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一個前幾天老鐵們在驛圈爆的料,因為看到之后確實很震驚。
快遞市場的競爭,尤其是價格戰幾乎已經打到寸草不生。各大快遞網點在總部指標與層層考核的重壓下,也都表現出了極強的求生欲。但萬萬沒想到,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出現了——
如圖所示,雖然不長,但相信大家都能讀懂:A快遞某網點負責人在工作交流群中要求員工每周必須截圖B快遞的差評。而且明碼標價,每截圖一個差評就“獎勵”10塊錢。
聊天內容還顯示,該負責人準備“先整一萬塊錢的”,即1000個差評,名曰“給大家發福利”了。
如何完成這個“指標”,員工們也很苦惱。有人說:是不是必須買1000個件啊。
為什么要“買件”?因為在買的時候可以指定賣家發B快遞,這樣就可以給差評,然后截圖領取“福利”了。
……
爆料的圖片老鬼只放了一張,而且做了變形處理,隱藏了相關公司的名稱,因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揭發此不良現象,而非打擊某家公司。
A快遞網點為何要截圖B快遞的差評?主要的目的之一當然是用來“舉報”,通過這種方式來影響平臺或商家的選擇,然后趁機從對手那里搶奪市場。
如此“競爭手段”,大家什么感受?
關于“舉報式”競爭,我們先來看一個正在發生的案例——
前幾天,格力空調公開舉報奧克斯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一事在空調界引起軒然大波。格力舉報“競品”的做法也在社會上引發眾議。
對于格力的“挑刺行動”,有人力挺,認為真有自身質量過硬、經得起監督才敢于這樣直接亮劍;也有人發出質疑,因為“按正常邏輯應該是消費者起訴奧克斯,格力此舉其實是針對奧克斯這一家公司的競爭手段?!?/p>
格力具體是怎么做的呢?隨機購買了幾臺奧克斯空調,分別通過自家的實驗室和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同時做檢測,然后發現奧克斯空調沒有“達標”,與其宣傳、標稱的能效值差距較大。
對于這種行為,格力稱合理合法,有權利去表達一種訴求,這是國家法律明確保護的。
法律界人士分析,即便如此,雙方皆因此面臨著較大的法律風險。如果格力舉報屬實,對奧克斯的影響無須多言。如果格力舉報內容純屬虛構,則其應承擔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責任。
格力與奧克斯的這次“較量”還在調查和發酵中,靜待官方給出公正結果?,F在回過頭來聊正題——A快遞網點的“舉報式”競爭是否妥當?
“不管怎么理解,這種‘自導自演’式的舉報式競爭都是讓同行不齒,而且已經涉嫌誹謗?!?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聽說過快遞公司內部有網點為了賺錢罰款分成,專門安排人員,甚至通過自動追蹤系統來“打延誤”,但這種自掏腰包,靠差評來抹黑對手的舉報式競爭還是第一次聽聞,簡直不可思議。
確實不可思議。
老鬼希望這僅僅是一個“個例”。但遺憾的是,爆料者說已經多次出現。當快遞江湖的市場之爭出現如此“丑態”,已經不是某家企業的私欲,更是行業的悲哀。
前段時間我們聊“跨區取件”的潛規則,老鬼的朋友量子咨詢對于這種“非正常的市場行為”有一個無奈但卻很中肯的評價(總結):
“在市場價格戰競爭泛濫的環境下,從以前的痛恨和網點公司無可奈何,到現在逐漸形成市場化并開始獲得業務員的認可,不得不說是一種利益推動的創造性改變?!?
在利益的推動下,先是無可奈何,然后市場化,直到得到業務員認可——這就是“跨區取件”從非正常到正?;难葑冎贰?/p>
萬千網點痛恨的“打延誤”何嘗又不是如此?!
如今又出現了自導自演的“舉報式”競爭,老鬼真的不希望如此手段也會走上“正常化”的進階之路。
6月14日,國家郵政局在京召開部分快遞企業座談會,警示快遞企業要杜絕“三種行為”, 并切實保護“三種合法權益”。
杜絕哪三種行為?一是末端網點違規收費;二是“以罰代管”;三是縮減派費影響末端網絡穩定。
保護哪三種權益?消費者合法權益,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基層網點合法權益。
在昨天的一周大事點評中,老鬼就指出,“三種行為”直擊快遞行業痛點,“三個保護”也講出了所有從業者的心聲。但這些“頑疾”已經存在多年,背后牽涉的利益關系也是錯綜復雜、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時期內有質的改變并非易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問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隨著國家力量的介入,惡性競爭,甚至是違法競爭的現象一定能夠得到解決,也期待整個行業能早日跳出“怪圈”,走進良性競爭的循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1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49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