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線上增長轉向廣袤的縣域和農村市場,京東物流也給自己提出了要求:除了在一二線城市做到訂單24小時送達之外,也要在全國范圍內做到“千縣萬鎮”四到六線城市從下單到收貨24小時內送達。
從新疆喀什市區出發,到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只有一條可供驅車前往的公路,全長約300公里,限速60公里/小時,某些路段要求降至40公里/小時,單程要開6到8小時。
這條314國道也被叫做烏紅線,途徑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山腳。慕士塔格峰山頂的云被風卷成了飛碟狀,盤旋在雪線周圍。此地的埡口海拔超過4000米,路人在被壯麗景色沖擊的同時,也會輕度缺氧。
由于地廣人稀,導致物流成本比其他省市高很多,新疆在電商領域最獨特的標簽就是“不包郵區”。
京東物流南疆分區傳站司機胡永勝是個80后,四川籍,大伙兒都叫他老胡。每隔兩三天,他就要開著噴有京東物流標識的紅色艾維克貨運車,滿載貨物,小心翼翼地在這條路上往返一次。
老胡只是千萬個奔跑在配送路上的一員。在中國一二線城市,互聯網用戶已將“一小時送達”的外賣、“24小時內送達”的線上商品視作生活之當然。在這背后,凝結著的無數效率與服務的創新,共同創造了當代中國的一個偉大奇觀。
不過,來到線下,進入由無數低線城市、縣城、鄉鎮等毛細血管組成的,更為廣闊、真實的中國時,會發現民眾的需求遠遠沒有被滿足,甚至沒有被激活。在這片深水之地,有無數等待被重塑的供應鏈,以及它們背后蘊藏的龐大商機。
2019年的雙11,兩大電商巨頭阿里、京東又毫無懸念地刷新了交易紀錄。其中京東11月1日零時起至11月11日23時59分59秒,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這些訂單包括了大量來自低線及以下市場。
今年雙11,京東超過70%的用戶來自于三線以下市場,低線級市場的整體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60%。雙11在京東超過6000萬人的汽車用品用戶中,三線以下用戶的占比高達57%,而且有超過51%的訂單來自于三線以下的村鎮。
為這樣一個井噴紀錄提供履約的京東物流,在2019年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在一二線城市做到訂單24小時送達之外,京東物流希望在全國范圍內做到“千縣萬鎮”四到六線城市從下單到收貨24小時內送達。在京東物流內部,被稱為“4624計劃”。
這是一個很美的愿望,但對企業來說,每一次服務與效率的提升背后,都包含著復雜的成本考量,以及組織內整體的協同性計算。許多時候,將兩者平衡起來并不容易。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談到:京東物流過去的第一條增長曲線是供應鏈物流,包括倉、運、配、快遞、冷鏈、大小件等物流服務。目前,京東物流正處于第二條曲線中,依靠物流科技,包括無人技術、價值供應鏈、云倉等應用為業務帶來明顯的增效降本。未來,出海將是京東物流第三條增長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314國道是一條最為干燥和顛簸的國道,人在車里直搖晃,一會兒就沒了脾氣,開始對周邊風光脫敏。
對于這條“天路”的艱苦,有些慢性子的老胡則頗為佛系,因為除了在塔吉克自治縣送貨的時間,他每天都能見到在喀什上學的兩個兒子,這讓他覺得充實。
開入塔吉克自治縣后,周圍的建筑風貌為之一新。當地屬于帕米爾高原旅游景區,縣內坐擁慕士塔格峰和世界第二大高峰喬戈里峰,城鎮建設比較完善。加上塔吉克自治縣周邊的村屯,共住著4萬多名居民,多為塔吉克族。
雖然這里粗看起來,跟一座建設較新的三四線縣級城市無異,但受制于交通,生活有許多不便之處。
阿依迪江?阿力比亞提住在塔吉克自治縣塔什庫爾干鄉瓦爾希迭村,他的家距離西部邊陲紅其拉甫口岸僅4.5公里。在京東沒有開設塔吉克自治縣配送站之前,他在網上下單商品只能使用郵政快遞,要半個多月才能送到家。購買家電只能雇一輛皮卡去喀什,來回三天,加上住宿費,要支付800元左右的溢價。
現在,在京東上下單,貨品從西安或者烏魯木齊的大倉發出,一個星期就能收到手中了。阿依迪江?阿力比亞提說:“京東還支持貨到付款,并能比較方便地退換貨。”
京東塔什庫爾干營業部經理席海濤將一臺洗衣機送到阿依迪江?阿力比亞提手中。
京東南疆分區經理譚萬彬是個90后,陜西漢中人。他沒讀過多少書,但個性活躍能吃苦,處理問題果斷。初到北京漂泊,最拮據時他要靠10元錢度過一個星期。
譚萬彬從京東北京甘家口一個站點配送員做起,七八年間分管了一個大區。“對現在的生活,我真的覺得特別好。”他笑道。
對于如何規劃南疆的配送點,京東給了譚萬彬比較大的授權。在邊陲之地開展業務,成本也很難控制。要選在人口聚居區,保證單量的運營,又要規劃好雨雪和緊急情況下的運力,服務和配送人員都要因地制宜。為了設計出合理的配送范圍,譚萬彬對南疆一帶的風土人情都已十分熟悉。
剛建站時,塔吉克自治縣一個月的單量只有兩三百。現在,一天就能接到一百多單。而在雙11期間,單量將會增加平時的三到五倍。不過,譚萬彬坦言,按照現在的成本計算,塔吉克自治縣需要沖至每天400多單,才能維持盈虧平衡。
喀什地區的塔吉克自治可以說是京東千縣萬鎮“4624”下沉計劃的典型代表。這一計劃的制定,與京東集團的整體戰略布局自然密不可分。而這背后則是一個所有平臺和商家都接受的事實——線上增長來自中國最廣袤的縣域和農村市場。
2019年7月,京東集團核心管理層組織了一場到五六線城市考察的活動。集中討論后,管理層得出結論:低線城市有非常強的消費能力,沒有充分爆發的核心原因在于:首先沒有為用戶提供最為合適的品類;其次,這些地區的物流效率還遠遠低于核心城市。
提供合適品類的職責自然落在了京東商城,以及與拼多多對標的、在雙十一前剛剛上線的“京喜”頭上。而如何提升物流效率和體驗,則是王振輝領導的京東物流的任務。
