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剖物流行業訂單推送策略。
1、why:為什么要做在途監控
2、how:在途監控方法論
3、思考:在途監控的難點
物流的本質是物品從A點到B點的移動。
移動過程中有極多異常場景,如何保證物品安全抵達?核心在于在途管理。
在途監控的目的是為保障貨物安全。這是貨主與平臺的需求,而非司機的需求。
對于貨主,其需求為線上隨時看到貨物進度。對于平臺,其需求為監控司機在途履約質量,把控交付。
這屬于TMS的范疇了,行業內在途監控做得好的平臺并不多。
先說一個萬能的在途監控方法論:靠發到結。
一張圖概述下:
靠臺:從A點移動到B點的過程中,需要先靠臺(到達)A點。
司機取貨前需監控司機:
是否前往裝貨地--產品設計:手動點擊前往取貨地
是否會遲到/放鴿子--產品設計:后臺根據距離判定
是否到達裝貨地--產品設計:自動到場簽到(電子圍欄)
發車:到達A點后,司機需及時裝貨發車。
發車前需監控司機:
貨物是否完整裝上車--產品設計:裝貨拍照&封簽拍照
到場車輛是否與約定車輛一致--產品設計:車牌號拍照
是否按時裝貨發車--產品設計:手動點擊發車
在途中:離開A點前往B點的過程。
在途中需監控司機:
位置是否丟失--產品設計:后臺判定
是否偏航--產品設計:后臺判定
是否可能遲到--產品設計:后臺計算
到達:司機到達B點后,需等卸貨完成,達成交付。
到達需監控司機:
是否到達卸貨地--產品設計:自動到場簽到(電子圍欄)
是否卸貨完成--產品設計:解封簽拍照&卸貨拍照
結束:貨物完成交付,運送完成。
需監控是否訂單完結--產品設計:貨主收貨確認&司機手動點擊完成
在途監控按照上述環節做,基本就能及格水平了,想要達到80分得解決更大的難題。
在途監控的核心點:正常場景都好解決,難就難在異常場景的cover。
大部分司機都會按節點執行,但是不按節點執行怎么辦?
尤其是:司機定位獲取不到&未按規履約。
如何解決司機定位獲取?
目前沒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法,我們看看其它平臺是如何解決的:
順豐是通過車輛強制裝GPS解決
運滿滿偏向于APP強提醒開定位
與中交興路合作獲取
如何解決未按規履約?
回歸平臺治理的思路,核心是立法:履約規則,明確什么是紅線,對應懲罰措施。
這屬于司機教育了,是一條大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通過教育與規則讓每一個司機都能變為“好司機”,可以是平臺的長期目標。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7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2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