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廈門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物流節現場,菜鳥國際供應鏈總經理趙劍接受媒體采訪。趙劍表示,隨著中國產業鏈不斷高質量增長,國貨尤其是中國品牌出海推動了國際供應鏈轉型升級,對整個跨境物流和供應鏈行業提出更高要求。
“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代工、貼牌生產開始轉型做自主品牌出海,加大創新與研發投入,不斷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趙劍告訴記者,以前,傳統OEM和ODM往往不能直達消費者,了解消費洞察。如今,中國工廠和工貿一體商家依托跨境電商和獨立站直達消費者,對物流的話語權增強。由此,形成需求-設計-制造-物流的閉環供應鏈,需要更加高效、穩定、高質量的國際供應鏈服務。
據介紹,作為一家全球化物流產業互聯網公司,菜鳥的核心戰略布局之一就是全球化。截至目前,菜鳥日均跨境包裹量已近500萬個,在全世界建設六大核心物流樞紐,包括三百萬平米的跨境倉庫,觸達全球100多個國家、300多個港口的空運、陸運以及海運服務。
趙劍稱,我們看到整個國際貿易呈現“小批量”“高頻次”和“碎片化”特點。即每一海外訂單金額“縮水”,但下單頻次攀升。所以,亟需高確定性的端到端跨境物流,來保證“小批量”貨物的收貨安全。同時,這也對海外倉庫存管理的確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合理配置庫存,才能更好把握銷售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整個國際貿易生態體系中的商流和支付數字化程度較高。相比之下,物流仍是跨境生態中的相對薄弱環節,蘊含著下一個平臺級產業互聯網的巨大機會。隨著數字化不斷走向普惠,也將成為國際物流發展的內核驅動力。”
記者了解到,菜鳥一直致力于打造數字化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菜鳥三大智慧物流中樞eHub已經陸續在列日、吉隆坡和中國香港啟動,通過輕量化手持終端LEMO PDA、數字通關等硬核技術,進一步提升跨境物流的數字化能力。此外,菜鳥海外倉智慧供應鏈系統“貨運參謀”,可以實現海外倉配預估報價、備貨指導、庫存管理等一鍵操作。
趙劍告訴記者:“在全球疫情等多重不確定因素下,菜鳥希望與物流伙伴共同服務跨境電商市場,通過數字化創新與資源共振,為全球中小企業與消費者提供穩定高效的一站式、端到端物流體驗。”
據悉,全球5000多個來90多個國家的品牌、商家通過菜鳥保稅網絡進入中國,可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國際品牌極速收貨體驗。此外,菜鳥出口貨運為中小企業跨境B2B業務提供海運、空運、陸運以及多式聯運的物流解決方案,實現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港,64個國家和地區到門服務,為中國品牌出海打造了數智化的全鏈路、全庫存、全渠道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6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6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4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7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