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為大家簡述一些疫情影響下的德國的物流現狀。
首先我們來說說物流,物流二字人人知曉,但它究竟是什么東西,許多人其實并不了解。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涵蓋了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過程。一個產品從誕生需求,到生產,直到最終送到用戶手中,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屬于物流范疇。
羅馬非一日建成,德國物流的輝煌也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兩德剛統一時,由于東西德工業基礎和發展狀況不平衡,于是德國政府開始著手規劃和發展國內物流園區,整合物流資源,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給予物流業最大限度的支持,以此激活了國內的物資運轉和經濟活力。隨著生產力發展和資本的積累,企業不斷尋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渠道,在這一過程中,物流產業得到不斷發展,德國也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經濟實力,逐漸成為了歐洲物流業的先行者。目前,德國物流業是僅次于機械和汽車制造業的國內第三大產業。
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物流成功的因素也分為許多方面。從地理位置上看,德國位于歐洲中心,歐盟約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德國周邊500公里范圍內,這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和購買力,也給德國的對外貿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每年流入德國的外國直投金額在歐洲名列前茅,僅從對外貿易總額來看,德國位列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當然,這都是以德國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基礎的,德國有全歐洲最密集的運輸網絡,公路和鐵路密度為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而且各大城市均有物流園區,平均面積高達140萬平方米。隨著德國物流行業作業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自動化作業極大節約了物流成本。
此外,德國有360多所高校(其中167所是應用技術大學),高水平的教育加上德國8200多萬的人口,誕生了充足、合格的技術勞動力。德國共有六萬多家物流企業,物流從業者超過250萬,其中95%以上都受過專業教育,且具備外語技能,高質量的勞動力再加上德國健全的物流法規,如《商法典》《道路貨運法》等,使德國物流如虎添翼,在國際上展現了強勁的實力。
疫情對世界各國物流帶來了巨大影響,對德國物流也不例外。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于今年四月提到,新冠病毒已經導致歐洲部分地區物流停滯,一些相關的物流活動被推遲。但為了確保超市、藥店的供應和運輸業、物流業的正常運行,產品的運輸和供應將會繼續進行。
為了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德國政府和物流公司紛紛推出一系列措施。例如:
● 聯邦交通部決定,為了應對特殊時期,今后將允許調整每日和每周的駕駛時間。即每周的日駕駛時間可以延長到十小時,但延長時間不超過五次。司機可以連續兩天減少休息時間,但必須保證在連續的四周內休假四次,其中兩周定期休假。
● 為了防止冠狀病毒導致的物料供應短缺,聯邦各州放寬了周日和節假日的限行禁令,目前,聯邦州所有貨物運輸車輛都不受周日和節假日限行禁令的限制。為了緩解運輸壓力,聯邦交通部也放寬了對在德國沒有注冊辦事處或機構的運輸限制。
● 聯邦交通部與各停車場和公路服務區達成一致,為公路司機提供24小時開放的加油服務和休息區,擴建了食品外帶窗口,設置免費消毒間和洗手間和幫助熱線。
● 德國政府和物流公司延長了中德間空運的時間,以便緊急品的運輸。
● 在新冠病毒蔓延的當下,所有常規港口的管制都已暫停,只在緊急情況下由“危機小組”進行檢查。出海船只的醫療設備不受現行出口限制。
● 政府給疫情期間工作負擔較重的工人(如卡車司機)額外支付1500歐元的免稅工資。許多公司也采用了這種獎勵措施,工人無需為發放的額外工資交稅。
盡管聯邦政府和物流公司推出了許多防范措施,但保持距離、遵守衛生規則和戴口罩仍是疫情大流行時期最重要的舉措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96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2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