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運平臺Shifl報告稱,2022年第一季度,美國GDP下降1.4%,這讓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憂心忡忡。
隨著有關貨運衰退和海運現貨運價下降的言論出現,跨太平洋貨運航線也開始受到影響。
由于之前強勁的訂單和消費者需求,美國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進口量創下紀錄,較2021年第四季度已經創紀錄的高點增長了4.77%。
目前中國的需求下降和疫情封鎖使得美國西海岸港口的擁堵有所緩解,而今年4月到美國西海岸港口的總運輸時間大幅縮短。
更具體地說,從中國到洛杉磯和長灘港的運輸時間減少了85%,從2021年12月的50天減少到2022年4月的27天。然而,它仍然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在西海岸的擁堵高峰期,客戶將貨物轉移到東海岸港口,結果導致擁堵轉移到東海岸。紐約港口貨物運輸時間從40天增加到50天,同比增加了20%,比疫情前的水平增加了85%。
Shifl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habsie Levy表示:“不過,我們預計東海岸港口的擁堵狀況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緩解,因為需求減少和空白航行的影響將在紐約港感受到,盡管由于運輸時間較長,會比西海岸港口晚一點。”
但是有一個不平衡的因素。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ILWU)與海運碼頭運營商之間的勞工談判將于5月12日開始,談判結果未知。海運市場一直擔心,如果談判進展不順利,美國西海岸港口的運營可能會中斷,并加劇東海岸港口的擁堵。
另外,Shifl報告表示,受疫情影響,中美貿易航線的貨運量有所減少,集裝箱現貨運價持續下跌。
“正如我們之前預測的那樣,現貨運價持續下降的核心原因是我們從客戶數據中看到的美國需求減少。2022年4月,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繼續下降,中國-美西降至7000-8000美元,中國-美東降至9000-10000美元左右。”Shabsie Levy說道。
“船公司一直試圖通過實施空白航行來應對現貨運價的下降,同時試圖將托運人鎖定在長期合同上,以期延長他們的增長期。”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6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4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43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7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