“四至六線城市增長速度總體超過了核心城市。”王振輝表示,“但如何控制企業的下沉成本,核心仍是與規模和密度相關。初期或將出現短時間成本增加的情況,借助技術手段對高密度的線路和訂單進行把控,就可平衡收益。”
除了持續擴大規模、增加密度,京東也在山東濟寧、湖南湘潭等地建立了數十個三級城市倉庫。同時,遍布全國各地的數萬家京東專賣店、京東之家、京東便利店等,都可以變為京東物流用于前端輸送的小型倉。
另外,王振輝特別談到,“4624”下沉計劃不僅是物流戰略和集團戰略,更是開放戰略,其關鍵點依然在于要依托核心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品空間,同時為商家B端帶來更大的增長機會。
過去,京東物流更多圍繞著社會供給能力與核心倉進行“銷地供應鏈”布局。在過去的半年中,京東物流開始對應下沉市場,圍繞著“最先一公里”布局。
例如北京的平谷大桃,過去需要從產地先運出,再尋找客戶。當下,京東物流則是通過“4624”計劃,與當地的政府管理者、農戶、頭部企業直接打通,將貨物直接對應到銷地供應鏈中。用最快的短鏈,讓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在一系列布局的基礎上,今年雙11期間,京東物流非京東平臺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0%,京東物流B to B(企業)業務貨量同比增長超270%,冷鏈業務單量同比增長215%,云倉業務接收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倍,個人快遞業務同比增長近8倍。
京東物流體驗保障中心負責人周立方介紹,在距離北京2700多公里外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城關鎮,雙11期間平均每天有800多單,其中實現“凌晨下單、醒來收貨”的半日達訂單占比為75%。
近三年,京東物流的履約費用率在持續下降。2016年、2017年、2018年,京東的履約成本在收入中占比分別為7%、7.1%、6.9%,2019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下降至6.7%,2019年第二季度更是降至6.1%。
過去,京東物流的虧損一直為人關注,效率與成本控制,也是過去多年來京東物流KPI的關鍵詞。但當下,特別是在下沉市場的爭奪戰中,單純降低履約費用率,已經不是京東物流最為關注的目標了。
王振輝希望人們對京東物流的供應鏈效率有更多了解。在京東物流看來,供應鏈數字化是產業互聯網的最佳入口,將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
其實,所有商戶都有激活自己下沉市場用戶的需要,但究竟如何快速觸達到這些用戶,則需要依托于供應鏈重塑。而中國的許多產業都急需數字化改造,如服裝產業的庫存問題、農產品尚未形成產銷一體化、餐飲業產業結構分散等問題。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綜合規劃群負責人傅兵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說:“在很多傳統物流公司里,服務的客戶一旦做到20億左右的規模時,就會遇到很大的瓶頸。因為整個公司的后臺、中臺能力無法適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京東物流則有能力為那些電商滲透率高、流通領域變化劇烈、同時也最難服務的客戶提供幫助。
例如,在服飾品牌上,京東物流已與大量國內一線品牌合作,從產地倉、銷地倉、B to B/B to C等多個倉庫整合以及園區化管理,實現了統一調撥、補貨、運輸、配送,減少了冗余的庫存和倉間調撥的次數。目前,與京東物流達成合作費用超過上千萬元至上億元的客戶已近百家。
王振輝表示:“我們有一家重點客戶,是中國頂尖的零售商,它把一年好幾個億的生意都交給我們后,出現了幾個變化:首先,他們次日達的訂單由原來的5%上升到了95%;第二,它的履約費用率下降了一半以上;第三,所有引入我們這個項目的管理層全都得到了晉升。”
現在,京東物流的外部訂單占比已達到40%,不久的未來,可望超過50%。未來兩年,王振輝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持續提高外部訂單的比例;其次是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實現產銷打通,強化技術能力輸出;第三是讓包括管理層和一線員工實現職業發展和收入的提高。
2019年第二季度,京東凈收入1503億元人民幣,創單季收入新高。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表示:京東盈利情況表現良好的兩大因素均與京東物流有關。
“一是過去幾年布局的業務開始盈利平衡甚至盈利,比如京東物流;二是4年前京東物流就開始大舉進入三到六線城市,剛開始訂單密度較小,因此物流成本較高,隨著低線城市布局完善,特別是物流開放后大量外部訂單進入,物流成本大幅度下降。”
“在經歷了供應鏈物流的第一條增長曲線后,京東物流正處于以物流科技為驅動力的第二條增長曲線上。接下來,下一條曲線將是業務的全球化。”王振輝這樣總結京東物流的發展軌跡。
這將是一步步深入和更為艱巨的任務。不過,王振輝認為,京東物流已經具備了將物流技術對外輸出的能力:“向全球拓展,將是一個更具想象力的生意。”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5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9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8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