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6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了《2020科學技術白皮書》(《令和2年版科學技術白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栋灼分赋觯S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蔓延,全球的日常經濟生活、公共服務和各類產業都受到嚴重影響,未來的社會形態可能發生變革。因此,日本加速實現超智能“社會5.0”(Society 5.0),通過最先進的科技應對未來社會變化,解決當前和未來的社會問題,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白皮書》從實施科技預測舉措、預測2040年實現的技術以及推進未來社會的研發項目等方面,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目標,描繪了科技發展下未來社會的圖景及路徑,并推行四大政策措施以加快“社會5.0”進程。本文就其主要內容進行摘編。
一、實施科技預測舉措,促進可持續發展
《白皮書》指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應通過“反向鑄造”理念,不局限于當前現狀,而基于未來預測進行思考。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生物技術等技術的出現,中美技術霸權之爭、英國脫歐等國際形勢的波動以及人們價值觀和生活觀的多樣化,社會變革迅速推進,未來可預見性下降。因此,為應對當前及未來變化,日本對科技未來進行預測,利用科技主動創造未來社會景象,擴大未來社會可能性和選擇,從而引領變革。
1960年,日本科技未來預測由科學技術廳首先提議,旨在建立“通往21世紀的階梯”;自1970年開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啟動了“技術預測”,以預測科技趨勢;20世紀90年代末以后,科技未來預測成為了國際社會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期待,同時也成為對未來社會全方位的預測工具。當前,科技未來預測已得到各國政府和智庫機構高度重視。日本科技未來預測從多個視角進行分析預測,以數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理性社會為前提,通過提高醫療和健康技術來延長壽命,通過增強虛擬活動來實現生活的多元化,與數據產業、服務產業等新興產業的興起相結合,引領未來社會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
二、預測2040年技術發展,描繪未來社會愿景
自1971年以來,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NISTEP)每五年開展一次“科技預測調查”,以預測科技與社會未來的關系,從而制定《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至今,日本已經開展了11次科技預測調查。2019年11月,NISTEP 發布了《第11次科學技術預測調查報告》。此次調查以2040年為預測目標,繪制了“科技發展下未來社會的圖景”,預測了“科技發展的市場前景”,并提出了50個未來社會的構想。這些構想總結為人文、包容、可持續和求知四個關鍵詞。在此基礎上,日本將“社會5.0”進一步描繪為從有形到無形、從個人到社會的可視化景象,并描繪了預計2040年實現的37項新技術和服務。具體詳見表1。
表1 預計2040年實現的37項新技術
三、推進未來研發項目,實現未來社會愿景
隨著社會變革的迅速推進和未來不確定性的加劇,日本從中長期角度主動打造未來社會的景象。基于此,日本政府將1995年頒布的《科學技術基本法》修訂成《科學技術創新基本法》,提出了“提高科技水平”和“促進創新創造”并駕齊驅的概念,將法學和哲學等多個人文科學列為新的支援對象;另外,根據《科學技術基本法》,日本政府制定了《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從長遠角度實施系統的、一致的科技政策。這些措施旨在為未來社會制定計劃。為實現未來社會描繪的愿景,推進研發進度,日本開展了一系列研發項目,具體如下:
1.“登月型”研發制度
日本2019年初啟動了旨在復興科技創新立國的新項目——“登月型”研發制度,著眼于實現30年后未來社會的急需技術(如研發與人類具有同等能力的機器人,以及在網絡虛擬空間里代替人類工作的虛擬替身等),以引領社會變革。該制度于2018年12月形成基本思路,2019年12月明確研發業務。與2013年設立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計劃”(ImPACT)相比,“登月型”研發制度對“ImPACT”進行了改善與強化,以促進產出更多的破壞性創新成果、推動更為大膽的挑戰性研發為主。該制度明確了六大目標:一是開發機器人和多人遠程操作的虛擬替身技術(用于執行大規模復雜任務),為年輕人和老年人追求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礎;二是實現疾病的超早期預測和預防;三是實現人工智能(AI)與機器人的共同進步,具體表現為研制可以自主學習、行動并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機器人,開發與人類具有相同或更高身體能力且可與人類共同成長的 AI 機器人;四是針對地球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循環利用;五是充分利用有待開發的生物資源,在全球范圍開創合理的、無浪費的可持續供應糧食產業;六是實現能帶動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通用量子計算機。這些目標一旦實現,對未來產業和社會將產生巨大影響,并可能改變未來社會體系。這些目標計劃于2050年前全部達成。
2. 技術創新中心計劃
實現經濟復蘇并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繼續生存,必須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的基礎實力。因此,文部科學?。∕EXT)于2013年啟動了技術創新中心(COI)計劃。該計劃以10年后的社會愿景為出發點來設置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由企業來牽頭進行產研合作,構建大型研究開發中心,集中開展研發活動。該計劃制定了三個愿景:(1)確保人口少子老齡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構建豐富的生活環境,建成繁榮、受尊敬的國家;(3)構筑活力可持續的社會。
