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物流園區 智慧化升級探索
欒學鋒 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
在第17次全國物流園區工作年會專題分論壇的演講(摘要)
(2019年8月10日 遼寧沈陽)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蘇寧物流和蘇寧物流研究院。蘇寧易購是我們前端銷售,蘇寧物流一直配合蘇寧易購的銷售發展,也在逐漸壯大。2012年我們布局第一個節點,之后從企業物流變成一家物流企業,開始走向第三方。2016年,我們開始集團化運作,成立了蘇寧物流集團,同年12月份成立了蘇寧物流研究院。蘇寧物流研究院主要是圍繞物流的數字化應用、先進技術應用和方向進行探索,研究哪些先進技術能夠應用到物流的轉變與升級中。
什么是智慧?首先要有感知,其次要有很強的能夠將感知到的東西用自動化的設備和方式去執行。再深一層次,需要學習,形成自己的思維。談到物流領域,我們要更多地借鑒大數據、云計算等來節省我們對系統的認知。最后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思想去指導行動。在物流里面,我們要通過算法得出的一些結論來指導物流的運作。物流的運作核心有三個目標,提升顧客體驗、降低成本、提高運作效率,這是更亙古不變的。
我們提出了“金字塔模型”的概念。
最底層是物流要素的數字化,包括人車貨場數字化和流程、環節的數字化。
第二層需要數據集中、標準化.在物流領域,蘇寧業務場景相對比較全,有2B和2C各種場景,涉及環節流程比較復雜,因此我們必須建立物流內部的數據。我們要考慮工作的訂單標準化,要清楚地知道從接單開始到給用戶交付的過程。
第三層是數據報表可視化,有數據之后,我們要考慮把這些數據通過很直觀、形象的圖表或者這樣像手機端、PC端等媒介,讓大家能夠很清楚地感知到。
第四層是數據運營智能化,在有數據積累后,我們要基于數據的積累加上人工智能AI的算法去分析數據,提升感知、預測,從而提高效率。例如,就是我們倉儲內部,我們可以通過讓系統去做,以前用人工時間非常長,但是現在系統非常方便,這樣形成了很多潛在的工作,直接給你推薦倉,直接去最合適的位置。通過一些數據的預測、分析來幫助我們在做工作的時候一次性把它做到位,也節省成本。
第五層是數據經營精細化,作為一家物流集團,從成本一定要精細化,成本必須細化到每一個組織,甚至每一個部門。讓每一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有投入、產出,他能看到自己作為經營主體在這個環節做的工作。
最后一個是數字戰略透明化,更多偏于戰略層,我們會對比行業先進水平。通過數據經營的精細化、數據運營的智能化、可視化了解現在的情況。
物流園區在管理過程中有哪些痛點?在運作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難題?
第一個是臨時工,臨時工流動性很大,信息收集困難,手工考勤費時費力,人效難以統計,出現問題追責困難;勞務公司員工信息、績效不明,外包成本難以確認是否合理;園區人員類型眾多,身份識別困難,嚴重威脅倉庫商品安全。
第二個是關于安全,園區車輛數量無法掌握,園區通暢性難以保障;業務車輛進出園區時間難以掌控,制約運輸時效的提升;外來車輛進入園區難以控制,威脅倉庫商品安全;供應商送貨車輛難以掌握時間,無法實現預約精細化管理,無法考核供應商預約送貨準時性以及倉庫收貨及時性。
設備方面,設備利用效率難以統計,管理困難,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商品破損難以追責到個人,容易造成管理成本上升。
現場安全管理都是事后管理,無法事前針對異常事件進行預警;水電和能源難以做到精細化管理。
我們現在采用一些技術針對性地進行一些探索。
對于人,現在做得最多的是人臉識別,基于以前來看,叫一卡通,打卡識別。但是在管理過程中發現卡對于管理臨時工非常難,存在卡沒發他就離職的情況,因此卡的維護工作非常困難。用人臉可以解決掉這些問題。
對于車,普遍使用了車牌自動識別。車輛追蹤也是非常成熟的技術。GPS、車載等技術會逐漸形成一種標準,這也是我們可以用數據的前提。場內來看,現在的識別技術和攝像頭等都是可以用的。在運用過程中,無論人臉考勤還是人臉門禁,最核心的是人員進出園區和時間可以被掌握。
人臉識別和車輛識別是現在相對比較成熟的,一個車和里面的人經過的時候,攝像頭能自動捕捉這個人,發現這個人臉樣子、車牌號碼、車型、品牌等,視頻也可以識別人員性別、年齡、面部表情是否正常,穿著等。有了這個技術,這些信息可以直接獲得,需要復查一個情況也可以很快做到。
軌跡追蹤功能可以知道某個人員出現的時間地點,能夠掌握他在園區里哪里活動。這類技術對于安防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物流園區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核心就是數字化,有了數字就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分析和畫像。
以我們的一個示范基地為例。針對人員,圍繞基礎園區、考勤、入庫、作業、出庫,都是通過人臉識別。我們現在要求有兩個鏡頭,一前一后,前面配置是200萬以上,后面800萬以上。它的場景要跟我們系統形成交互,不只是人臉考勤,而是打通的。
針對車輛,如何進入園區、如何等待、在什么時間出園區,這些是我們的一條線。
最后,我們智能化園區在之前申報的時候,更多的是做硬件、重度的投資,這些是剛性的投入,投入進去之后不太可能進行柔性的變化。這次的嘗試是拿比較“輕”的放進去,將原來割裂的東西串聯起來。什么意思?就是說原來做的VSS和我們最左邊的這套系統是割裂的,現在我們通過無人叉車、AGV、GCV、自動包裝、自動貼標等技術,將原來依靠人的事情現在用無人叉車完成、AGV等進行,基本實現了從存儲、補貨、揀貨跟自動包裝、自動貼標聯動,基本實現了無人化。雖然現在運營大概不到2000平方米,但是如果這個試點成功,至少驗證了對于整箱條件模式的成功。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8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4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