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海運“一箱難求”、物流時效低、運力不足等困難,廣東省內海關會同各有關單位持續發力提高口岸物流運作效率。據統計,10月廣東海運方式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8.35小時,出口1.56小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0月份,美國加州長灘港和洛杉磯港一度有近百艘集裝箱船無法停靠碼頭卸貨。而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準班率數據,10月底亞洲—美西航線上洛杉磯港的準班率為0,長灘港準班率也僅為14.29%。
在歐美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海運費用攀升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外貿出口企業反映貨物壓港、交貨延遲、資金無法回籠造成的經營困難已遠超預期。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等日本三大海運公司近日表示,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集裝箱不足問題在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運費將可能繼續上漲。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劉紅介紹,廣東省內海關精準服務企業需求,從海運物流各環節堵點難點入手,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經濟發展暢通血脈經絡。
江門海關所屬新會海關關員到廣東新會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了解集裝箱生產情況。新會海關供圖。
為解決廣東出口企業所需的航運集裝箱不足問題,海關將原來傳統的集裝箱運抵申報,優化為企業先申報,集裝箱放行后到買方指定地點裝貨、與貨物一同出境的模式,解決企業產品快速交付、配貨出口等問題,實現“出廠即入場、出場即放行”。
海關為企業提供預約通關服務,以“現場監管+視頻監控”實現新造集裝箱出口“隨到隨驗”,壓縮查驗通關各環節時效,加快釋放新造集裝箱產能。據統計,今年1-10月廣東省內海關共監管新造出口集裝箱70萬個自然箱,同比增長182%。在海關支持下,全球最大的干貨集裝箱專業生產企業“南方中集”生產的空箱能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查驗,整體通關時間壓縮50%,企業今年以來新造集裝箱數量和貨值,分別增加了2.5倍和5倍以上。
同時,遵循企業意愿加快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實現貨物運抵后快速提離,結合企業進出口計劃,疊加“直提直裝”等改革試點,開辟綠色通道,辦理預約通關,提升報關單24小時放行率及船舶檢查檢疫效率,為企業持續壓縮通關時間。優化集裝箱空箱布控、檢查和非侵入式先期機檢,提升空箱周轉率。
針對因海運碼頭擁堵導致加工貿易企業貨物壓港的難題,海關指導企業通過“廠外設倉”保稅政策增加保稅貨物存放場所,緩解倉儲壓力。如黃埔海關今年以來已為東莞地區35家出口企業辦理“廠外設倉”手續,增加倉儲面積超過59.9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企業庫容壓力。
美國政府9日提出一項撥款計劃應對主要港口阻塞問題,以緩解供應鏈僵局和由此產生的物價上漲壓力。白宮在9日發布的一份簡報中說:“這項計劃將提供一份路線圖,為修復過時的基礎設施和為大型貨船深化港口提供40多億美元的資金。”
根據計劃,港口可以將現有項目中未動用的資金用于解決當前的擁堵危機。例如佐治亞州薩凡納港將能夠重新分配超過800萬美元的資金,用于建立五個臨時內陸集裝箱堆場,以減少碼頭擁堵。這些臨時站點將允許佐治亞州港口管理局將成千上萬的集裝箱移出碼頭,騰出空間卸載集裝箱并更快地將集裝箱運往內陸。
美國政府表示,還將在未來45天內為港口撥款2.4億美元,并在60天內確定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在沿海港口和內河航道的建設項目。
美國政府官員還表示,一旦總統拜登簽署國會上周批準的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支出法案,將有170億美元用于港口和水路建設。
港口擁堵和供應鏈阻塞加大了物價壓力,10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上升0.6%。天然氣和蔬菜的批發成本均大幅上漲,是導致PPI大漲的主要因素。自1月份以來,批發價格每個月都至少攀升了0.5%。在疫情之前,平均每月增長不到0.2%。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3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93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3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5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9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