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柴油)排量:不大于2.5L、貨廂內部寬度不大于2100mm……隨著兩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這一意見稿的發布,可謂是在藍牌輕卡市場平地一聲驚雷。
這個政策所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廣大藍牌卡友,輕卡經銷商們更是百感交集,最近兩天,卡車之家咨詢了湖北以及河南兩地的經銷商,從他們口中了解到了一些當地輕卡市場的動向。
● 合規藍牌波及不大 超重輕卡升牌或停業
為從產品源頭有效消除輕型貨車“大噸小標”,8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公開征求對《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意見稿中擬發布了對輕型貨車相關技術要求。相較于今年年初在朋友圈穿的沸沸揚揚的要求來說,整體沒有什么改動。
盡管該意見稿為擬發布,但是大方向應該是不會改變的。在該意見稿的附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第四點意見較為關鍵:
4、總質量超過3500kg的輕型貨車(不包含客廂式運輸車)車輛結構配置技術要求:
①輪胎負荷不大于總質量的1.4倍。輪胎名義斷面寬度不超過7.00in(英制)或者不超過195mm(公制);
②發動機(柴油)排量:不大于2.5L(不包括冷藏車);
③貨廂內部寬度不大于2100mm。
由于在21年之前,并沒有明確規定藍牌輕卡在制造時需要遵守什么規定和規則,所以,很多現役輕卡其實發動機排量都≥2.5L。那么這些不符合附件要求的輕卡應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行業巨變”呢?
根據征求意見稿中第六條 推進在用“大噸小標”輕型貨車治理 中所言,卡友們所購入的不合規輕卡,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變更,至于最后是藍牌還是黃牌,會根據最終的車輛型號參數來確定變更手續。
● 滯銷、降價 2.5L意見稿后經銷商現狀
自19年輕卡大噸小標事件后,藍牌輕卡車主以及經銷商們就變成了眾矢之的。各地區對超載輕卡的監管可謂是非常嚴格,在意見稿擬發布之前,有些地區對需要登記上牌的輕卡車輛就有了一套自己的等級標準。如今,兩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這一意見稿發布后,又會對輕卡市場造成怎樣的動蕩呢?
“其實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在20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有計劃地向合規化輕卡過渡轉型,如今我們這里的在展車型都是滿足意見稿中所提出的要求的,個別車輛換了輪胎換了貨箱,就滿足要求了”,在采訪到武漢某品牌經銷商時,他如實說到“雖然這個意見稿對我們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在銷售車輛時,大部分用戶還是想要能夠多拉一些的車型,在銷量上,確實受到了影響。”
“由于洪水、疫情的影響,我們這邊的業績最近非常慘淡了。2.5L意見稿發布之前,零零散散的還會有客戶來看車、選車,現在真的有點門可羅雀了。”來自河南的經銷商無奈的告訴筆者,“我們這邊的客戶散戶對寬體車廂的需求量比較大,2100mm內寬的貨箱滿足不了他們的裝卸需求。這個意見稿出來之后看他們的態度是準備轉行賣車了(現役車型為寬體車型)”
藍牌輕卡入行門檻低,C牌照就能駕駛運營。隨著法規要求的逐漸明晰,很多不合規的輕卡車輛只能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變更,如果藍牌變黃牌了,就喪失了之前藍牌輕卡所特有的優勢。“藍牌升黃牌不僅耗時耗財,路權也沒藍牌有優勢,反正如果這個政策真的實施發布了,我是準備賣車轉行了。”其實跟這位卡友有同樣想法的人有很多,一開始加入輕卡運輸大軍就是看中了其門檻低與路權紅利的優勢,隨著政策與監管越來越嚴格,很多人都起來轉行賣車的念頭。
“今年市場行情其實本來就不是特別好,隨著2.5L意見稿的出現,周邊的經銷商都開始對自家的產品進行降價,我們沒辦法,只好也跟著降價。”來自武漢的另一位經銷商告訴卡友。
輕卡問題由來已久,主機廠、經銷商、卡友都盼著輕卡解決政策的來臨。如今,國家對輕卡產品需求的大方向或許已經明了,不過相較于卡友們一開始的猜測,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容易的接受。國家制定政策,其初衷也是為了更好地穩定市場以及維護道路交通的安全。
目前,兩部委聯合下達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尚在征求意見的階段,大家也可在2021年9月4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郵編:100804),請在信封上注明“《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字樣。
2、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qiche@miit.gov.cn;或者通過傳真方式將意見發送至:010-66013726。
● 小結
先是藍牌輕卡年檢增添稱重項目,再到兩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可以看出,國家對治理藍牌輕卡“大噸小標”這一事件可謂是勢在必行。
在此,小編也希望各位卡友們道路運輸時還是要以安全、合規化為主,順政策而行才能更好地賺錢不是嗎?(文/李韌)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20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3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01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