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2018年01月24日公眾號草根匯物流整理的“支付寶、微信的車牌付來了!銀行及物流平臺們的ETC物流后市場尚能安否!”這篇文章,內容主要是講在河南、陜西部分收費站,車主可通過綁定支付寶直接實現如ETC卡一樣的不停車交費;微信通過小程序“高速E行”也可在山東高速部分地方實現不停車交費。
去年也從網上了解到支付寶在上海一些停車場實現不停車交費,并進行相應的操作說明;前兩天,也傳出亞馬遜無人店在內部試運行一年會正式對公眾開放;國內近一兩年也在嘗試無人店、無人貨架等基于視頻識別、RFID芯片技術、電子支付等技術的無人化商業模式。
所以,就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的技術來說,實現不停車收費在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
關于上文報道的幾個疑問:
1、從資料來看,目前支付寶等的不停車收費還限于乘用車范圍,也就是私家車、小轎車之類;尚未應用到物流的貨車;
2、試點范圍尚在河南、陜西、山東部分省市;
3、通行費支付有限額;目前金額來看只是一百元左右。
這說明了,這個事BAT已經在干了,雖然暫時只是在小范圍嘗試;但以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技術、經濟、規模優勢,象在他們進入其它領域一樣,他們要全面鋪開只是時間問題。
支付寶等在公路收費領域的發展預測
目前ETC市場格局,主要還是由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負責各地卡的發行、經銷,也有部分物流信息平臺和地方高速ETC卡發行機構合作成為卡的分銷機構(目前做得比較早和規模比較大的是貨車幫等);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部分省市高速公路收費機構合作,為其提供除ETC卡以外的另一種高速通行費收繳渠道,從方方面面看也是一種多贏的行為。
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參與高速公路通行費支付事務可能的步驟是:
首先,支付寶等應該會擴大和更多各地高速管理機構合作,爭取做到乘用車通行費支付的全國范圍聯通;
第二步,逐漸擴大支付金額限制,從小額支付向更大額支付過渡;
第三步,逐漸會和各地高速洽談貨運車通行費的支付,通過區域試點、金額控制的模式,逐漸拓展支付寶等的使用范圍;
支付寶等能否擴大在高速通行費支付領域的業務,主要取決于支付寶和各地高速管理機構的利益分成機制,甚至在早期還要先給各地高速機構一些甜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能夠讓高速收費降本增效;也包括和高速收費管理機構之間的資金劃轉機制是否合理,資金安全、數據安全也是高速管理機構考慮的問題。
從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進入其它商業領域過程來看,具有雄厚市場、技術、資金實力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必然會進入包括高速通行費支付在內的一些國家壟斷行業;技術實現上沒有問題,也具有共同的消費群體,大部分情況下能實現共贏的關系,是否能推行,在已全面推行市場經濟的中國,無非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政策走勢試看一段決策層講話:在1月23-26日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解讀了中國的經濟政策。未來中國要繼續推動全面對外開放,加強與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創造有吸引力的國內投資環境。)
所以,個人判斷,支付寶將會按上面分析的步驟,一步步地滲透到高速通行費的支付業務上,不僅適用于私家小車、乘用車,還會逐漸延伸到1400萬甚至更多的物流車輛上;時間應該在五年內就會完成。屆時,不僅支付寶會介入這個業務,包括微信支付平臺、銀聯的支付平臺還有其它部分有實力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會參與競爭。
再延伸一下,不僅在高速通行費的支付上,就物流領域來說,油、輪胎、配件、維修、勞務工等的產業鏈也會引入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做為支付工具;無論這個商品或服務的提供方是壟斷部門控制的,還是社會性商業機構經營的,具有頭部效應、壟斷實力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會不斷地進入,作為其新的入口;而且,這個趨勢已現,并有相應案例,正在蠶食之中。
以ETC產業鏈為例,看第三方支付平臺進入下各方的應變之策
1、各地高速卡發行、管理機構
各地卡發行、管理機構的職能和角色仍舊不變;通行費依是政府的收入,以費養路;但收費公路的時限、標準會更加透明化;
1)ETC卡仍將是主要的高速通行付費工具之一,但在其功能、使用便利性、服務價值上會不斷地提升;
2)會不斷引入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優化高速通行費收費體驗;
3)作好第三方支付工具良性競合引導。
2、物流平臺等ETC卡的經、分銷機構
1、物流平臺應發揮其互聯網平臺的優勢,利用其技術、網絡、資源、數據優勢,吸引更多、更大范圍的地方高速卡管理機構合作;
2、發揮規模優勢,降低卡采購成本,為卡使用機構和人提供更具有成本競爭性的卡;
3、發揮技術優勢,融合各地卡產品,和各地卡管理機構協作,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統一的虛擬卡產品,方便卡使用者;
無論ETC產業鏈今后如何競爭,最終將會給司機帶來好處,司機增加了通行費支付的渠道和工具,充分的競爭會帶來價格的透明和更市場化的價格,也可以給司機帶來其它的增值服務。
在跨界競爭趨勢下,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等新平臺、新能力,攜其體系內的資源、技術、用戶、大數據,必然會進入油、配件及其它車后的市場,以支付為突破口,會攪動原來的產業鏈條重新布局。現在,我們或者正在這個產業鏈條中或準備進入,支付寶來了,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要調整布局嗎?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0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4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