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鬼簡單分析了國家郵政局公布的上半年全國快遞運行數據,重點解讀了北京、上海、義烏三地的業務量收變化及傳遞出的信號。文章的最后,給老鐵們留了一個“作業”
義烏快遞的量逐日攀升,但價格為什么越來越低?
作為全國快遞的“價格洼地”,義烏市場完美詮釋了什么是“沒有最低,最有更低”。老鬼的朋友量子咨詢最近幾天的調查顯示
在義烏市場,3000單以上,重量0.3KG以內,價格戰已經打到1.5~1.7元包全國。同時周邊卷入的有永康,東陽,金華,諸暨等地區。普遍的價格戰成本計算為每票重量增加0.1千克增加0.1元。
話題拋出來后,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不夸張的講,看了大家的留言,老鬼也再次刷新了對義烏快遞市場的認知。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義烏現象”應該不是偶然,亦非個案。他建議老鬼將討論中有價值的東西分享出來,因為這樣或許能引發更大的探討和更深刻的思考。
這就是今天文章主題的由來。
同昨天的“包倉”話題一樣,今天行文的內容大部分根據驛站老鐵的留言整理,如有偏差或認知誤區,敬請批評指正。同時也希望大家在看完文章后,能繼續在留言區寫出自己的看法,并給出相關務實建議。
義烏對快遞公司有多重要?很多快遞人即便身處其中,可能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以國家郵政局剛公布的上半年運行數據為準,2019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總量為277.6億件,其中金華(義烏)市的業務量為236404.1萬件(約24億件),占比為8.6%,排名僅次于廣州,位居全國第二。
金華日報在今年6月份刊發過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中國占全球快遞業務量一半以上,浙江占全國快遞業務量的1/5,義烏又占浙江快遞業務量的30%。
義烏的行業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在行業“舉足輕重”,在部分企業的市場版圖中,義烏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是依賴。
比如百世快遞,有老鐵就指出,義烏和廣東這兩個地方的業務量就占到了其全網業務量的40%。其中義烏市場的體量大概在15%-20%之間。
了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看義烏所以之成為全國快遞“價格洼地”的邏輯。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義烏注定了是“價格戰”的首要陣地;作為部分快遞的“主力甚至絕對產糧區”,義烏也成了玩家廝殺中擊敗對手的首選之地。
也正是因為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戰略地位,各家總部在“義烏戰場”的投入可以說是全網最集中也最給力的除了成本上的平衡、價格上的調整、政策上的傾斜,很多總部更是直接介入管理,從人、財、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不斷輸血。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義烏快遞平均單價下降超6成,遠低于全國和浙江平均價格。
今年開春以來,快遞巨頭之間愈演愈烈的“價格戰”,義烏戰場的硝煙最為濃烈。
作為全國快遞市場的“價格洼地”,義烏對商家的虹吸效應越來越明顯。
比如在陸港電商小鎮,除深圳星商外,還有深圳千岸、大岳科技、浙江聚米等骨干型電商企業從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向義烏集聚;在義烏市順豐產業園,來自上海的電商企業超過90%。
上海的企業入駐義烏,尚可理解,畢竟距離較近。北京、深圳的電商為什么也要扎堆義烏?金華日報點出了背后的玄機:
“近年來,快遞價格也成為吸引電商企業入駐義烏的一大優勢?!?/p>
對當地政府的招商部門來講,這當然是大大的利好。但在老鐵們的留言里,義烏快遞市場“價格洼地”同時也催生了很多亂象。
1.“黃牛”橫行
產業集中度越高的地方,就越有中間商來賺差價。具體到義烏的快遞市場,最大的“中間商”就是黃牛。
黃牛有多厲害?大牛可以把持或者壟斷一個甚至多個電商園區??爝f公司想要做業務,連賣家老板的面都見不上,都是跟黃牛對接。價格多少,基本也是黃牛說了算;小牛可以幫著賣家刷單,不派件,零成本,無考核,中間“過一遍水”就能撈出魚。
對于黃牛的存在,不只快遞網點痛恨。老鬼幾年前就跟某通的老板聊,該大佬提到義烏市場的黃牛也是一臉無奈:
“沒辦法,市場和訂單在人家手里。你不做,有的是人去做,而且還是搶著做?!?/p>
遺憾的是,幾年過去了,這種非正常競爭的情況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甚除了本地的黃牛,外圍的黃牛也殺進來了。
2.“外圍”入侵
“江西的貨已經拉到義烏去發了,未來全網一半的貨可能都要從義烏發出去。”
留言區中,老鐵的這條評論異常醒目。
從大家反饋的情況來看,類似的情況絕不是個例
在利益直接驅使下,據說現在全國有大量電商件被拉到義烏進行發貨。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圍件”入侵,本身就陷入“惡循環”的價格困境就更加難以改變,在黃牛們的薅食之下,只會越來越低。
如此循環,什么時候是個頭?有老鐵直言:
義烏、廣東等主戰區的快件價格低產生了虹吸效應,很多的外地電商都匯集到義烏和廣東入倉做倉。而隨著件量集中度越高這兩地的戰略制高點更會凸顯,價格還要下跌。
派費或將成為零或總部貼補。
誰家網點虧得久、活的久,總部就不會降低利潤,誰家戰略儲備金越雄厚,勝出的幾率就越大。
……
義烏僅是當前快遞市場“價格戰”的一個縮影。按照今年市場戰的火力以及各大快遞的決心,接下來還會有很多個“義烏”出現。
問題來了:這種情況就沒有可能得到改善嗎?如果沒有,打到何時才能休?如果有解決之道,你覺得該怎么做?
期待老鐵都理性探討這個話題,給出相關意見、建議甚至解決方案。高手在民間,相信辦法一定比困難多。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98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43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29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11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81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96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5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88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9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9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