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需求預測、庫存計劃、供應鏈執行》,劉寶紅、趙玲著。
我們常說,供應鏈要么是預測驅動,要么是訂單驅動。那預測和訂單有什么區別呢?或許有人會說,訂單是確定的,預測會改變;訂單沒風險,預測有風險等。其實,訂單也會改變,數量、日期、配置都可能改變,甚至會取消。所以說,這些區別都是相對的。
從供應鏈的全局觀而言,預測和訂單是一回事:一個人的訂單注定是另一個人的預測。比如小姑娘在網上買衣服,她得給商家下訂單,是基于她預測未來你會穿這衣服。不過看看她的衣櫥,有多少件衣服買來后就再也沒碰過?很簡單,小姑娘預測失敗了唄。要說區別呢,就是對預測風險的承擔:訂單是供應鏈雙方力量博弈的結果,由弱勢一方來承擔預測的風險。
對于這點,相信大家深有體會:當你是大客戶時,你的胳膊粗,給供應商一個預測,供應商就開始備料、備產能,預測失敗的話,往往是供應商買單;當你是小客戶時,你的胳膊細,就不得不給供應商下訂單,預測失敗的話,你的倉庫里多了一堆沒用的東西。但問題是,這種力量博弈下,弱勢一方被迫承擔預測風險,但往往因為能力更差,沒法把預測做得更好,最后造成積壓或短缺,害了自己,也害了強勢的一方。
比如在快消品行業,有的企業習慣性地向渠道壓貨,迫使渠道商、門店提前幾周、幾個月下訂單。渠道、門店不可能提前那么久拿到消費者的訂單,就只能做預測;但因為預測顆粒度遠比制造商小,渠道的預測準確度也更低,就造成渠道庫存積壓,占用了渠道自己有限的資金,同時也造成庫存的新鮮度不夠,反過來影響到鏈主企業的品牌——當你發現你剛才吃了一塊五個月前的點心,你首先問候的是誰的至親?當然是品牌商的。
服裝行業也是。在每年數度的訂貨會上,眾多的經銷商、門店處于弱勢地位,被迫提前幾個月甚至半年做預測、下訂單,結果導致庫存積壓,就如網上有人形容的,三年不生產,庫存也賣不完。品牌商已經拿到錢了,好像這些問題跟他們無關,但老庫存清不掉,經銷商、門店資金短缺,就沒錢買下季的新品,品牌商的后續業務受影響;庫存也不能一直壓著啊,壓到一定地步,渠道、門店就開始“跳樓”大甩賣,品牌商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也就給毀了[1]。
當供需雙方的力量比較均衡的時候,預測的風險就由雙方分擔。這表現在雖然客戶會下訂單,但要求的交期短于供應鏈的正常交期。比如正常交期是7個星期,客戶只給我們4個星期,那剩下的3個星期呢,就只能靠預測來補齊。這意味著在原材料或半成品層面,特別是長周期的物料,我們得建立預測,提前驅動供應鏈來準備。在那些“訂單驅動”的行業,長周期物料的預測歷來是個大挑戰,需求預測仍然是沒法回避的話題。
【小貼士】推拉結合也離不開預測
預測驅動也叫推式供應鏈,訂單驅動也叫拉式供應鏈。
有些人盲目推崇拉式供應鏈。其實拉式供應鏈成本更高,一方面因為客戶要1個就得生產1個,要100個就得生產100個,生產的規模效益難以實現;另一方面因為響應周期太長,沒法有效滿足客戶需求,就得通過催貨加急來彌補,增加了運營成本。拉式供應鏈的庫存也不低,因為響應周期長,在制和在途庫存就高[2]。要說低,只是庫存的風險相對較低,因為有客戶訂單。
推式供應鏈呢,因為庫存風險較大,經常被視作落后、低效的代名詞,特別在產品更新換代快,需求差異化大的今天。其實,推式供應鏈有規模效益,因為根據需求預測,可以批量生產,批量運輸,降低生產和物流成本;忙的時候少生產,閑的時候多生產,提高產能利用率。所以,在庫存風險可控時,推式供應鏈是個好東西:能推的就不用拉,就如躺著比站著舒服,能躺著就不用站著一樣。
實踐中,供應鏈既沒有100%的推,也沒有100%的拉,每條供應鏈都是推拉結合,就如圖1所示:先根據需求預測推到一定地步,以獲取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響應速度;再由客戶訂單拉動,以滿足差異化的需求,并降低庫存風險。從本質上講,供應鏈成本和速度的根本決定性因素是推拉結合。
根據推拉結合點的位置,我們把供應鏈細分為四類:按庫存生產,按訂單組裝,按訂單生產,按訂單設計。
圖1:不管哪種供應鏈方式,都離不開需求預測
資料來源:http://learningwithlarry.com
在按庫存生產模式,推拉結合點設在成品層面時,即按照預測來生產成品,客戶需求一來就可立即滿足。按訂單組裝模式下,推拉結合點設在半成品層面,按照預測在組件、模塊等半成品層面建庫存,客戶訂單一到,就按照客戶需求來組裝。而按訂單生產、按訂單設計呢,推拉結合點更加后移,設在零部件、原材料層面,先按照預測來準備原材料、零部件,再按照客戶訂單要求來生產、設計。
每個推拉結合點都有庫存。凡是建庫存,不管是成品、半成品還是原材料,都離不開需求預測。所以,不管是哪種供應鏈方式,我們都沒法回避需求預測,就如美國人眼里的死亡與稅收一樣。需求預測是供應鏈的第一推動力,也是這么來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0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1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0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