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追逐 “航運大國” 夢,再出新招。
2020年12月23日,根據韓國海洋事務與漁業部(MOF)的要求,包括現代商船(HMM)、長錦商船(Sinokor)、森羅商船(SM Line)、泛洋海運(Pan Ocean)和興亞海運(Heung-A Line)在內的五家韓國班輪公司,簽署了一份共享協議,(暫定名 K-Alliance)。
根據協議,K聯盟將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共同提供東南亞地區的航線服務。
▲五家韓國班輪公司通過視頻會議形式簽署協議
據了解,該聯盟之所以瞄準東南亞市場,主要由于當前東南亞地區正成為全球新的制造基地,尤其是越南等國,擁有極大的潛在運輸需求。
但在韓國國內,共有14家主要班輪公司,競爭十分激烈。韓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韓國班輪公司在韓國-東南亞航線的總運力為48萬TEU,占所有市場份額的40%。
但由于其他國家的企業大舉擴張運力,韓國班輪公司的市場份額正面臨挑戰。
韓國海洋事務與漁業部表示,這是韓國航運業為獲得規模優勢,首次嘗試組建聯盟。旨在通過部署更環保的現代化船舶、聯合使用港口設施和集裝箱等方式,為班輪公司節省成本。
不過該部門進一步強調,并沒有強迫企業加入K聯盟,但歡迎其他韓國班輪公司隨時加入,可以與現有的成員企業進行協商。
▲HMM和長錦商船躋身全球運力排行榜前20
根據 Alphaliner 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5日,這五家韓國班輪公司的總運力接近 90萬TEU。
其中,HMM和長錦商船躋身全球運力排行榜前20,分別為 719026TEU和 97823TEU。
韓國的 “航運大國” 情結,由來已久。但在2017年該國最大的班輪公司韓進海運破產后,一場美夢逐漸變為噩夢。
在韓進海運破產后,韓國政府曾策劃成立韓國航運伙伴關系(Korea Shipping Partnership,KSP)。這是一個由韓國全部14家班輪公司組成的準聯盟。
但最終,這一嘗試以失敗告終,因為企業并不齊心。
不甘夢碎的韓國政府,于2018年出臺了重磅政策——《韓國振興航運五年計劃(2018-2022)》,涉及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穩定貨源、建造更多新型船舶以及通過創新提高管理水平等諸多方面。同時,還成立了韓國海事集團(KMC),為韓國班輪公司提供各種形式的金融支持。
在五年規劃的基礎上,韓國海洋事務與漁業部于2019年再放大招,明確將整合國內班輪公司。主要包括:2019年至2020年,在企業 “自發參與” 的前提下,將韓國國內主要班輪公司,從8家整合到6家以內。
為了鼓勵班輪公司自發整合,韓國政府還為參與企業準備了 “大禮包”,如購買企業債券、減免企業港口設施費用等。
總而言之,韓國政府不惜出錢、出力,一切都為了實現 “到2022年成為世界第五大航運國” 這一終極目標。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6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4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43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7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