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運作回顧:且行且珍惜
20、手工KPI報告
KPI的指標一般來自于貨主,但其實很標準化,常見的有準時提貨、送貨、破損率、遺失率、客戶投訴率等。KPI在實際運作中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理論上很重要,實踐中很曖昧。KPI屬于合同中重要的一部分,考核承運商的運作績效,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以實現運作的持續性提高,同時也可以作為承運商甄選或淘汰的有力依據。
之所以我還加了個在實踐中很曖昧,是因為在實際運作中,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承運商提供的一套KPI,自我感覺不錯,但是客戶總是或多或少有微詞,要么有自己另外的數字,要么感覺上的運作績效和KPI對應的運作水平不符。
其實,問題的根本在于:
1)KPI要設計合理,反映實際運作,舉個例子:一個客戶一個月100票訂單(算大一點,每票訂單是大整車),準時送貨率是99%,無破損率是99%,如果按照訂單來統計,基本就意味著一票也不能出錯,錯一票就到懸崖邊兒了,所以換個緯度考核更合理一些,比如件數;
2)現實中客戶-承運商-分包商-司機之間數據傳遞是斷裂的,承運商根據自己的數據準備KPI,碰到個勤快點兒的客戶,也可能有一套自己的統計的數據來計算KPI,對不上是必然的,對上反而是偶然的,畢竟大家不是用同一套標準的數據來說話的。
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把雙刃劍:
1)KPI漸漸失去了考核的真正意義,雙方都漸漸的不再把KPI當回事兒;
2)對于那些勤勞的、進取的承運商,不能量化的顯示他們的付出和客戶體驗。
21、手工賬單
到了月底,準備賬單和對賬都是一份耗時耗力耗感情,并且還很容易出錯擔責的工作,當然我們這里特指那些訂單量比較多、平時數據混亂、價格體系不合理的同學們。
我們只談一下最關鍵的兩個因素:
1)數據混亂或缺失:有很多訂單屬于瘸腿訂單,比如有重量沒體積,或者有凈重沒毛重等,關于重量的糾結和爭論就成為了經常性的話題,加點兒減點兒可是差不少呢,其實,關鍵還是上游,你不負責提供準確的訂單數據,自然會引起后續的一大堆麻煩;當時,有的我們也可以理解前端流程特殊所導致,但是至少也可以努力制定一個標準;
2)價格體系不合理體現為兩種:過于復雜和過于簡單。有不少大的公司在做招標的時候,恨不得報價模版越復雜越好,好像報價越復雜,就越能凸顯你的專業性似的。也有的公司的報價模版超級簡單,不考慮實際情況。(關于報價模版部分,我們就不再細談,這個系列文章第一篇就已經詳細談過了。)
結果,導致報價的時候霧里看花,月朦朧,鳥朦朧,最后賬單也很朦朧。而且,如果進行測算的話,根據招標報價算出來的賬單和實際費用的賬單往往是有出入的。賬單上面耗費的時間越長,開票時間越晚,那么對于承運商的現金流影響自然也就越大。
22、漫長的付款周期,劫貧濟富
在一般的運輸合同中,付款周期30天得是謝天謝地了,往往更常見的是60天或90天。而且,很多貨主的付款前提是回單返回,所以如果從運作完成算起,等到全部回單返回、準備帳單、核對帳單、開票等等,整個周期一般都得折騰到90天以上了,我聽說過比較夸張的是180天,主要受回單返回的影響。而且如果遇到一些不太厚道的公司,故意去拖延付款期,用來提高自己的現金流,那就只能阿彌陀佛了。
也就是說,如果做一個100萬/月的生意,你得拿300-400萬的資金來周轉。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導致在這個鏈條中,下游承運商對上游客戶在招標時候或合作之前信誓旦旦承諾的“及時付款”都不再輕信,你那么一說,我就那么一聽,反正我是會把這個資金成本算在報價之中的。
其實,如果大家深入想想,這簡直就是“劫貧濟富”,廣大物流公司們不但起著物流運作的作用,還是變相銀行,而且,更關鍵的是,這里“銀行”的價值越來越無法從運營利潤上體現出來,反而成了一種常規。
其實,如果真的大家是要去追求共贏的健康生態的話,在不改變付款期的前提下,貨主們應該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提高回單返回和帳單處理環節的效率,在符合公司政策前提下,實現真正的共贏合作。
23、想要換你不容易
對于貨主來說,尤其是一些運作比較復雜的公司,更換運輸公司也是一項風險較高工作,當您讀完這個系列的全部文章的時候,應該也會了然于胸,兇險都在RFQ后啊。
當新的物流公司興高采烈的中標后,突然發現實際運作中有這樣那樣在RFQ階段根本無法預知的因素,尤其遇到報價過低、無法盈利的情況時,很多公司自然會選擇抽身而退,這個時候貨主處境兩難,繼續找新的,虧錢的生意沒人做,畢竟不是學雷鋒;回去找原來的承運商,那心里一個憋氣啊,而且價格是該漲回去呢,漲回去呢,還是漲回去呢?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尤其近1-2年時不時的發生,而且還包括了很多高大上的公司。但是又能如何,開盤錯,步步錯,從一開始自己釀的苦果只能自己吃。
結束語
洋洋灑灑12000字了,從招標到招標,一個輪回走完了。在這個輪回中,我們把貨主放到了放大鏡下面,使勁兒看,使勁兒說,目的真心不是抱怨貨主同志們,而是恨鐵不成鋼,愛之深,恨之切啊。
因為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供需雙方各自又都非常分散,不存在寡頭壟斷,那么來自于需求方的提高、改善或進化,是能夠最有效提高全鏈條效率、降低成本的方式。放在運輸產業中,貨主就是產業鏈條之源:提供貨物(物流)、提出服務要求(信息流)、支付運費(資金流)。
一個產業的進化,不僅要有大旗,也要有細節。戰略決定境界,細節決定成敗。所以我們除了要談思維、談戰略、談理論,更得做實了去看構成這個產業運營的每個細節。改變,要從每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細節開始。
這是非凡的時代,這是糟糕的時代,這是一個持續進化的時代
這里有最快的高速,這里有最亂的流程,這里有永不言棄的人們
路漫漫
其修遠
我們將上下求索
直至
鳳凰涅槃
動于九天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羅戈網立場
-END-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66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48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54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48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35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2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26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26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1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