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供應鏈配套的上下游企業多且交易融資金額較大,保持供應鏈金融健康不僅有利于維護物流金融市場穩定,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基石。本文從國家、銀行、鏈主和上下游企業四個方面提出推動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的多項措施。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前提。
(一)保持穩健。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結構性調控機制建設,穩妥處置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加快疏通供應鏈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打通貨幣流向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各項配套制度,健全普惠金融體系。
(二)適度靈活。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適時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綜合改革,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戶數增加、貸款投放擴大、貸款成本適度降低,支持優質民營企業擴大債券融資規模。
(三)持中守正。保持宏觀政策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使用,帶動社會資金更多投向供應鏈補短板、惠民生等領域,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四)精準創新。一是貨幣政策創新。發展適當的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機構創造風險分散和再融資機制,調動金融機構發展供應鏈金融的積極性。實施差異化監管政策,提高對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落實盡職免責,提高放貸意愿。二是融資渠道創新。積極發揮數字金融等新型工具和渠道的作用,加速金融科技創新,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交易平臺實現數據共享,豐富融資渠道。三是金融產品創新。鼓勵金融機構發展基于訂單、倉單和應收賬款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針對不同企業的差異化供應鏈融資服務模式。
銀行應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對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實施“四流”管控。一是搭建線上供應鏈金融平臺。解決銀行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為供應鏈中制造、采購、運輸、庫存、銷售等各個環節提供融資服務,既滿足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又有利于整條產業鏈的協調發展。二是個性化定制供應鏈金融服務。供應鏈中各產業的發展模式、盈利模式、資金需求的強弱、周期性差異,銀行應研究供應鏈細分領域的特點,根據不同行業的具體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提供垂直、精準、專業的供應鏈融資產品。三是實施動態風險管控。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大數據風控模型,對供應鏈體系內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實施有效監控,有效防范供應鏈金融風險。建立供應鏈金融平臺+金融監管庫模式,對貨物狀態進行實時全方位動態監管,促進貨押融資業務的健康發展。
供應鏈鏈主是供應鏈資金流的核心授信者,其應對供應鏈各環節實施嚴格管控,對合作方進行嚴格篩選,以確保供應鏈整體的健康發展。
(一)選配套企業。具備協同服務能力,能夠提供規范、高效的倉儲、物流、配送服務,提高供應鏈整體運行效率。具備誠信經營能力,具有較高的信用等級和誠信經營行為,避免違約失信對供應鏈整體造成負面影響。
(二)選金融機構。具備產品設計能力,結合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產業規劃,針對供應鏈各環節和其服務的細分行業特點,設計合理化服務產品和方案,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契合度。具備業務主導能力,通過縮短融資鏈條、優化貸款流程、放寬審批權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三)選管理團隊。具備大局意識,向各環節輸出供應鏈思維,以共同利益凝聚上下游企業,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經營理念。具備專業能力,依托核心地位和信用優勢,突破銀行單一通道的限制,引入多元非銀行金融機構,以金融撬動供應鏈各環節的業務發展。
(四)選風控模式。具備風險定價能力,系統分析行業周期、微觀運行以及上下游企業信息,嚴格把控前端的貨物、服務采購,中端的生產制造,后端的產品交付和售后服務,實時掌握供應鏈整體經營數據和資金流向,獲得超額風險溢價。具備風險管控能力,通過將供應體系和銷售體系有機結合,加強對資金和數據在體系內流動情況的分析,提高風險預警和管控能力。
上下游企業作為供應鏈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環節,服務與協同能力的好壞會直接導致供應鏈增值或失衡,因此,保持自身規范健康發展是有效推動供應鏈價值提升的關鍵因素。
(一)做專業配套的排頭兵。上下游企業應深度參與供應鏈全流程,實現各環節的協同化,提高資源要素的綜合利用效果,降低企業間的互動成本,做好供應鏈系統配套服務,實現價值鏈的延伸。
(二)做服務質量的排頭兵。上下游企業應積極參與商貿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服務,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效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與繁榮。
(三)做降本增效的排頭兵。上下游企業應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設施設備,創新服務和管理模式,促進信息共享和資源協同,降低全流程、各環節成本,實現供應鏈整體的效率最高化和利益最大化。
(四)做誠實守信的排頭兵。上下游企業應堅持“信用為本”的理念,加強誠信自律,守法經營、公平競爭,打造供應鏈誠信品牌,促進供應鏈價值增值。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2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0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7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6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50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