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企業物流效率能力分析時,我們一般可以從如下兩個維度來進行物流效率能力的構成:
一是從流程的維度分析每個細分流程中資源的使用效率,此時物流效率能力可以分為物流人員的效率、物流設備的效率以及物流設施的效率,其中設施的效率主要是指面積利用率。
二是功能的維度分析物流效率能力,此時可以將企業物流效率能力拆分為運輸效率、倉儲效率、搬運效率、配送效率、網絡效率等。
在物流效率能力的評估上,我們以生產物流環節為例,生產物流環節是指從供應商發出物料,經過VMI、邊線倉直至產線的全部過程,整個過程涉及的流程包括卸貨、檢驗、入庫理貨、上架等。因此在物流效率能力的評估上,我們可以構建每個流程中涉及到的資源利用率指標體系。
以卸貨流程為例,我們從以下三個大類進行物流效率能力的評估劃分:
一是物流人員的效率能力評估,即通過計算流程中人員空閑時間比率進行評估;
二是物流設備的效率能力評估:即通過計算流程中設備缺貨時間比率、車輛平均卸貨時間等進行評估;
三是物流設施的效率能力評估:即通過計算月臺缺貨時間比率等進行評估。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通過數學模型預測、數據可視化以及構建三維場景,制作出各個流程的資源利用率預警看板,從而進行物流效率能力的預警,例如上圖中紅色的點表示在該時間圖表對應的資源將會出現不足,提醒企業應提前部署應對計劃。
我們可以從功能維度和流程維度兩個方面提升企業的物流效率能力:
一是從功能維度入手。功能維度效率主要是通過指標衡量流動性,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在計劃和調度上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方法提升企業物流效率能力,結合智能化物流設備如AGV、智能提升機等,并使用信息化系統對ERP、設備等進行集成。
二是從流程維度入手。以生產物流為例,我們可以將其流程刻畫至非常細微的程度,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每個小流程出發對其每個流程物流人員、物流設備、物流設施效率做提升,達到總效率提升的結果。以流程維度提升物流效率能力時,我們還需要以系統性的視角來思考局部的改進對整體的影響是好是壞。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96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2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