市范圍的應急物流保障任務且評價良好。 |
參考指標 |
|
5.應急響應時間(min) |
≤30 |
≤60 |
≤120 |
必備指標 |
|
應急倉儲設施 |
6.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普通倉儲面積(m2) |
≥4000或≥9000 |
≥2000或≥5000 |
≥1000或≥3000 |
必備指標 |
7.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普通食品冷庫容積(m3) |
≥3000或≥7000 |
≥2000或≥5000 |
≥1000或≥3000 |
參考指標 |
|
8.應急24h或48h內可投入自有藥品冷庫容積(m3) |
≥1000或≥3000 |
≥500或≥1000 |
≥300或≥600 |
參考指標 |
|
9.應急可投入收發作業區面積b(m2) |
≥5000 |
≥3500 |
≥2500 |
必備指標 |
|
10.常備或臨時可快速改建的直升機停機坪機位c(個) |
≥5 |
≥3 |
≥1 |
必備指標 |
|
11.與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連接線公路等級和長度(km) |
不低于一級和≤5 |
不低于二級和≤10 |
不低于三級和≤15 |
必備指標 |
|
12.與鐵路裝卸站臺的連接線公路等級和長度(km) |
鐵路專用線直接接入 |
不低于二級和≤15 |
不低于三級和≤20 |
必備指標 |
|
13.與機場的連接線公路等級和長度(km) |
不低于一級和≤40 |
-- |
-- |
參考指標 |
|
應急倉儲設備 |
14.有軌巷道堆垛起重機(臺) |
≥4 |
-- |
-- |
參考指標 |
15.鏈式托盤輸送機(臺) |
≥6 |
-- |
-- |
參考指標 |
|
16.滑塊自動分揀機(套) |
≥1 |
-- |
-- |
參考指標 |
|
17.伸縮皮帶機(套) |
≥2 |
≥1 |
-- |
參考指標 |
|
18.自動分揀系統(套)或自動分揀能力(件/h) |
≥5或≥25000 |
≥3或≥15000 |
≥2或≥10000 |
參考指標 |
|
19.蓄電池平衡重式叉車(臺) |
≥4 |
≥3 |
≥2 |
參考指標 |
|
20.蓄電池倉儲高位叉車(臺) |
≥4 |
≥2 |
-- |
參考指標 |
|
21.蓄電池托盤搬運車(臺) |
≥10 |
≥5 |
-- |
參考指標 |
|
22.內燃平衡重式叉車(臺) |
≥3 |
≥2 |
≥1 |
參考指標 |
|
23.自動搬運機器人(臺) |
有 |
有 |
有 |
參考指標 |
|
24.全自動打包機(臺) |
≥4 |
≥3 |
≥1 |
參考指標 |
|
25.薄膜纏繞機(臺) |
≥4 |
≥2 |
-- |
參考指標 |
|
26.備用發電機(組) |
有 |
有 |
有 |
必備指標 |
|
應急倉儲作業 |
27.機械化作業程度d(%) |
≥65 |
≥40 |
-- |
必備指標 |
28.應急出庫效率e(m3/h) |
≥240 |
≥120 |
≥60 |
必備指標 |
|
29.應急入庫效率f(m3/h) |
≥100 |
≥60 |
≥40 |
必備指標 |
|
應急物資包裝標識 |
30.應急物資投送包裝能力g |
企業自有包裝設備、包裝器具和包裝材料,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提供應急物資投送包裝服務的能力。 |
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提供應急物資投送包裝服務的能力。 |
必備指標 |
|
31.應急物資標識制作能力 |
具備按GB/T 30676-2014的要求進行應急物資標識制作的能力。 |
必備指標 |
|||
32.應急物資自動識別能力 |
具備應急物資標識的信息化識別能力。 |
必備指標 |
|||
應急物流裝備 |
33.應急24h內可投入大型特型笨重物件運輸車h(輛)或總載重量(t) |
≥20或≥1000 |
≥15或≥750 |
≥10或≥500 |
必備指標 |
34.應急24h內可投入冷藏(凍)車(輛)或總載重量(t) |
≥20或≥100 |
≥15或≥75 |
≥10或≥50 |
參考指標 |
|
應急物資流通加工 |
35.應急物資流通加工能力i( m3/h) |
≥60 |
≥35 |
≥20 |
必備指標 |
應急物資配送 |
36.應急物資集貨作業能力j(t/天) |
≥500 |
≥300 |
≥200 |
必備指標 |
37.應急物資配送作業能力(t) |
≥400 |
≥80 |
≥50 |
參考指標 |
|
38.自有城市物流配送車k(輛)或總載重(t) |
≥200或≥400 |
≥100或≥200 |
≥30或≥60 |
參考指標 |
|
39.自有兩輪或三輪車末端配送車數量(輛) |
≥10000 |
≥5000 |
≥1000 |
參考指標 |
|
40.配送無人機 |
有 |
有 |
有 |
參考指標 |
|
41.無人配送車 |
有 |
有 |
有 |
參考指標 |
|
42.路徑優化能力(智能調度能力) |
有 |
有 |
有 |
參考指標 |
|
a指企業物流業務活動的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企業自行組織或政府、行業等組織的應急相關業務培訓。 |
6、評估方法及級別判定
6.1 評估方法
6.1.1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工作可由全國性物流行業組織設立評估機構實施,實施時可根據本文件制定實施細則。
6.1.2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評估工作按照企業自檢、申報,評估機構組織初審、現場評估、審定、公示、通告的程序實施。
6.2 級別判定
6.2.1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分為一、二、三級,一級最高,依次降低。
6.2.2分別滿足表1、表2、表3中一級、二級、三級的必備指標,且分別滿足其參考指標項目數的50%以上,則可判定企業應急物流服務能力達到相應級別。
[1]GB/T 31086-2014 物流企業冷鏈服務要求與能力評估指標
[2]GB/T 29912-2013 城市物流配送汽車選型技術要求
[3]WB/T 1072-2018 應急物流倉儲設施設備配備規范
[4]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9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78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3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