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超市快送新開店/倉時客單價比較低,之后,客單價會逐步增高。因為用戶多次在到家平臺購物后逐步習慣,有了更多熟悉的商品,更可能把到家平臺當成主要購物渠道。
大部分用戶下單完想要的商品后,都會瀏覽看看其它品類和商品,會主動想還需要什么商品。肯德基自助點餐機客單價更高也是同樣的道理。叮咚買菜每單平均購買件數7件,大于線下門店平均購買件數。
對于到家平臺而言,會持續觀察客單價增長情況,如果客單價增長異常,那么就需要做相應調整,可能是品類結構問題,宣傳拉新問題等。
2000年在北京成立的“E國網”是筆者所知最早的到家零售企業,其推出的“E國一小時”配送服務,能覆蓋北京市區大半區域,當時,e國真能做到訂貨后1小時到貨,其經營的商品以快消品為主。
e國網成立于1919年4月,是國內最早一批電子商務網站,此時還沒有淘寶、京東等企業,當時最有知名度的電子商務網站是王峻濤創辦的8848。
到家零售發展階段可以劃分成以下3部分:
(1)啟蒙時代:基于PC互聯網的到家零售,主要在2012年之前,比如e國網,鄰味網,淘常州等。
(2)混戰時代:移動互聯網興起,大概2012年到2016年,O2O大戰,各種企業摸索超市快送解決方案,比如京東到家、多點、愛鮮蜂、在家點點等。
(3)突圍時代:經過試錯模式,出現了四大模式,即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平臺模式-京東到家、餓了么商超頻道;新零售超市模式-盒馬鮮生;傳統超市模式-永輝生活、多點。
在某些城市,到家零售已經是主流零售業態:以上海為例,到家零售每天單量估計90萬單,每天覆蓋90萬家庭或個人,每月覆蓋540萬家庭或個人,已經是主流零售業態。
(1)盒馬鮮生上海55家門店,估計店均線上6000單,每天33萬單;
(2)叮咚買菜上海254個倉,估計倉均線上1000單,每天25萬單;
(3)還有每日優鮮、美團買菜、京東到家、多點、美團餓了么等。
與超市連鎖店相比,到家零售網絡效應更強,未來會強者更強,弱者很難進場直接競爭,到家零售領域是巨頭的天下。
到家零售是便利店和大賣場之間的互補業態:到家零售比大賣場更便捷,比便利店商品更齊全,所以從需求來看,到家零售是大賣場和便利店的互補業態。
(1)大賣場的特點是商品豐富,價格實惠,但購物不方便不便捷;
(2)便利店的特點是購買很方便,但商品不豐富,價格不實惠;
(3)到家零售購物方便(30分鐘到家),商品也豐富(比便利店豐富),但價格不實惠。
總結以上,從供應鏈SKU端看,到家零售介于大賣場和便利店之間,更好滿足某些購物場景需求。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2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1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8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8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1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