3. 科學未來館
科學未來館為公眾提供一個場所,將非專家來訪者和研究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思考和探討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為建立一個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高度融合的未來社會,科學未來館永久展出“計算機與自然”展覽。此外,日本科學未來館開放實驗室是研究人員和公民創造尖端科學技術的開放實驗場所。
4. 2025 年大阪世界博覽會
日本擬于2025年4月-10月舉辦國際博覽會,主題是“構建未來社會,想象明日生活”(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目前,針對該世博會,日本經濟產業省共進行了8次討論,聽取了131位專家的意見,以加深對主題和場館規劃等各領域的審議。世博會成為體現為“社會5.0”超智能場館,并挑戰新技術、服務和系統的展示及社會實施。另外,世博會從企劃階段開始征求民間企業的意見,并積極尋求參與。
5. 打造智能城市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來解決城市和區域問題,實現“社會5.0”目標的重要產物。日本政府相關各府省與地方公共團體、企業、大學等合作,推進了超過100個智能城市的項目。此外,松下股份有限公司的 Sastinabu Smilttown、豐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 Won City 等企業獨自提出智能城市構想,并主導建設智能城市。
四、促進科技振興,打造“社會5.0”
日本于1996年開始制定為期5年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第1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了日本未來將實施長期、系統、連貫的科技政策,《第2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和《第3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強調了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第4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重點關注科技與其他領域的融合。當前的《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實現“社會5.0”的必要技術(網絡安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促進研發核心技術,明確了國家未來的基本目標。其基本目標包括:①實現可持續增長和區域社會自律性發展;②確保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和生活保障,實現富裕、高品質的生活;③應對全球挑戰,為世界發展做出貢獻;④持續創造知識資產。為實現這些基本目標,日本不僅需要重視預見未來的前瞻性和戰略性力量,以及準確應對多種變化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能力,還需要在國際化的、開放的創新體系中開展競爭與合作?;诖?,日本大力推行四大政策措施,具體如下:
1. 以制造業為核心創造新價值和服務
在經濟和社會的狀態及產業結構急劇變化下,日本以制造業為核心,靈活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基于互聯網和物聯網,打造世界領先的“社會5.0”,不斷創造新價值和新服務。為了盡快實現超智能社會,日本政府將優先推進《科技創新綜合戰略2015》中確定的11個系統的建設工作,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建立共同的超智能社會服務平臺,實現各個服務和業務系統之間的互通協作。
2. 積極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
為實現《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的基本目標,日本全面動員進行科技創新,預定了13個重點課題。這13個課題為:確保能源穩定供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資源穩定供應,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保證食品穩定供應;實現世界最尖端的醫療技術,建成健康長壽社會;建設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基礎;研究延長高效高性能基礎設施使用壽命的對策;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應對自然災害;確保食品安全、生活環境及衛生條件;確保網絡安全;解決國家安全保障相關問題;應對全球性氣候變化;應對生物多樣性挑戰。
3. 強化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力量
為靈活有效地應對今后可能發生的各種變化,在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方面,日本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明確青年研究人員的職業發展道路,營造充分發揮青年研究人員才能和創意的環境;在夯實研究基礎方面,大力推進學術研究和基礎研究,推進相關改革,如實施科研經費改革、強化戰略性基礎研究、加強跨學科和跨領域研究等;在推進研究資金改革方面,日本政府將同時推進基礎性經費和公募型資金的改革,實現最優政策組合。
4. 構建人才、知識和資金良性循環的體系
為構建人才、知識和資金良性循環的體系,日本政府加強產學研合作,調動風險投資企業的積極性,消除人才、知識和資金之間存在的障礙,具體包括:強化開放創新的體制框架,大力發展敢于挑戰新事業的中小企業和風險投資企業,靈活利用國際知識產權和標準化戰略,重新審視和調整創新創造相關制度,構建有利于“地方創造”的創新體系。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1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9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03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