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費活力由基礎動能、需求活力、供給活力、消費品質和消費友好等共同決定。一方面,消費升級品類例如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等,2019年5月社零環比的增速均有一定回升,消費升級大勢所趨;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收入處于網絡零售爆發期,低線城市對電商偏好度與一二線相當,甚至出現五六線城市客單價高于一二線城市的情況。從不同品類線上滲透率來看,兩級分化明顯,電子、服飾等消費品遠高于傳統食品(生鮮、包裝食品、酒類)滲透率。而又從滲透率較低的生鮮品類來看,在高低線城市之間也出現滲透分化,一線、新一線城市不到20%的人口貢獻了生鮮品類超過50%的GMV。總之,消費升級地域差異化明顯。
高線市場消費升級主觀能動性更強,“消費品質”和“消費友好”是關鍵影響因素,便捷消費帶來的“到家”潛力大于電商規模化帶來的邊際成本遞減效益。高線城市居民普遍教育水平較高,追求品質消費,驅動力在于消費體驗的邊際改善,消費更顯品牌化、理性化。例如對生鮮品類(效率及品牌)的近場消費需求旺盛;對奶茶品類的品質消費需求旺盛;對日常耐用品則體現出性價比消費需求旺盛。高線城市的零售一方面要主動打造差異化產品,做產品型零售,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高線城市“懶人經濟”下的到家服務機會。
低線城市消費升級受渠道變革影響較大,“供給活力”和“基礎動能”是關鍵影響因素,電商規模化仍有較大潛力。低線城市居民不同過往,一方面人口回流+細碎時間帶來巨大流量紅利,另一方面區域收入差距仍然嚴重,小鎮青年不敢亂花錢。互聯網企業利用這一契機創造一系列線上流量變現的場景。如趣頭條、拼多多、云集、紛來等一系列平臺深耕用戶心智,通過社交、短視頻、游戲、閱讀等娛樂方式進行流量玩轉與收割變現,從而實現平臺(渠道)的下沉,帶來巨大投資機會。低線城市零售一方面要把握實體零售下沉帶來的連鎖化整合機會,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電商下沉市場下對后端供應鏈效率的改造機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消費增速放緩,線上增速放緩,開店不及預期,競爭激烈,需求不及預期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8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